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京都讀首詩逛美術館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中年之路長照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語言展66折起閱讀全壘打高效人生女身柴門文推理復刊
放入購物車

森林祕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譯者:蕭寶森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4-05-02

ISBN/ISSN:9789862725801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84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美國最有創意教師,最精彩生動的43堂自然課,
讓你從方寸之地,看見宇宙萬物的奧義

透過哈思克入微的觀察與詩人般的筆觸,
熾烈燃燒生命的短命春花、費盡心思只為遠行的種子、
暗藏禍心的母螢火蟲、搏命跳著求愛之舞的蝸牛、
大膽宣告自身存在的白尾鹿、如異形般占據宿主身軀的鐵線蟲……
悉數化作林中的精靈,帶你進入平日見而未見的世界

★入圍2013年普立茲獎非文學類決選書籍
★榮獲2013年美國國家科學院最佳圖書獎、李德環境寫作獎、筆會/E•O•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2012年國家戶外書籍獎

生物學家大衛.哈思克以一年的時間追蹤大自然的四季變化。在這段期間,他不定期前往田納西州一塊面積僅一平方公尺的老生林進行觀察,並透過文字鮮活的呈現森林的面貌以及林中生物的情態。
他從單純的觀察著手,對象包括如疾行過落葉層的一隻蠑螈、春天綻放的第一批野花,將生物學、生態學與詩作巧妙的編織在一起。他在書中闡釋了最小的微生物與最大的哺乳動物之間的關連,並描述了數千年乃至數百萬年來那些週而復始、不斷循環的生態體系。
《森林秘境》一書文筆優美,字裡行間充滿同理心,帶領我們走上一趟壯盛的旅程,一窺大自然的美麗與複雜。

名人推薦
何穎怡/商周出版選書顧問
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李家維/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圓恩/臺大山地實驗農場(梅峰)自然生態解說員
金恒鑣/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
張東君/科普作家
黃仕傑/自然生態觀察者
黃裕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所長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我在《森林祕境》得到許多啟發,那就是宇宙的真實其實是「萬象森列,圓融有序」。人,如果懂得師法自然,自能安身立命。與其說《森林祕境》是本科普自然書,不如說它是哲學書,觀照出方寸之間的曼荼羅。
--商周出版選書顧問 何穎怡

一座森林,一片田地,一條小徑,一座校園……都可以是你開始第一道筆畫的曼荼羅,你可以藉此在無形的虛空中雕鑿出知識之柱,體會生命的殘酷與優雅,重點是你開始對周遭細微事物的凝神注視。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吳明益

作者筆下的每個生物我們差不多都聼過或見過,但是我們對其生命故事幾乎一無所知。這些故事內容……經作者巧妙的詮釋與連綴而成了這麼有系統而人人易懂的自然科普書,讓一般無緣接近深奧科學知識的讀者,得以讀得津津有味。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 金恒鑣

大部分的人恐怕已經遺忘了每一天的晨曦、每一朵地上的小花,以及許許多多習以為常的瑣碎事物,構成了這個神奇美麗的世界。因此,大衛.哈思克以一年時間,類似修行般所示範的行動,在這個追求更多更大的時代裡,具有醍醐灌頂式的棒喝作用了!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偉文

你可以跟著生物學家大衛.哈思克的觀察和腳步,先試著對那些就在我們身畔的平凡無奇,重新投以全新的凝望,就會聽見自然裡的各式事物、生命正不斷地訴說著各種美好。屬於生命的奧妙,無處不在,而你是否已準備好足夠的敏銳察覺,走入森林?
--臺大山地實驗農場(梅峰)自然生態解說員 李圓恩

本書的作者選擇僅一平方公尺的區塊做為觀察的目標,將各種生物在不同季節出現的樣貌與行為詳實的記錄,而且書中的文字顯示作者對於觀察極其入微,內容充滿各種科學知識與生態行為,閱讀時猶如身處於這片森林中。
--自然生態觀察者 黃仕傑

《森林祕境》是個生物學家以最簡單的方式進行觀察,用詳實卻生動的文筆做紀錄,讓我們能夠透過文字分享他的心得,以他為媒介進入森林中的祕境……只要有一枝放大鏡、一小塊適合的土地,持續蹲著看上一年,你,就已經踏往觀察家之路。
--科普作家 張東君

作者簡介:

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

美國南方大學生物學教授,因在教學中融合了科學探索與人文省思,曾獲選2009年田納西州最傑出大學教授,《Oxford American》雜誌亦於2011年讚譽其為「美國南方最有創意教師」之一。

他的研究與教學著重於動物的演化與保育,特別是林地的鳥類與無脊椎動物。其研究亦獲國家科學基金會、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世界自然基金會、坦伯頓基金會等機構支持贊助。

除了發表學術論文外,他也出版了若干散文與詩作,目前居住於田納西州塞瓦尼鎮,和妻子一同經營一座農場(Gudzoo Farm),種植糧食作物並販賣羊奶肥皂。他的網址是www.theforestunseen.com。





譯者簡介:

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

美國南方大學生物學教授,曾獲選為二○○九年田納西州最傑出大學教授。除了發表學術論文外,他也出版了若干散文與詩作,目前居住於田納西州塞瓦尼鎮,和妻子一同經營一座農場(Gudzoo Farm),種植糧食作物並販賣羊奶肥皂。他的網址是www.theforestunseen.com。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入圍2013年普立茲獎非文學類決選書籍

★榮獲2013年美國國家科學院最佳圖書獎、李德環境寫作獎、筆會/E•O•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2012年國家戶外書籍獎





名人推薦:推薦序 「看見」的祕密是高價的珍珠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吳明益

人們通常必須遠離家園數百哩甚至數千哩之遙,才有資格宣稱『踏上旅程』。為什麼不從自家展開旅途呢?難道非得長途跋涉或傾力留神,才能發現新穎事物?

--大衛.弗斯特(David R. Foster),《康考特牧歌——重回梭羅的華騰湖》

三年前我開始有一片田地之時,我就決意把其中一部分...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前言

有兩位西藏僧侶正彎腰站在一張桌子旁,手裡托著一個黃銅製的斗狀物。彩色的沙粒從銅斗的尖嘴裡淌了下來,有如一股涓涓細流,灑落在桌上,形成了一道又一道的線條,使得那曼荼羅圖案變得愈來愈大。僧侶們是從圓心開始著手,沿著以粉筆繪成的輪廓線向外發展,然後再根據他們記憶中的印象將成千上百個細部填滿。

圖案的中心有一朵象徵佛教的蓮花,其周圍則環繞著一座精雕細琢的華美宮殿。宮殿的四座大門外有一個個塗滿顏色、繪著各式象徵符號的同心圓,代表開悟的各個階段。這個曼荼羅要花好幾天的時間才能完成,之後便會被掃去,而那...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各界讚譽
推薦序 「看見」的祕密是高價的珍珠 吳明益
推薦序 尋找屬於自己的「曼荼羅」 李偉文
推薦序 見樹見林見全球 金恒鑣

前言

1/1 夥伴關係
曼荼羅地上的物種之間建立了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關係,既有道家風格的結盟,也有農夫對作物的依賴和亞歷山大式的掠奪。至於誰是盜賊,誰是誠實善良老百姓,並不容易從表面區分。

1/17 克卜勒的禮物
我再次細看我指尖上那些晶瑩剔透、有如繁星的雪花。幸虧有克卜勒和後來的那些學者,我不僅看見了雪花,也看見了原子的模樣。在曼荼羅地上,這是我的感官和微小的原子世界之間所存...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