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門文女身中年之路更新粒線體長照閱讀全壘打語言展66折起抵抗行動高效人生房慧真讀冊選讀多巴胺國度AI五十強大塊商業展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
放入購物車

我是穆斯林,我不恐怖:認同、衝突與思辯,一位外交官父親的殷切期盼(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歐馬.薩伊夫.戈巴許|譯者:周沛郁

出版社:好的文化

出版日期:2018-06-04

ISBN/ISSN:9789865626754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40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當世人都覺得我們愛殺人,
該怎麼平反這種指控?
該怎樣讓大家相信「伊斯蘭是和平的宗教」?
該怎麼教導下一代為自己負起責任?

你這一代的問題,別讓任何人替你做決定。
無論你是不是穆斯林,都該思考自己想變成什麼樣的人。


6歲時父親死於恐怖暗殺,行兇者是個19歲的槍手,
為何射殺一個素昧平生、毫無仇恨的人,竟然可以如此簡單?
父親的驟逝讓他對生存環境充滿疑問,也從此影響他看待世界的方式。
身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駐俄大使,歐馬.戈巴許同時也是一位憂心忡忡的父親,
他用自身的生命經驗,想讓孩子知道,他們有權自主思考、判斷是非、
了解真正的伊斯蘭價值,並對信仰和自我提出真誠而大膽的質疑。
究竟真實的伊斯蘭世界是何樣貌?現今面臨了什麼困境?當代穆斯林又有哪些責任?
來自外交官父親的殷切期盼,都在這27封信。


【各界享譽】
★2016年法蘭克福書展重點推薦
★2017年芝加哥圖書最佳書評
★《紐約時報》編輯選書
★《時代》、《Stylist》、《新政治家》雜誌:2017年最受期待的一本書

「『我認為我們必須看看《查理週刊》、巴黎巴塔克蘭劇院和美國奧蘭多的恐怖攻擊,問問自己,難道這不正是有些人從宗教領袖那裡學到的嗎?』一個阿拉伯外交官有勇氣提出這樣的討論,我們都該欽佩,並且重視他的話。」──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戈巴許由自己的生命經驗出發,在一系列寫給兒子的優美書信中,探討了在這國際化世界裡,伊斯蘭信仰傳統最迫切的一些問題。」──易卜拉辛.穆撒(Ebrahim Moosa),美國聖母大學基奧全球事務學院伊斯蘭研究教授

「頭條新聞塑造了西方對伊斯蘭的態度;這本書則談論在那之外的穆斯林的希望與抱負。時機恰好,而且字字中肯。在這個時代,伊斯蘭的內憂是極端主義的威脅,對極端主義的反動則使穆斯林受到孤立,本書更是各年齡層穆斯林與非穆斯林必讀的佳作。」──瓦利.納斯爾(Vali Nasr),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學院院長

「本書真誠而不乏自我批判,引導世界各地年輕穆斯林處理他們面臨的困境。書中充滿無畏的疑問與智慧,或許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誠摯的父親,由衷渴望其子孫的世代能阻止神權法西斯主義興起。」-艾德.胡森(Ed Husain),《伊斯蘭主義者》(The Islamist)作者

【本書特色】
.真實探討現今穆斯林的困境、挑戰與責任。
.真切、深沉的提問,反應出一位父親的殷切期盼。
.以最具國際觀的視野,帶讀者深入了解伊斯蘭世界。
.指引年輕一代自主思考信仰、生活和自我定位的關係。
.大膽、誠實地自我批判,是所有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的必讀佳作。

【專業推薦】
鄭慧慈(政大阿拉伯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奇慈飛(「蹲點阿拉伯」站長)

資訊快速傳播的當代,是非對錯常讓人來不及思考,價值觀也容易愈走愈偏。
如何在生命、信仰和世界中找尋真正的自己?對你生存的世界提出疑問,也許答案就呼之欲出。

․暴力是為了捍衛信仰,或只是消弭歧異的手段?
九一一過後,西方世界集體出現「伊斯蘭恐懼症」,年輕穆斯林該如何看待這種被妖魔化的嚴正指控?是因為西方仇視伊斯蘭,才必須以暴力反擊嗎?或者應該思考,少數極端分子是如何運用權力、鼓吹憎恨的?恐懼的背後標示出敵我,但你如何確定自己就是正確的一方?

․怎樣當個「好」穆斯林?誰說了算?
有人說「注定要憎恨某些人,才算是好穆斯林」、「必須為伊斯蘭壯烈犧牲,才能進入天堂、接近安拉」,事實真是如此嗎?當任何人想當個好穆斯林時,都可能走上一條善意而扭曲的道路。不妨思考一下,這些事是上天的旨意,還是別人替我們做的決定?某些自詡為權威的人,就是稱職的安拉代言人嗎?

