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腺壞掉兒童選讀AI五十強買房人生課致富覺察FIRE尖端漫畫大賞親師衝突春季暢銷5折起卜正民孟若吉竹伸介佛教我們的勞力事哈佛媽媽失智照護

我的日本:當代台灣作家日本紀遊散文選

出版日期:2022-01-11
不能出國旅行的日子,會特別想念日本吧!———————————————朝向名為日本的國度,台灣作家的視角,時而複雜、略帶憂鬱,又是如此溫暖。————東山彰良推薦————18位台灣各世代代表作家眼中的日本 ...

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追憶逝水空間

作者:郝譽翔
出版日期:2011-04-01
★ 一個關於外省與本省家族結合、從高雄到台北的遷徙空間、台灣七○八○年代集體經驗的時代書寫。★ 文壇才女郝譽翔最私密的成長經驗,最誠懇的告白。這本書,對郝譽翔來說,不只是寫作,也是對自己過往的一次重整 ...

寶島閃爍:世界華文作家看臺灣

出版日期:2015-01-28
出版社:釀出版
十六位作者,七天行旅,七萬餘字記錄,寶島土地上見聞,以詩、小說、散文等形式點擊璀璨星光。作家們以不同題材將一週內見聞、對臺灣各地景點文物風情,舒情或寫意的將其獨特的感受化為文字,縱然是臺灣人也應展卷細 ...

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

出版日期:2011-02-16
出版社:釀出版
本書收錄了黃崇凱、賴志穎、陳育萱、神小風、林佑軒、楊富閔、朱宥勳、盛浩偉八位七年級世代最具代表性的小說寫作者。他們崛起於前代作家豐碩的文學傳統和網路世代充沛的文化資源之中,無視於「文字」之為一種手工藝 ...

寫字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

作者:向陽
出版日期:2013-07-01
★ 圖文並茂,從相片與信札中看到最真切的情感。★ 二十四位作家的手稿,勾勒出八○年代迄今的臺灣文壇。聶華苓的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超過四十年,讓他家的客廳成為無國界的作家聚集場所,全球三百多位知名作家更聯 ...

台灣七年級散文金典

出版日期:2011-02-16
出版社:釀出版
上個世紀以來,台灣社會的發展歷經多次轉折,島內的族群想像或離散或混雜,歷史與地理、文化與政治的主體形構尤其掀起一波波辯證高潮;落實在文學場域的變遷上,此番「百花齊放、百鳥齊鳴」的態勢,又何嘗須臾稍歇? ...

寫真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3

作者:向陽
出版日期:2020-03-30
★ 以圖輔文,從相片、信札、手稿回顧八○年代臺灣文壇歷史現場,感受文友間彼此真摯的友誼。從《寫字年代》而《寫意年代》到《寫真年代》,向陽記錄下七十二位台灣文壇重要作家的手稿故事,描繪出一九八○年代戒嚴 ...

寫意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2)(限量簽名版)

作者:向陽
出版日期:2018-01-01
一九七○、八○年代的臺灣,是變動與美好兼存的年代,在黨政高壓監控下,文壇歷經白色恐怖、鄉土文學論戰、美麗島事件的震動,卻也孕育出新生的力量。政治解嚴後本土意識抬頭,文壇繁花競放。當時任職《自立晚報.副 ...

寫真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3(限量簽名版)

作者:向陽
出版日期:2020-03-30
★ 以圖輔文,從相片、信札、手稿回顧八○年代臺灣文壇歷史現場,感受文友間彼此真摯的友誼。從《寫字年代》而《寫意年代》到《寫真年代》,向陽記錄下七十二位台灣文壇重要作家的手稿故事,描繪出一九八○年代戒嚴 ...

采玉華章:美國華文作家選集

出版日期:2013-12-01
★收錄王鼎鈞、劉墉、趙淑敏、石麗東等知名華文作家著作。★選集展示這些優秀華文作者離開母國,進入移民社會之後的觀察、體認和省思,一併顯露了華文文學域外開花結果的面貌。本書集結62位華文作家之作,分成散文 ...

歸雁:東南亞華文女作家選集

出版日期:2012-01-01
二手書徵求
★ 東南亞華文女作家一個共同的作品展示櫃,也將是二十一世紀新一代華人以文學的形式紀錄下來的華人社會史。。東南亞是華人移民最早落腳的地方,也是百分之七十以上世界華僑華人總人數聚居的最大塊版圖,在東南亞十 ...

掌中集:微小品,一葉書

作者:林文義
出版日期:2019-10-30
歲月是一疋長布,隨心隨性裁一小幅,您來看看是什麼花色,好不好?〈紙匕首〉如果,寫了文字,倦而睡去,擱了三天後再重讀一次,文句不合宜,猶若南亞大滿嘯突兀湧漫而來,經常是驚心動魄的,巨大挫折,敗筆了……。 ...

秋天的約定

作者:林文義
出版日期:2021-05-25
臺灣文學館圖書類散文金典獎、吳三連獎文學散文獎得主新作多次榮獲金鼎獎文學類圖書推薦、鹽分地帶文學評選「當代臺灣十大散文家」宋澤萊:「美麗島事件之後,臺灣文學最重要的散文家之一。」作家平路 專文推薦五十 ...

臺灣鄉土傳奇-南瀛作家作品集114

出版日期:2009-12-01
出版社:N/A
.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