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京都讀首詩逛美術館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中年之路長照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語言展66折起閱讀全壘打高效人生女身柴門文推理復刊
暫不供貨

與焦慮和解:認知療法先驅克萊兒・維克斯的教導(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茱蒂絲‧霍爾|譯者:吳凱琳

出版社:行路出版

出版日期:2022-03-09

ISBN/ISSN:9786269537648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48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她率先從生物學的角度,揭露神經系統對於情緒的影響,
引領時代地揭露了心智與身體之間的連結,卻因為身為女性
以及獨排眾議的見解,遭受當時心理健康領域當權派所排擠,
然而無數受益於她的著作的讀者,見證了其獨特療法的價值。


*****

二十多歲時,克萊兒・維克斯經診斷,罹患了當時人人聞之色變的結核病,被迫入住療養院。雖然後來醫生發現是誤診了,但她的心律不整並未改善,自此長年陷入焦慮。後來經過一個朋友提點,她發現自己的焦慮來源原來是被恐懼所驚嚇,這個認識對她意義重大。很快地她便掌握重點——她必須停止對抗恐懼。

由於維克斯的學術專業是生物學,她得以深入觀察所有生物都擁有的神經系統,從而了解我們的原始大腦——後來她理解到,這與人類的情緒激發模式密切相關。又因為親身經歷過心智與身體之間形成的強力循環,維克斯後來發展出治療焦慮症等神經(失調)病症的萬用療法,她用以下簡單的口訣總結這套獨特療法:

「面對」、「接受」、「漂浮」,以及「讓時間流逝」。

維克斯後來成為醫生,治療焦慮症的成效頗受病患肯定,但有病患向她反映,雖然她的建議很有用,然而一旦離開診所,效果就大打折扣。該病患建議她「寫下所有細節,省得得一再重複告訴病患」。這個建議催生了維克斯的首部著作。

1962年,《幸福就在轉念後》(Hope and Help for Your Nerve)出版,這是一本為一般大眾撰寫焦慮症「自療」專書。儘管當時的精神醫學社群普遍無視這本書,維克斯的治療口碑仍藉由病患持續在醫界傳開來。《幸福就在轉念後》出版後在多國熱銷,她也颳起旋風,廣獲媒體邀約(例如英國廣播公司BBC熱情邀約她合作訪談節目),世界各地的讀者信件與電話大量湧入,更有不少病患登門造訪她的澳洲住處,感謝這位博士改善了他們的生活,甚至拯救了他們的人生。一些心理健康領域重量級學者,也開始注意到維克斯及其療法,與她進行交流。

恐慌、憂鬱、焦慮、懼曠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日後精神醫學界傾向細分疾病,但維克斯認為,當中有許多疾患其實「病出同源」,也因此她都採取同一套方法治療廣泛的精神問題,也就是現代教科書所稱的「精神官能症」,同時稱呼它們「神經疾病」,除了避免批評意味,也點出這些疾病都是暫時、而且可以治癒的。

*****

克萊兒・維克斯思考活躍奔放、不喜因循守舊,她在演化領域的研究贏得了全球讚賞,亦是第一位取得澳洲歷史最悠久大學科學博士的女性。由於多才多藝且興趣廣泛,維克斯曾經從學者生涯轉換跑道,成立旅行社,後來又轉往醫學領域發展,最終成了醫生。

她是心理健康領域的研究先驅,徹底顛覆看待「焦慮」這個重大文明病的角度。《幸福就在轉念後》出版已是六十年前,至今持續再版、依然暢銷,繼續造福眾多有焦慮症困擾的人。即使在克萊兒・維克斯死後三十年的現在看來,她的治療方法依然先進,而且證實有效。然而,她的故事卻鮮為人知。這本書,就帶您一窺她走在時代前端的見解,以及她豐富且深具啟發的經歷。(更詳盡的內容介紹,請參見網頁中目錄的各章引文。)

作者簡介:

茱蒂絲‧霍爾(Judith Hoare)

茱蒂絲‧霍爾目前擔任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與《澳洲金融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的記者。她的生涯起始於《西洋棋盤》節目,可算是一九七○年代澳洲社會議題類型節目的鼻祖,之後她加入《澳洲金融評論報》,主跑坎培拉聯邦政治新聞,後來轉而投入專題寫作,最終負責編輯該報的長篇新聞報導,一九九五年被任命為專題副總編輯,任職長達二十年。

譯者簡介:

吳凱琳

台大外文系畢,曾任職於出版社、雜誌社與網路媒體,現為自由工作者。譯作包括《創新的兩難》、《橡皮擦計畫》、《訂閱經濟》、《指數投資末日》、《崩盤》、《第五風暴》與《房間裡的大人》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各界好評——

►克萊兒‧維克斯在一九六○與一九七○年代出版了探討「神經病症」的暢銷書,享譽全球,然而儘管有許許多多病患對她心懷感激,如今她卻幾乎已為世人遺忘。這本極具啟發的傳記……完整揭露了這名優秀女性不凡的一生,她在演化領域的研究成果值得讚揚。——《書籍與出版》(Books + Publishing)

►克萊兒‧維克斯憑藉著跳脫框架的思考,以及極為敏銳的臨床診斷,開發出一套治療計畫,長年以來讓數千萬名病患受益無窮。——大衛‧巴洛(David Barlow),波士頓大學心理學與精神病學榮譽教授

►這本傳記讓克萊兒‧維克斯...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序言 克萊兒‧維克斯的真知灼見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三日,在紐約,一名個頭嬌小的澳洲人走上了舞台。觀眾看到的,是一名穿著斜紋軟呢裙、兩件式針織衫、舒適的藍色繫帶低跟鞋,戴著眼鏡的年長女性;這正是這名女子的標準裝扮。她有著一頭深色燙捲髮,偏愛珍珠項鍊作為飾品。

高齡七十四歲的克萊兒‧維克斯博士,受邀擔任第十八屆心理學促進協會秋季研討會的講者。邀請她在這場研討會發表演講還真是不太尋常,因為她向來被認定是不合格的圈外人。

但維克斯之所以出名,有個重要原因:她所撰寫探討焦慮的書在全球引發轟動,還登上了美國與...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引言
►序言 克萊兒‧維克斯的真知灼見
克萊兒‧維克斯首次建立她的治療方法時,完全與主流理論背道而馳——當時主流理論認為,讓病患直接面對恐懼症有可能引發精神病。維克斯的方法是全然接受恐懼,她認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擺脫痛苦與恐慌。她的著作預示了數十年後學術的發展,她採取的方法後來也經證實是有效的。

►第一章 誤診
二十多歲時,維克斯經診斷罹患了當時人人聞之色變的結核病,被迫遠離自家,住進療養院。雖然半年後醫生表示是誤診了,維克斯卻沒有因此鬆了口氣,由於心律不整問題沒有改善,她相信自己有嚴重心臟病。多...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