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己和解我不做英雄柴門文女身中年之路更新粒線體長照語言展66折起閱讀全壘打讀冊選讀多巴胺國度大塊商業展AI五十強高效人生抵抗行動房慧真
暫不供貨

認錯:性侵受害人與被冤者的告白(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珍妮佛.湯姆森、羅納德.卡頓、艾琳.托尼歐|譯者:蔡惟方、蔡惟安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期:2019-09-01

ISBN/ISSN:9789869762724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52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獻給那些不曾被傾聽的聲音──冤案的雙方受害者


「我已經被關八年了,為的是我從未犯下的罪,上帝可以幫我作證。我每天都在承受痛楚,也很難接受自己現在的處境。沒有人理解,似乎也沒人在乎。我已經打這場仗打很久了,我的腦袋和心靈都已被烙下無法抹去的印痕。有許多次我希望自己從未來到這世上,因為我現在過的生活只有純粹的痛苦,我寧可死去、下地獄,也不要在此虛耗我剩餘的人生。」

「就算我用盡我剩下的生命來告訴你我有多抱歉,那也沒辦法表達我真正感覺的萬分之一。你會有原諒我的一天嗎?」

1984年的某個夏夜,年僅22歲的珍妮佛在自家床上熟睡時,遭到一名陌生黑人男子持刀挾持並加以性侵。她努力集中精神,將犯人的特徵烙印在腦海中,並設法成功逃脫。十一天後,在伯靈頓警局的拘留室裡,七名黑人男子列隊站在珍妮佛面前,而她告訴警方,羅納德.卡頓就是強暴她的犯人。

同樣年僅22歲的羅納德.卡頓,雖不斷堅稱自己清白無辜,但充滿瑕疵的指認程序與蒐證過程,以及偏頗的司法審判制度,仍在物證極度薄弱的情況下將其定罪。羅納德在險惡的監獄環境中掙扎求生,尋找與案件相關的蛛絲馬跡,並積極尋求上訴機會。然而,二次審判不僅未能還他清白,更以兩個無期徒刑再加上54年的有期徒刑,將羅納德再度打入深淵。

1994年,辛普森案讓DNA鑑定技術聲名大噪,羅納德請求律師協助聲請DNA鑑定,藉此證明了他的清白。遭無辜關押將近十一年後,羅納德終於獲釋。

羅納德並非真兇的事實,令珍妮佛震驚不已,她被罪惡感與可能遭到報復的恐懼日夜折磨。在羅納德出獄兩年後,珍妮佛終於鼓起勇氣與羅納德相見……。

本書是由珍妮佛和羅納德的記憶發展而成,並輔以筆記、信件和其他個人文件等資料。珍妮佛和羅納德透過親筆文字抽絲剝繭,細膩呈現出他們所遭遇的悲劇,挑戰我們對「記憶」和「評斷」的理解,同時也展現出寬恕的力量。

本書網站:www.pickingcottonbook.com

作者簡介:

珍妮佛.湯姆森(Jennifer Thompson)

珍妮佛.湯姆森與家人住在北卡羅萊納州。她是修復正義組織(Healing Justice)的創辦人兼理事長。修復正義組織旨在處理冤獄事件帶給相關人士的傷害,提倡刑事司法體系的改革。該組織著眼於冤案對人們造成的影響,點出目擊證人指認並不可靠,並說明打擊性暴力的必要性,同時也強調寬恕的治癒力量。珍妮佛也在北卡羅萊納州冤案調查委員會任職過六年。2017年,珍妮佛.湯姆森在台灣冤獄平反協會的年度論壇上,分享她如何從犯罪倖存者成為倡議者,以及她如何致力於促進冤案過後,犯罪倖存者與冤案當事人之間的修復式正義及和解。

羅納德.卡頓(Ronald Cotton)

羅納德.卡頓仍住在北卡羅萊納州。他的女兒芮文已長大成人,如今成為一位堅毅、聰明又善良的女性,現在是一個寶貝小女孩的母親。羅納德經常與珍妮佛結伴參加美國各地舉辦的活動,與聽眾分享、談論他們切身經歷的案子。

艾琳.托尼歐(Erin Torneo)

