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戀家的人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
提供搜尋: [全文-

社會科學 二手書贈品

]
搜索結果:頁數1/4

蘇東坡新傳(上、下)(三版)

作者:李一冰
出版日期:2016-01-25
蘇東坡為宋代文學家,有關他的傳述甚多,然皆一鱗半爪,難窺全貌,作者參照正史、稗官筆記、詩文集種種記載,終於描摹出一位詞仙的肖像。東坡居士一生屢經宦海波濤,數遭貶謫,甚至遠遷瘴癘之地,海南島數年,生活亦 ...

一家都是賺錢高手

作者:黃玉輝
出版日期:2001-08-06
二手書徵求
不景氣年代最佳的賺錢教戰手冊!四年前,國內舉辦了第一次的網路股市模擬競賽,當時正值股市大盤下跌,短短一個月賽期,奪冠的黃玉輝以投資報酬率109.96%傲視群倫!第二次競賽也適逢大盤下跌597點,黃玉輝 ...

台灣民間文學採錄

作者:陳益源作
出版日期:1999-09-30
出版社:里仁書局
二手書徵求
本書主要結集作者近年內,關於台灣民間文學採錄方面的學術論文與專欄文章。作者長期關懷台灣民間文學的區域普查,特別呼籲重視民間故事家的深入發掘。在教學研究之餘,他的足跡行遍台灣各縣市,不僅投身於若干社區總 ...

澎湖民間故事研究

作者:姜佩君
出版日期:2007-12-30
出版社:里仁書局
二手書徵求
本書為第一本研究澎湖民間故事之學術著作,針對澎湖地區之神話、故事、傳說等敘事性口傳文學,做一全面性的探究。 本書蒐集六六一則澎湖民間故事,予以分析研究,其中大部分是實地採錄所得的第一手資 ...

台灣民間故事

作者:陳千武
出版日期:2000-11-15
二手書徵求
. ...

浯江軼事

作者:劉鎮東
出版日期:2005-09-01
出版社:秀威資訊
您知道「阿榮」在金門當兵當不完,竟是那雙皮鞋惹得禍?您知道掘百姓祖先墓碑築碉堡,竟是自稱「正統」的國軍?您知道舊時大陸「三點會」土匪如何劫掠村寨嗎?您知道中壇元帥太子爺,如何威靈顯赫施法助百姓遠離彼岸 ...

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

作者:林志興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二手書徵求
誰說有文字的民族才留得住故事,原住民用情感、用口傳、用舞蹈,用畫作寫台灣原住民歷史!推開卑南族神話與傳說秘境大門,將發現:   「都蘭山下的普悠瑪」故事:一場大洪水,淹沒了大地,卑南族南王部落的祖先帶 ...

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

作者:潘秋榮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誰說有文字的民族才留得住故事,原住民用情感、用口傳、用舞蹈,用生命寫台灣歷史!推開賽夏族神話與傳說秘境大門,將發現:   「白髮老人的預言」故事:由於一名白髮老人的告誡及上天的垂憐,歐倍那伯翁和瑪雅那 ...

布農族:與月亮的約定

作者:杜石鑾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二手書徵求
誰說有文字的民族才留得住故事,原住民用情感、用口傳、用舞蹈,用生命寫台灣歷史!推開布農族神話與傳說秘境大門,將發現:   「與月亮的約定」故事: 兩輪熾熱的太陽讓萬物萎靡,一對父子為了全人類的生存,合 ...

邵族:日月潭的長髮精怪

作者:簡史朗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誰說有文字的民族才留得住故事,原住民用情感、用口傳、用舞蹈,用生命寫台灣歷史!推開邵族神話與傳說秘境大門,將發現:   「白鹿傳奇」故事:白鹿的出現像是祖靈的獻禮,把邵族從遙遠的西部帶到了豐美的日月潭 ...

鄒族:復仇的山豬

作者:鄭信得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二手書徵求
誰說有文字的民族才留得住故事,原住民用情感、用口傳、用舞蹈,用生命寫台灣歷史!推開鄒族神話與傳說秘境大門,將發現:   「折箭之約」故事:歷經洪水大難不死的鄒族人,分成兩路發展,並折斷弓箭約定來日相見 ...

泰雅族:彩虹橋的審判

出版日期:2002-12-31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二手書徵求
誰說有文字的民族才留得住故事,原住民用情感、用口傳、用舞蹈,用生命寫台灣歷史!推開泰雅族神話與傳說秘境大門,將發現:   「巨石傳說」故事:泰雅族的祖先從石縫中誕生,他們互愛互敬,慢慢學會自然環境下的 ...

阿美族:巨人阿里嘎該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二手書徵求
誰說有文字的民族才留得住故事,原住民用情感、用口傳、用舞蹈,用生命寫台灣歷史!推開阿美族神話與傳說秘境大門,將發現:   「種田的陀螺」故事:福通甩出陀螺很快就把田開墾好,大家才知道他具有神奇力量,對 ...

魯凱族:多情的巴嫩姑娘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誰說有文字的民族才留得住故事,原住民用情感、用口傳、用舞蹈,用生命寫台灣歷史!推開魯凱族神話與傳說秘境大門,將發現:   「美麗的慕阿凱凱」故事:在歡樂的「被滿足之日」,一陣強風捲走了美麗的慕阿凱凱,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