․激烈的懺悔,就能洗清所有罪孽?
安拉的系統完美無缺,但請記得,人類並不完美。先是奢淫,再來懺悔,這樣的循環其實並不少見,有些人希望藉著激烈行為洗清罪孽,於是便以宗教之名犯下可怕罪行,但這樣不反而是走上極端嗎?人類的世界需要自省,所有人都能為宗教和道德貢獻一份心力,伊斯蘭又怎麼該是由一小群被個人權力誘惑的「專家」所把持呢?

․為什麼我們該負起責任?又該負什麼責任?
沒有人該為恐怖分子做的事受到譴責,但我們可以負起責任,要求對伊斯蘭有不同的理解。例如關心社群上的弱勢,以及種種公義和不公義的問題。如果我們不斷努力成為道德上明智的一方,是不是就有權決定社會應該導向哪個方向?是不是就能體現和平,讓「伊斯蘭是和平的宗教」這句話,更加理所當然?

「如果父親是我,他會怎麼做?」成長過程中父親的缺席,讓作者習慣在做決定時這樣思考,然後他發現,答案會根據自己認為最好的做法而編出來。
這代表,我們會建構一個想要依循的形象,而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是有選擇的。同樣地,你可以決定要如何形塑自己,而你表述信仰的方式,也該是如此。

作者簡介:

歐馬.薩伊夫.戈巴許(Omar Saif Ghobash)

他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駐俄羅斯大使。戈巴許大使除了在莫斯科的職位,也贊助了獎勵阿拉伯文學翻譯的薩伊夫.戈巴許-班尼波獎(Saif Ghobash–Banipal Prize),並且是國際阿拉伯小說獎(Prize for Arabic Fiction)的創辦理事,和倫敦的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合作。戈巴許大使在牛津研讀法律,並在倫敦大學修習數學。

譯者簡介:

周沛郁

台大森林系碩士,愛在真實世界裡旅行,在幻想世界中遨遊,化身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橋樑。譯有《中年的意義》、《土壤的救贖》、《蒙上你的眼》、《我的朋友都是超級英雄》、《畫怪物的男孩》、《美傷》等書。

章節試閱
◎﹝第1封﹞沒有「注定憎恨」的人

親愛的薩伊夫:

你常問我為什麼我要寫書,這本書在說什麼。有時我說我在為你寫這本書,有時我說是為你這樣的年輕穆斯林而寫。我看著你成長,我想到你曾經面對與未來將面對的挑戰,有時我很明白,我是在為自己寫這些信。

我還記得你意識到自己是穆斯林的時候。那時你好小,胖嘟嘟的,貼心又親人。當時學校辦了一個活動。目前為止你上的都是英語授課的學校,學生來自超過一百個民族。有一天,校方要學生辨識出自己的宗教,而你才「意識到」你的宗教認同。

你對你的認同非常嚴肅。你開始問我你「該怎樣」...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推薦序1對自我期許,對他者寬容

一個人生命中所遭遇的不幸,有時會導致家庭的成員人格偏執與扭曲。然而,受害親屬卻也可以如本書作者一樣,更客觀、理性,並積極探究任何問題,進而散布祥和之氣。

本書作者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外交官,幼年曾遭遇家庭變故,位居外交部長的父親遭恐怖分子誤殺,迫使他童年的記憶留下很深的傷痕。或許這些慘痛的經歷,造就他成為一位令人敬佩的穆斯林,相信此書是他體驗生命後淬鍊出的結晶。

身為非傳統阿拉伯教育下的知識份子,作者憑著他的智慧、開放的胸懷與人生經驗,洞悉當前伊斯蘭社會的弊病,藉...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不管做出什麼選擇,都是要承擔的責任

我有兩個兒子。長子薩伊夫生於二○○○年,次子阿布杜拉生於二○○四年。他們來到我的生命中,讓我找到生活的準則。如果說我自以為有人生目標,那便透過我的兒子和妻子,發現了更深遠的目標和意義。

單身生活只要照顧好自己,建立家庭卻會帶來責任感與和諧的感覺,超乎我原本的想像。隨著建立家庭而來的責任,讓你能檢視自己的立場,發現這世界上有其他人比你更需要你的心力和時間。有他們在,我在這世界上的作為才有所本。我覺得自己對孩子有種強烈的責任感,他們得仰賴我和他們的母親來引導、保護...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序1 對自我期許,對他者寬容(鄭慧慈/政大阿拉伯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推薦序2 透過不同角度,檢視自身價值(奇慈飛/「蹲點阿拉伯」站長)
前 言 不管做出什麼選擇,都是要承擔的責任

第01封 沒有「注定憎恨」的人
第02封 不存在二元世界,你有權自主思考
第03封 「伊斯蘭恐懼症」反應出什麼問題?
第04封 過於強烈的懺悔,會走向極端
第05封 如果父親是我,他會怎麼做?
第06封 當我們根本不知道真相時,該怎麼辦?
第07封 為何暴力就這麼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第08封 誰有權告訴你該怎麼做?
第09封 如何確定我...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