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我不做英雄推理復刊中年之路更新粒線體長照柴門文女身語言展66折起閱讀全壘打讀冊選讀高效人生抵抗行動房慧真
暫不供貨

遠足︰社區醫學與職場實踐(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楊慎絢|譯者:0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11-29

ISBN/ISSN:9789864503650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40

書況:近全新

備註:無畫線註記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 楊慎絢醫師從文學的角度,切入社區醫學、職場實踐,從歷史人文到職場踏查。

精神科醫師 沈政男、醫師、作家 黃信恩、國立教育廣播電臺「銀髮新視界」節目製作主持人郭念洛、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管中祥 推薦

小說《廢河遺誌》是楊慎絢結合歷史與想像的文學創作,而《遠足》則是他回歸醫學專業,融合文學、歷史、地理、人文、社區與職場醫學,並思索生命的價值,在紙上重現這趟人生中最精彩的遠足。
他帶領即將披上醫師袍的學生們,延伸課堂與書本的學習,進行「社區醫學踏查紀行」,如同當年的切‧格拉瓦一樣,來進行一場變革前的摩托車之旅。不論學生的志業或興趣多特殊,都能透過發想連結社區健康議題,如舞臺劇場可以探討劇場燈光的高架作業安全,還有舞蹈中的人因危害評估。
透過實地踏查,親炙當地氣候,感受風從哪裡來,探究所謂的通風是怎麼一回事;了解水往哪裡走,觀察都市供水是怎麼設計;甚至走訪青春的海岸線,不只看見自然風物,也看見不同於都市的偏遠地區健康照護系統,發現各地不同的人文與歷史,追尋陳映真小說裡的文學場景。原來生活不只是生活,醫學不只是醫學,二者其實息息相關。他想起大學同窗林杰樑醫師的理念,環境毒物學的服務環境不是在醫院門診,而是在社區現場。
職場是現代人生活中最常所處的環境之一,也是社區醫學領域中重要的場域。楊慎絢本著職醫的專業與好奇,深入探討人與環境的互動,藉機會走入一般人少能接觸的傳統工廠和百年企業。他才發現處處是古蹟,如果能攜帶古地圖,搭配手機導航,瞬間跨越古今,拉開歷史的縱深,自此遠足變成一場「社區與職場的跨時空旅行」。走訪不同的職場與觀察不同的工作流程,如同一年換三百五十個頭家,時而爬上火車車頂瞭解如何保養集電弓,或鑽入車底記錄拆卸零件對肩頸的負荷等;有時探訪隧道工程瞭解隧道工程的危害和預防;而保安宮裡的一幅幅精彩的壁畫,如八仙過海、廟宇屋脊的剪黏人物,不只是毫無生氣的歷史文物,而是解說職場安全的最生動的素材。
「職場見聞錄」則是記錄身為職醫的點點滴滴,從擅長使用刀劍的宮本武藏談到手工具的使用負荷;逛家居賣場,還是忍不住拿起雷射測距儀測量起書櫃、廚房料理臺、工作桌面的高低是否符合使用高度,還要練就獨特的「摸骨術」,原來生命線不是看壽命長短,而是呈現大拇指的對掌功能啊!

作者簡介:

楊慎絢

一九五七年生,北醫醫學系、臺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畢。曾任臺北市聯合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忠孝醫院神經內科、社區醫學科主任。現任竹科員工診所院長。曾獲長庚醫院最佳住院醫師、臺北市醫師公會杏林獎、臺北市聯合醫院優良醫師、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第一名《廢河遺誌》、第二名《奧德次雄》、聯合報散文評審獎《圓山思索》、中國時報倪匡科幻小說獎並列第一名《阿茲海默診療室》。著作小說《廢河遺誌》。

章節試閱
【前言】

醫療工作者如果沒有一點自主性或理想性,生命只能像是活動的店面,出租給醫院或健保局,再換取定額的點數當作租金;更何況,店面會增值,但是生命只能折舊。

【遠足】

回顧以往的專科醫師制度,醫學系畢業生在離開學校之後,直接進入眼科或皮膚科的專科醫師訓練。但是二○○三年九月起,第一年的住院醫師必須接受內科外科、社區醫學科的訓練。嘗試組構一種全人的整體醫療照顧,並且強調人與社區的互動。那年我擔任忠孝醫院社區醫學科主任,年逾四旬,身邊突然冒出一群住院醫師,慌忙之餘特地抽出這篇年輕時寫給自己的「遠足」...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前言
遠足

社區醫學第一堂課──盍各言爾志
社區壯遊──導讀
社區醫學對話錄
社區醫學沉思錄

輯A 社區醫學踏查紀行
社區醫學秋天遠足──青春的海岸
社區醫學冬日踏查──風往哪裡吹
社區醫學春季紀行──帶你到關西
社區醫學仲夏夜遊──基隆發的早班車
社區醫學修業旅行──畢旅遊京都
社區醫學生動教材──怪醫師豪斯

.輯B 社區與職場的跨時空旅行
社區醫學到職場實踐
職場踏查圖錄
宜花采風錄
竹苗采風錄
電力采風錄
水道采風錄
鐵道采風錄
建築采風錄
聖殿顯風錄
職醫夢華錄

.輯C 職場見聞錄
職場...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