艾琳.托尼歐與家人住在洛杉磯。她曾榮獲2007年紐約藝術基金會的非小說類獎助金。

監修者簡介

張娟芬

參與社會運動多年,關心性別、司法、人權等議題,著有《姊妹戲牆》、《愛的自由式》、《無彩青春》、《走進泥巴國》、《殺戮的艱難》、《十三姨KTV殺人事件》等書。德國漢堡大學犯罪學博士。

台灣冤獄平反協會

台灣冤獄平反協會於2012年成立,我們以冤案救援為核心任務,透過實際行動救援國內冤錯案件的無辜受害者,改革制度,期許一個平安的公平社會。

twinnocenceproject.org

譯者簡介:

蔡惟方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國立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就讀中。現任SDI Media、思達翻譯公司、群譯翻譯公司之兼職譯者。熱愛電影。畢生心願為臺灣獨立。

信箱:sesl2brebecca@gmail.com

蔡惟安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畢業,曾任職於台灣冤獄平反協會、萬國法律事務所,現任職於行政院羅秉成政務委員辦公室。畢生心願是人人自由。

信箱:vivcarpediem@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張娟芬(作家)

陳怡成(律師/修復式司法促進者)

趙儀珊教授(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葉建廷(律師/台灣冤獄平反協會理事長)

媒體推薦:「珍妮佛.湯姆森和羅納德.卡頓在本書中以第一人稱敘事。他們的故事引人入勝且不同凡響。」──《聖彼得堡時報》

「即使是最憤世嫉俗的讀者,也會為卡頓的堅毅和優雅動容。」──《華盛頓郵報》

「《認錯》是今年絕對不容錯過的非小說類書籍。它與小說一般扣人心弦,書中所揭開的真相會使人潸然淚下。」──《路易斯維爾信使日報》

「即使當中不乏許多傷痛,《認錯》終究是...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半夜三點多左右,四周若有似無的腳步聲將我拖出夢鄉。意識渾沌之際,我試圖分辨自己究竟是醒了或者還在沉睡。那個聲響來自夢中嗎?難不成我做了惡夢?還是那是真實的聲音?再次側耳傾聽,卻只聽見空調持續碰撞金屬窗框的嗡嗡聲和嘎嘎聲。沉重的眼皮再度闔上,將我拖回夢鄉。

突然有東西輕輕擦過我的手臂,我睜開雙眼,感覺心臟劇烈狂跳。除了耳畔能清楚聽見血液奔流的聲音和自己急促的鼻息,四周依然悄然無聲。雖然腦袋還沒搞清楚狀況,但我的身體已因恐懼而僵直。我努力在房間朦朧的黑暗中聚焦目光,並本能地拉起被子蓋過脖子。...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性侵冤案的情緒政治

張娟芬

讀《認錯》,好像坐一個情緒的翹翹板。

一邊是強暴倖存者珍妮佛,平順的人生忽然被打亂,好似大浪撲上來又退走,細心雕鑿的沙堡,只剩模糊殘骸。

翹翹板另一邊,是冤獄倖存者羅納德,從小不學好,在強暴案發生後,被帶進了嫌疑犯的指認行列。珍妮佛篤定的一指,羅納德便被認定為強暴犯,即使喊冤也沒人相信,如此十一年。

不應該對立的人,卻被命運放上翹翹板的兩端。珍妮佛指認了羅納德,為自己掙得了一點點正義,得以慢慢梳理往事,擺脫陰影。

羅納德因此跌入不正義的地獄。他受苦,但珍妮佛因此得著一...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序一 性侵冤案的情緒政治(張娟芬)
推薦序二 修復,從生命的陰暗處走出來(陳怡成律師)
推薦序三 記憶與自由一樣纖弱(趙儀珊教授)
推薦序四 寬恕與修復:讓自己更自由(葉建廷律師)


第一部 珍妮佛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二部 羅納德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三部 珍妮佛和羅納德
第十一章 珍妮佛
第十二章 羅納德
第十三章 珍妮佛
第十四章 羅納德
第十五章 珍妮佛
第十六章 羅納德
第十七章 珍妮佛
第十八章 羅納德
第十九章 珍妮佛
...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