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京都讀首詩逛美術館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中年之路長照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語言展66折起閱讀全壘打高效人生女身柴門文推理復刊
暫不供貨

重新與人對話:迎接數位時代的人際考驗,修補親密關係的對話療法(二手書贈品)
Reclaiming Conversation: The Power of Talk in a Digital Age

商品資料

作者:雪莉‧特克|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7-25

ISBN/ISSN:9789571374819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96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科技社會學權威、《在一起孤獨》作者
————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
最新力作

《在一起孤獨》揭露了科技帶來的人際疏離與困境
《重新與人對話》則揭示了要如何與你自己、與你摯愛的人們充分連結


讓你找回話語真正的力量!
本書將是數位時代幫助你肯定自我,修補人際、職場、家庭與情感關係
最具效力的「對話療法」

▌我的屋裡有三把椅子,一把方便獨處,兩把供促膝談心,三把為社交需求。
————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湖濱散記》(Walden)

梭羅的三把椅子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把對話和同理心及自省力串連成一個正向的迴圈:
我們從獨處中找到自己,和自己進行真誠的對話。
當內心感到安穩,就能夠傾聽他人,認真聆聽別人的想法。
在與他人對話後,我們也更善於進行內心的對話。

科技所破壞的,正是這樣的良性循環————
想要重新發現自我、愛得更深,就必須找回「與人對話」的能力。



身處數位時代,我們看似每天溝通,
但其實透過手機躲避了面對面的交流,談話時永遠神遊他方。
我們追求一心多用的幻象,以為自己兼顧了所有,卻迷失其中,
忘記如何解讀他人的情感,再也無法專注於自我與他人間的關係。

逃避對話所付出的代價隨處可見:用餐時,孩子和手機爭搶著父母的關注;
交談時,只要碰上尷尬的沉默,我們就拿起手機切換聊天對象;
談戀愛時,戀人已讀不回訊息,隨即使你遭受「比現實世界的冷落難受五倍」的感受;
工作時,與其約見面、打電話,我們寧可窩在螢幕前敲鍵盤;
上網時,我們只分享多數網民認同的觀點,避免真正的衝突與討論。

我們隨時在線、收發訊息,卻發現科技無法解決孤獨的問題。
我們用手機解決對無聊時刻的不耐,於是漸漸失去獨處和自省的能力;
我們拒絕無法預測的談話溝通,抗拒處理關係中伴隨而來的失落、憤怒與悲傷,
於是失去聆聽和同理的能力,甚至失去愛的能力。
我們傷害彼此,自己並未察覺,也不覺得懊悔。
即使同理心和人際關係受損,我們仍然依賴別人來肯定自己。

媒體研究者雪莉‧特克擷取三十多年來在家庭、課堂、職場上的訪談,
探索數位文化可能衍生的煩惱,以生動淺顯的口吻帶領讀者檢視現代人的困境,
就內在自我、家庭、友誼、愛情、教育、職場等不同領域及心理層面,說明對話的重要性。
為了同理對方感受、愛人與被愛,充分地了解及投入周遭的世界,
我們需要面對面的交流與談話,需要眼神的交會與凝視。

這種默契交流的瞬間,
使我們能把人性中最好的一面──愛的能力──從一個世代傳給下一個世代。
當我們為彼此騰出對話空間,深刻健康的親密關係才有建立的可能,
而現在正是重新尋找自我的時刻。

作者簡介:

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

麻省理工學院科技社會研究教授。投身科技心理研究超過三十年,是訓練有素的社會學家,也是擁有執照的臨床心理學家。著有研究「科技與人」的經典三部曲:《電腦革命:人工智慧所引發的人文省思》、《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曾榮獲古根漢獎、洛克菲勒人文獎、哈佛百年紀念獎章、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資格。

台大社會系教授 林鶴玲|審訂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管理碩士,曾任職於西門子電訊及花旗銀行,現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譯有《半生不熟》、《大賣空》、《社群新經濟時代》、《報導的技藝》、《脆弱的力量》、《拖延心理學》、《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Airbnb創業生存法則》、《挺身而進》等書。

Blog:cindytranslate.blogspot.tw/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各界好評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

海苔熊|科普心理學作家

萬金油|作家

盧郁佳|作家

謝哲青|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作家

凱文・凱利Kevin Kelly|《連線》雜誌創辦人、《必然》作者

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多元智能之父、《破解APP世代》作者

尼可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網路讓我們變笨?》、《被科技綁架的世界》作者

「智慧型手機猶如糖和脂肪,威力強大,使用時若不節制,就足以毀滅我們。雪莉・特克為我們介紹一種二十一世紀的保命妙方:以面對面的交談為重。這招真的有效,你的人生、家庭生活...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Chapter 1 同理心日記

「十二歲的孩子在遊樂場上像八歲的小孩一樣……他們似乎無法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霍布魯克中學教務長評論學生的「同理心落差」

為什麼要寫一本談對話的書?我們不是一直在講話嗎?我們傳訊息、發文、上網聊天,甚至在螢幕上發表高見,感覺相對輕鬆自在。面對親朋好友、同事、愛人,我們選擇貼近手機,而不是貼近彼此。我們坦言,相較於面對面或講電話,我們更愛傳訊息或寫電郵。

這種新的連結方式使我們的生活開始陷入麻煩。面對面的對話是最有人情味、也最人性化的事情。唯有在彼此面前,我們才能學會...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第一部 對話主張
1同理心日記
2逃避對話

第二部 一把椅子
3獨處
4自省

第三部 兩把椅子
5家庭
6友誼
7愛情

第四部 三把椅子
8教育
9工作

第五部 未來之路
10公共領域
11關鍵時刻

第六部 第四把椅子?
12不再遺忘

謝辭
注釋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