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讀首詩中年之路與自己和解京都新時代運動逛美術館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柴門文長照

睡虎地秦簡初探

作者:高敏
出版日期:2000-01-01
作者於一九一六年十月下旬開始到一九七八年元月,陸續寫出了關於讀《雲夢泰簡》的扎記若干篇,其中有對《雲夢泰簡》的史料價值進行探討的,也有就某一專題或某種制度對《雲夢泰簡》進行綜合性的初步研究的,還有近乎 ...

2015文物拍賣大典

出版日期:2015-03-16
最完整、最豐富、最翔實──中國古玩淘寶者必備的鑑賞寶典《2015文物拍賣大典》是當今拍賣市場上,資料最豐富的工具書。本書收錄港台、大陸、歐美各大拍賣

公司

2014年春秋兩季的拍賣精品,分門別類為讀者完整 ...

覺知鑑賞:探索日本茶陶的美學意識

作者:李啟彰
出版日期:2023-06-21
一本以中文探索日本茶陶審美觀的書籍。史學家矢部良明將「天正十四年(1586)之變」作為日本茶道美學的分水嶺,此前是對唐物豪奢的崇拜,此後則擁抱高麗茶碗的枯寂。隨後又從尊井戶茶碗為天下第一,轉變為日本國 ...

台灣陶瓷年鑑:2019

出版日期:2019-12-23
二手書徵求
陶瓷產品,在你我生活之中無所不在!涵蓋建築陶瓷、衛浴陶瓷、藝術陶瓷、日用陶瓷、工業和精密陶瓷等五大項產品,從建築、公共工程、公共空間到居家空間與生活用品等等,不只關乎實用機能、生活美學,更關乎環境安全 ...

文化密碼:亂世藏金,盛世藏玉──中國玉文化

作者:朱怡芳
出版日期:2021-07-23
二手書徵求
時至當代,玉的傳統無不帶有遠古時期玉文化神性的印記。上古先民將玉石做成酋長的「神器」?古代上流社會以玉作為「明信之物」?春秋戰國,禮崩樂壞,玉器成為標識偽等級地位的符號?玉文化傳統的三個歷史階段:■神 ...

名瓷投資與鑑賞

作者:楊怡祥
出版日期:2023-10-11
〈封面提要〉細說元朝以來各代名瓷的特色與價值,兼談鑑定基本原則:看器型、瓷胎、釉面、紋飾、款式、斷代…,還要看修足、聽聲音,重手感,甚至加上鼻嗅,堪稱為投資與鑑賞名瓷的最佳參考書。〈推介本書〉 20 ...

玉石尚:范我存收藏與設計

作者:范我存
出版日期:2017-12-01
漠漠鬱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當腰。 ——清代龔自珍詩我非古玉大收藏家,更非研究專家,只是一個愛玉者。自故宮博物館在台北成立後,常有機會參觀各種古代文物,對幾千年之久的古玉文化十分喜愛。玉的色澤、形制和刻 ...

中國岩畫考察

作者:宋耀良
岩畫為遠古初民在深山岩壁或洞穴中遺留下的一種圖像文化,是一種世界性的原始文化遺存與唯一保持最初原生狀態的史前文物藝術,也是人類學、文化學、宗教學、藝術學、文字學,乃至符號學研究中無比珍貴的原始資料。  ...

遇見宋瓷

作者:許晟
出版日期:2021-09-24
宋瓷的美是陌生的,但又是可以感同身受的。它們是宋人站在人類的角度,對著這個創造人類的世界,寫的一首詩,或者發出的一聲感歎……《遇見宋瓷》用八十餘片經典宋瓷,以兩百餘幅高清彩圖,介紹了諸多宋瓷名窯的傳奇 ...

時光收藏者:品味中國藝術三百年

作者:劉鋼
出版日期:2017-05-25
「我們觀看過去的藝術品,就如同置身於歷史之中。」~~約翰‧伯格(John Berger)收藏是一種非常個人性的行為;但是在這本書裡,所有的收藏,卻意外地成為一種「大歷史」。而且是一個民族的近代史、現代 ...

藝術收藏家手冊︰從購藏及持有藝術品的權威指南

出版日期:2022-11-15
  藝術收藏家的入門必讀與百科聖經!  看上一件藝術品,我該怎麼做?  我收藏了藝術品,該放在哪裡?  當有人要借展時,借還是不借?  簽署各種合約前,如何保護自己?  藏品購藏與維護、保險、包裝、運 ...

2023文物拍賣大典

出版日期:2023-04-20
收藏,決定你的格局與態度藝術收藏趨勢完全透析,華人文物拍賣年鑑最優版本,收錄年度精品達4,300件!  回顧2022年,藝術拍賣市場依然難脫疫情干擾,特別是中國大陸做為華人文物拍賣重鎮,上半年春拍表現 ...

2022文物拍賣大典

出版日期:2022-04-22
逆勢而上,不錯過每一個收藏/投資的關鍵契機華人藝術文物拍賣年鑑最優版本,收錄全球年度文物精品近5,150件!  延續自2020年起的疫情效應,人們逐漸摸索出與病毒和平共存之道,2021年國際間的互動趨 ...

2021文物拍賣大典

出版日期:2021-04-29
疫情衝擊下,最艱辛的年代,最好的收藏/進場時機?版本最優:華人藝術文物拍賣年鑑第一品牌,堂堂邁入第19年;資料最紮實:收錄全球年度文物精品逾4,600件!  新冠肺炎的強大殺傷力席捲全球,尤其以202 ...

漢代玉雕綜論

出版日期:2022-01-11
漢代玉雕,上承春秋戰國,從二維平面雕刻進展到三維立體雕刻,從靜態感進展到動態感,在兩漢(西漢加東漢)長達四百多年的時間裡,玉雕的數量和總類都相當可觀。其水準、雕刻的精緻細膩、文化內涵的豐富、整體氣度的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