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冊選讀房慧真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國度大塊商業展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亦古亦今之學:古文字與近代學術論稿

作者:朱歧祥
出版日期:2017-12-01
本書共十八章,二十萬字。書前的引言和前十章,談的是甲骨文、石刻文字、說文、清華竹簡等古文字稿,主要在破解甲骨文字、通讀甲骨的詞句、檢討和推廣古文字,企圖建構客觀的思維模式,提供後學參考;後八章則是探究 ...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作者:錢穆
出版日期:2019-04-11
五四運動百週年紀念版錢穆先生畢生重要代表作以「人」為主軸,細查清代

學術

思想之沿革用語簡潔,指涉深遠以史學家深邃的目光力圖在傳統文化中,尋找民族自立自強的力量錢穆先生自序開端,提及成書始末:「民國二十年 ...

沈寶春學術論文集(古文獻卷)

作者:沈寶春
出版日期:2019-04-01
本書裒輯作者投身

學術

工作二十五年中,參與臺、中、港、日、韓、馬等學術研討會及發表於各期刊中有關「古文獻」的論文,探索歷代典籍或人物的諸般課題,尋根振葉,考察幾微,建立其脈絡,闡明其幽隱,能發前人所未發 ...

域外華人的多音交響: 2022「東南亞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論集

作者:簡光明
出版日期:2022-12-01
國立屏東大學與東南亞校際之間互動密切,人文社會學院主辦2022「東南亞社會與文化」國際

學術

研討會,匯聚臺灣與東南亞等人文社會領域相關專家學者,研討東南亞社會與文化相關議題,無論是專題演講、論文發表與座 ...

新竹在地文化與跨域流轉——第五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林佳儀
出版日期:2023-11-01
第五屆竹塹學國際

學術

研討會,以「新竹在地文化與跨域流轉」作為主題,由清代、日本時代、戰後直至現今,涉及文學、文化、歷史、宗教、藝術、文化資產等,以竹塹作為空間論述主體,從自身的記憶到他者的論述,從文獻 ...

動漫遊戲研究的新時代與發展性:ACG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巴哈姆特論文獎十週年紀念論文集

作者:梁世佑
出版日期:2023-02-28
出版社:Ainosco Press
見證ACG研究的最佳時刻,實現把興趣研究成為一門專業生意「亞洲內容產業地殼變動」的典範轉移時代來臨--------------------------------------------------- ...

沒有文化同一性:我們捍衛文化資源

作者:朱利安
出版日期:2021-04-30
文化間「共通」的挖掘,是促使彼此的「dialogue」還是扼殺了各自發展?那又該如何抵抗隨之而來的扁平化?如今,文化資源亟需被捍衛!‧ 「語言普世性」可能帶來的危機語言源於不同歷史文化基根、某個種傳統 ...

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

作者:陳平原
出版日期:2000-05-23
出版社:麥田
二手書徵求
. ...

清代學術源流‧下冊

作者:陳祖武
出版日期:2016-04-01
出版社:昌明文化
本書將清代的

學術

演進,分為清初學術、乾嘉學派與乾嘉學術、晚清學術三個階段,並針對此三階段有整體性的探討。在研究方法上,作者結合學術史與社會史,不僅全面、系統、闡述了清代學術發展的源流嬗變,而且對學術演 ...

清代學術源流‧上冊

作者:陳祖武
出版日期:2016-04-01
出版社:昌明文化
本書將清代的

學術

演進,分為清初學術、乾嘉學派與乾嘉學術、晚清學術三個階段,並針對此三階段有整體性的探討。在研究方法上,作者結合學術史與社會史,不僅全面、系統、闡述了清代學術發展的源流嬗變,而且對學術演 ...

2014年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邊疆研究論文集

出版日期:2016-04-15
出版社:致知

學術

二手書徵求
  中國邊政協會是一個純民間的社團,致力於各民族的和諧與團結,自兩岸開放以來,曾舉辦多次兩岸

學術

交流、參訪活動,獲致相當成果,近年以來更與北京社科院合作,每年輪流舉辦有關邊疆問題學術研討會,使兩岸人民 ...

滬江大學學術演講錄‧上冊

出版日期:2016-04-01
出版社:昌明文化
本書收錄了民國時期部分專家學者、社會名流等,在滬江大學的

學術

講演稿,以及滬江大學學生的部分講演稿、辯論稿。這些講演稿絕大部分是編者在國內各大圖書館收集所得,為第一手資料,非常珍貴。藉由文字記錄,反映了 ...

滬江大學學術演講錄‧下冊

出版日期:2016-04-01
出版社:昌明文化
本書收錄了民國時期部分專家學者、社會名流等,在滬江大學的

學術

講演稿,以及滬江大學學生的部分講演稿、辯論稿。這些講演稿絕大部分是編者在國內各大圖書館收集所得,為第一手資料,非常珍貴。藉由文字記錄,反映了 ...

沈寶春學術論文集(古文字卷)

作者:沈寶春
出版日期:2018-08-01
本書裒輯作者投身

學術

工作二十五年中,參與臺、中、港、日、法等學術研討會,或發表於各期刊中有關「古文字」的論文。除解析「古文字」的形音義用例外,並探索語詞或形制發展的脈絡與根源,洞察機微,發前人所未發;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