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王思迅蔡璧名情緒健康圓神城邦群學常春藤拾穗暢榜5折起尖端榮格2026手帳展張曼娟人人選讀川普關稅Palantir
放入購物車

錢復回憶錄・卷三:1988-2005台灣政經變革的關鍵現場(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錢復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5-07

ISBN/ISSN:9789864799954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軟精裝

頁數:664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時間不一定能還原真相,但《錢復回憶錄》能!
躬身入局,為國拚搏四十載
遍歷外交與政壇風雲祕辛

外交是什麼?
錢復說:就是一個字——「信」。

深入國際外交與國內政局每個折衝關鍵現場,
帶你看見政治上的糾葛與背叛、耕耘與誠信。

錢復承繼父親錢思亮的家學,自幼受大師胡適、傅斯年等人親炙勉勵,學貫中西。素有「外交才子」之譽的他曾任蔣中正總統的英文口譯、蔣經國總統的王牌駐美代表。當台灣歷經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解嚴等政治外交衝擊後,錢復受命在1988年返台,於李登輝任內擔任經建會主委、外交部長和國民大會議長,後又在陳水扁任內擔任監察院長。在這段台灣轉型的關鍵時刻,經歷了萬年國會的終結、股市狂飆、社會運動風起雲湧、拉法葉採購弊案、直接民選總統、李登輝康乃爾行、第三次台海危機、廢省和三一九槍擊案等重大事件。
本書由錢復親撰,以宏觀角度爬梳台灣在1988-2005年間的關鍵政經及外交發展,內容依據他歷年工作所累積的文件、函件、筆記以及日記,加上親身參與的聽聞與對話,經過近15年的撰寫,克服中風復健等歷程,終於完成這本珍貴的回憶錄,以第一手史料及觀點,並收錄近百幅珍貴照片,呈現大時代變革下的歷史樣貌,想要深入了解台灣如何走過民主轉型和外交風暴的讀者不容錯過。

★遭遇中美斷交危機,孫運璿說:
「你是最後一張王牌。」
★駐美五年,扭轉外交劣勢,蔣經國說:
「大成功,恭禧你。」
★面對國內政局紛擾,李登輝說:
「你在美國的基礎已經打好,我希望你來接任行政院。」
★三一九槍擊事件後,陳水扁說:
「希望你來擔任特調會主席,全權主持調查工作。」

繼中美斷交的血淚現場後——
永遠優雅的外交才子錢復,再度帶大家一起回顧
1988-2005年的驚濤駭浪:

•經建會主委 1988年7月22日~1990年6月1日
•外交部長 1990年6月1日~1996年6月10日
•國民大會議長 1996年7月8日~1999年1月13日
•監察院院長 1999年2月1日~2005年2月1日

一起見證台灣如何走過奮發圖強的關鍵年代。

專業推薦
錢復以廣受稱道的博聞強記,在每一個重要職位,記之述之,帶我們重回歷史現場。本書寫作十四年餘,完稿約三十三萬餘字,涵蓋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三任總統,歷經台灣解嚴、直接民選總統和首次政黨輪替三次民主轉型,穿越了台灣民主轉型及社會發展的關鍵時代,是錢復從政以來最成熟的深入觀察與代表作,對國人提供了重要的回顧與省思,不可不讀。——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錢先生「未雨綢繆」「滴水不漏」的功夫在他大作裡均有提及,並且陳述了這幾十年來在外交及內政上遭遇的眾多重大事件,但在各重大事件的背後,沒有提到但意義深遠的小故事實在太多,期盼錢先生哪天也能將那些有趣的小故事做成口述歷史,必也是一本對外交後進極有幫助的寶典。——沈呂巡(資深外交官、前駐美代表)

作者簡介:

錢復

一九三五年出生,浙江杭縣人。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美國耶魯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國際關係哲學博士。大學時代當選台大代聯會主席,創辦校園刊物,入選青年友好訪問團至歐亞各國訪問。

自美學成歸國後,自外交部科員基層做起,歷任行政院祕書、國立政治大學兼任副教授、外交部北美司司長、國立台灣大學兼任教授、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及政府發言人、外交部常務次長及政務次長、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代表、行政院政務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經建會主任委員、外交部部長、國民大會議長、監察院院長等重要職務。

曾獲首屆十大傑出青年,四十餘年公職生涯,錢復走過中華民國四位總統蔣中正、蔣經國、李登輝和陳水扁的年代,對外擔起多項與國際社會接軌的任務,見證我國戰後在國際舞台求存圖強之血淚史;對內則參與台灣經濟起飛、民主轉型等重大轉型時刻。曾獲文官最高勳章特種大綬卿雲、景星勳章,以及中正勳章等榮譽。現為國泰人壽慈善基金會董事長、中華大學中華書院榮譽書院長和「蔣經國國際學術文化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章節試閱
李光耀說:「你有一天會後悔的」

一九八九年二月下旬,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來華訪問,他在二十二日下午要我去圓山飯店總統套房談話。開始時他先問我對於美國布希總統接任的看法,對於亞洲究竟是機會還是危機?我為他詳細分析布希總統左右主要幕僚的背景,也提到共和黨與國會可能對布希的影響;我的結論是亞洲國家應自己努力,改善本身的政治和經濟的情勢,盡可能配合美國的主要政策方向,應該是機會的可能性多於危機。

他聽了以後,表示同意我的看法,但是他立刻指出,到台北三天看了許多本地的報紙,發現我們的媒體已經偏離正道,對於國家...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二○○五年三月四日,天下文化為《錢復回憶錄・卷一:外交風雲動》和《錢復回憶錄.卷二:華府路崎嶇》舉辦新書發表會,當時高希均創辦人要我盡快將第三冊寫好、出版。我想自己已由公職退休,生活將會很輕鬆,未假思考就欣然同意。

對於撰寫第三冊時會用到的參考資料,當時我都已整理得差不多,放在我新辦公室的八個卷櫃中,大概有近一百函。

不料,退休後朋友們怕我太閒,所以常來辦公室陪我聊天,我也不斷應邀去演講、參加研討會或出國。記得二○一二年廈門國際法研究院舉辦第十屆暑期講習班,為期三週,邀我做開幕式的主題演講,我瞭解...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出版者的話
見證台灣政經風雲年代:1988-2005——《錢復回憶錄》第三冊聞世 高希均
自 序

第一篇 經建經驗
第一章 經建新兵
從華府到經建會/八○年代的政經背景和社會風氣/長官有命,只能全力以赴/對一條母牛擠奶,就必須餵草料/參考「前川報告」,擴大內需/四大要素:土地、交通、水和能源/從宏觀角度推動好計畫
第二章 經建計畫
信賴學有專精的同仁與專家/九○年代初期是邁向已開發國家的關鍵時刻/為提升產業結構,延請李特爾公司做專諮詢/努力促銷「明星工業」,企業不能當溫室花朵
第三章 房地產、股市與投資...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