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京都讀首詩逛美術館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中年之路長照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語言展66折起閱讀全壘打高效人生女身柴門文推理復刊

臺灣文化志:聳立在臺灣研究史上不朽的金字塔,伊能嘉矩畢生心血的集大成之作(全三卷,全新審定版)

作者:伊能嘉矩
出版日期:2017-12-06
出版社:大家出版
在臺灣

研究

領域的各個角落,無處不見伊能嘉矩留下的巨大身影。《臺灣文化志》是其一生的事業,更是聳立在臺灣研究史上不朽的「金字塔」。伊能嘉矩是臺灣研究領域的先行者,是日治時期在臺日本研究者中「用力最勤,成 ...

矮靈、龍神與基督:賽夏族當代宗教研究

作者:簡鴻模
出版日期:2007-12-01
賽夏族的當代宗教現況是一神、多神並存,原本互相衝突的兩個領域,在以宗教與文化不相違背的方式,賽夏族人兼容並蓄的吸納不同的宗教傳承,建構出其獨特的宗教面貌。. ...

臺灣百年生活圖錄(1):廣告時代

出版日期:2009-10-01
  人類對於美感的追求,與生俱來。一個時代的美術設計,可以反映當時社會環境變化、文化流行思潮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因此美術設計的歷史,可說是人類的生活文化史與文明發展史。  本書分為「政治萬萬歲」、「三六 ...

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

作者:田代安定
出版日期:2023-11-01
出版社:東台灣

研究

1895年6月,日本博物學家田代安定(Tashiro Antei, 或Tashiro Yasusada,1856-1928)隨著軍隊來到臺灣,任職於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部。同年8月曾前往臺灣東部調查。 ...

漂泊與越境:兩岸文化人的移動

作者:黃英哲
出版日期:2016-06-30
「在漂泊中展開人生,在越境中發現認同」穿梭於中國、日本、臺灣三地的文化人,在帝國與殖民地、祖國與家鄉之間,不斷改造身份認同。本書跟隨他們生命中的流離顛簸,從文化脈絡中探究屬於臺灣的離散與漂泊、入境與越 ...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

作者:曹永和
出版日期:2016-05-13
本論文集根據原始資料,對自宋代、荷蘭與西班牙佔據時期以迄清代的一段臺灣早期歷史作一精闢之

研究

,內容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各層面,尤重於台灣之開發與經營,並及於明清之臺灣漁業及水災、風災,而利用荷蘭文獻,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24期

出版日期:2023-04-30
【學會簡介】《台灣社會

研究

季刊》社籌備於1980年代台灣解嚴前的時空背景,企圖以學術為主戰場,採取論述干預的方式成立台灣第一份批判性的學術刊物。成立二十多年來,針對廣泛的社會議題,進行研究討論,至20 ...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 續集

作者:曹永和
出版日期:2016-05-13
台灣不論在自然環境或是政權統治上,都有其特殊性,在這個舞台上,不同的時空有著不同的演員,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本書提出了台灣島史的概念,以台灣島的人民為主體,來看台灣的歷史。要了解台灣,就要從台灣島史開始 ...

台灣開發史研究(精裝)

作者:尹章義
出版日期:1990-01-10
本書共收論文十二篇。作者除了利用奏疏、檔案、方志、調查報告、碑碣和私家筆記之外,同時也發現了族譜和老字據在

研究

台灣開發史上的特殊價值。因而對於士族、通事、地方官吏在台灣開發史上的貢獻以及開發時期台灣的 ...

光復初期臺大校史研究(1945-1950)

作者:李東華
出版日期:2014-04-15
欲了解臺灣近現代學術史的發展脈絡,從臺北帝國大學轉型為臺灣大學的第一個五年,是不可忽略的關鍵。1945至1950年的光復初期,為臺北帝國大學轉型為臺灣大學的關鍵時期。在這段期間,臺灣大學因其地位特殊, ...

《台灣史料研究》第60期

作者:戴寶村
出版日期:2023-01-01
. ...

《台灣史料研究》第61期

作者:戴寶村
出版日期:2023-07-05
. ...

日治時期理蕃政策研究:以東台灣「集團移住」與「蕃地稻作」為例

作者:何佳龍
出版日期:2022-02-01
出版社:東台灣

研究

「東部臺灣」的「山地」在歷史上的發展一直有其獨特性。主因為中央山脈具有地形上的阻隔性;其次,東臺灣海岸平直,為缺乏灣澳的斷層海岸,不利海上運輸之發展;位於中央山脈以東與海岸山脈之間的花東縱谷,地勢雖較 ...

臺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

出版日期:1998-01-01
伊能嘉矩的民族學標本收藏,係臺大人類學系所藏最特殊的一批珍貴資產,內容主要涵蓋臺灣原住民各族器物,包括許多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早期平埔族標本、泰雅族和布農族馘首儀式器物等。這些標本是最早來臺灣開展人類學 ...

民間文書與媽祖廟之研究

出版日期:2012-12-01
本書可以說是探究臺灣媽祖廟的最佳讀本,可引發更多對媽祖文化的

研究

探討,使媽祖信仰更加發揚光大,確實意義非凡。閱讀本書之後,謹建議讀者應再親身走訪體驗,長一份見識,增一份閱歷,透過對古蹟的瞭解,緬懷先人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