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雲端封建時代黃色臉孔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戀家的人
暫不供貨

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齊柏林空拍20年的堅持與深情(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齊柏林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10-24

ISBN/ISSN:9789861334691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176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 隨書附贈:齊柏林嚴選 空拍台灣壯麗書衣海報

★ 堅持空拍台灣20年的攝影家齊柏林,首度披露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與《看見台灣》記錄片幕後故事
★ 陳文茜、陳藹玲、張小燕、鄭崇華(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歐晉德(台灣高鐵董事長)、宋文琪(台北101董事長)、賴青松(穀東俱樂部創辦人)、洪箱(農運女戰士) 感動推薦


別驚訝,這是我的心、我的眼,所看見的台灣。
這片土地,是我們的家。當你看見這片土地的美麗與哀愁,才能真正祝福她。

很多人說台灣很小,我會反問他們:「你都看過了嗎?」

提起「齊柏林」這個名字,你或許知道,他是台灣最知名的空拍攝影師。但你可能不知道,他其實有懼高症,連雲霄飛車都不敢搭;你可能也不知道,他只拍台灣,而且堅持拍了20多年。他原本只是個普通的公務員,卻在退休前三年,毅然決定辭職,放棄即將到手的退休金,投入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空拍台灣記錄片計畫。這一切,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20年的默默堅持,齊柏林首度將他的心路歷程,透過本書呈現在讀者面前。於是,我們得以看見,要拍到那一張張令人讚嘆的照片,需忍受何等高空飛行的不適、克服什麼樣的困難,甚至冒著何種生命危險?齊柏林又是如何從一個只拍美麗照片的攝影師,成為一個以記錄台灣地景為職志的觀察者?又是什麼樣的契機,促使他決定抵押房產、自費3000萬購買設備,拍攝動態記錄片?在他心中、眼底所見的台灣,又有多少一般人不知道的真相?
2013年,齊柏林所拍攝的台灣第一部空拍記錄片《看見台灣》終於完成。記錄片中令人驚豔、感動、心疼的的台灣,撼動了所有觀影者的心。許多片中看不見的故事,也都收錄在本書當中,包括幾個驚人畫面的拍攝過程、難得入鏡的「人」的鏡頭從何而來、許多貴人相助的緣由、籌拍過程及拍攝現場的幕後故事、第一次空拍電影所遭遇的辛苦與所需的專業……等。
很多人說,齊柏林這一路走來很辛苦、很孤單,但他從不這麼覺得。他反而認為自己比別人幸運,能得到許多人的幫忙。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股單純堅持的力量,如何將不可能化為可能。


◆本書特色
1. 台灣第一地景空拍攝影師,首次披露堅持空拍台灣20年的心路歷程。
2. 細述電影拍攝背後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冷暖人情,極富可讀性。
3. 全書收錄許多難得的精采空拍照片,增加本書的收藏價值。


作者簡介:

齊柏林

因為對攝影的熱愛,於1988年開始擔任商業攝影助理、雜誌攝影師。1990年轉任公職後,開始負責在空中拍攝台灣各項重大工程的興建過程。此後,便長期從空中記錄台灣的地景至今。

從事空中攝影超過20年,空中攝影飛行時數近2000小時,累積超過40萬張空拍照片。

曾獲2004年第一屆Johnnie Walker「The Keep Walking FUND 夢想資助計畫」大獎;2005年獲奧比斯(ORBIS)基金會邀請擔任「眼科飛行醫院」新疆飛行任務代言人;2010年起擔任空拍台灣電影記錄片計畫主持人;2011年受邀TEDxTaipei演講 「齊柏林──台灣空拍家園」、獲金鐘獎頻道廣告獎;2012年成為Google記錄片「齊柏林:高空捕捉台灣之美」拍攝主角、作品「飛閱台灣國家公園空拍影片」獲美國第46屆休士頓世界影展(46th WorldFest-Houston)金牌獎。

著有:《上天下地看家園》《台灣飛覽》《飛閱台灣 Our Land Our Story》《從空中看台灣》等空中攝影專輯、《飛行澎湖》空中攝影多媒體專輯。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名人推薦】

★ 陳文茜、陳藹玲、張小燕、鄭崇華(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歐晉德(台灣高鐵董事長)、宋文琪(台北101董事長)、賴青松(穀東俱樂部創辦人)、洪箱(農運女戰士) 感動推薦



‧在人害與天災的雙重威脅下,台灣被破壞的程度與速度與日劇增。齊柏林從空中看台灣,讓我們留住此時此刻。它是教育孩子認識台灣及環境保護最好的素材,也是台灣史實珍貴的立體篇章。齊導演堅持夢想的行動力,更值得年輕人效法!

──陳藹玲

‧齊柏林,他冷靜地,以絕對的高度、經年的意志,不同於...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Chapter 1 山 夢想的起點

一次大戰期間,德國發明了一種飛行器,是商用飛機的前身,用於軍事轟炸和氣候偵測,這種飛行器叫做「齊柏林飛船」,那是人類對飛行夢想的初始試探。我的父親來自河南,他從來不知道有這樣的飛船存在,對飛行也沒有任何夢想,卻幫我取了「齊柏林」這個名字。

我的大半輩子都在「飛」,能有一個「人如其名」的名字,聽起來很夢幻,很多人以為是個假名。也許是這個名字帶來的影響,我從小就迷戀各種會飛的事物,童年最喜歡的卡通是《科學小飛俠》,青春期之後最大嗜好是養鳥,最高記錄曾經在家中頂樓養了一百多...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推薦序】

長久堅持的良善意念

文╱台北101董事長 宋文琪

美麗的福爾摩沙,無法孤絕於世。煙硝或寧靜,決乎於人。

齊柏林,他冷靜地,以絕對的高度、經年的意志,不同於我們習慣的視角,帶著我們飛出這煙硝的雲霧,看到原來這煙霧底下,我們生生不息的這塊土地,竟絕美如斯……那美,可以跨越種族、文化,撼動每一個人的心底。

他對這塊土地的愛與感動,透過作品,能點燃我們每一個人奉獻這塊土地的那把心火。希望永續的環境保護、台灣之美、台灣文化的珍貴價值,能因此被自省、更加被大家所珍惜。我想,這就是齊柏林《看見台灣》這...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