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京都讀首詩逛美術館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中年之路長照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語言展66折起閱讀全壘打高效人生女身柴門文推理復刊
暫不供貨

我的心肝阿母(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張輝誠

出版社:INK印刻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0-05-05

ISBN/ISSN:9789866377754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44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繼《離別賦》緬懷父親生前、書寫儒慕的思念,這一次張輝誠學老萊子娛親,嘻然笑鬧描繪他的心肝阿母,然語境轉換,從外省榮民的沉重身影,一改父系國語腔調,回歸本土十足的鄉音,寫他目不識丁、童心未泯的阿母。從阿母活靈活現的口頭禪:「我父我母」、「三八囡仔」、「沒孝啦、某生耶」,為適應現代文明的各種天兵式的化繁為簡;從淡水到烏來,夜市到纜車,我們除了看見這對母子相依相偎的足跡,更看見作者對母親滿滿的愛。那母親,與我們的沒什麼不同,是一個返老還童、健忘而淡對滄桑的老頑童,是一個嘮叨、不聽話的病人;但又那麼不同,因為她有一個「寵愛」她的兒子!那母子的身影,讓人又負咎又感動又羨慕。誠如簡媜在序裡所言:「天下有不是的父母,然而何等幸運,我們的父母未曾離棄我們,從未失職。對有些人而言,孝字來不及寫完,我們又何等幸運,父母至少還有一人在身邊。輝誠學老萊子娛親,嘻然笑鬧描繪心肝阿母。阿母人人有,但「心肝」該怎麼寫?輝誠做了最佳示範。」

作者簡介:

張輝誠

一九七三年生於雲林縣,原籍江西黎川。從小於雲林鄉間長大,虎尾高中畢業後,資賦優異保送台灣師大國文學系,後又就讀國研所,目前為博士班研究生,同時亦任教於台北市立中山女高。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著有散文集《離別賦》、《相忘於江湖》。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耿耿孺慕──讀張輝誠的親情文集 /余光中

張輝誠前後的兩本散文集:《離別賦》與《我的心肝阿母》,主題雖然貼近,風格卻十分不同,語言也形成對照。兩書富於同質性,卻又充滿互補感。以主題而言,兩書可稱「孝子文學」,不過聽來太老派了,太不夠酷。也可稱「親情書寫」,或是「孺慕告白」。以風格而言,《離別賦》寫嚴父,塑造的是唐山老家一位木匠師傅,在內戰期間被胡璉部隊徵兵入伍,歷經古寧頭之役與八二三砲戰,終於以士官長排副的名義退役為榮民;其後重操土木舊業,辛苦養家,也屢經工傷,出入醫院,卒以八一高齡逝...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我那目不識丁的阿母

我阿母目不識丁,她老人家大字不識半個,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自然是蘇軾所云:「人生識字憂患始」,可見她的人生絕無大憂大患,事實證明果也是如此。壞處當然也有一些,不過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兒,有時將就將就一下子也就過去了。

我阿母還住在鄉下時,不識字好像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老一輩的遠親近鄰、左鄰右舍絕大部分也都不識字,當大家都不識字,你一個人不識字也就成了正常不過的事情,反倒是真曉得識字的人卻成了希罕人物,得幫大家寫家書、看來信、解籤詩等等。





我阿母不識字,甚至連阿拉伯數字也...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耿耿孺慕──讀張輝誠的親情文集 余光中
「如何當一個孝子」教學示範手冊 簡媜
自序

我的心肝阿母
我那目不識丁的阿母
我和我阿母的臺北日常之旅
我和我阿母的海邊之旅
我阿母一周兩游烏來小記
我阿母的週六陸海空小遊
游於戲
我阿母暑假後第一遊
我阿母的元旦假期
我阿母歡喜過大年
我阿母的貓空纜車初體驗
我阿母的婦女節
我阿母和林語堂
我阿母泰國獨遊記
阿母八記:買衣記、內衣記、檢驗記、治牙記、稱謂記、摸魚兒、手觸為憑、豬年看花燈
阿母治菜
我和我阿母的外食記
我和我阿母的垃圾游擊小史
我阿母的道...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