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雲端封建時代黃色臉孔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戀家的人
暫不供貨

互動‧隨性‧超越:人文建築師朱鈞的創作思維與人生風景(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朱鈞著、陳心怡採訪撰寫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09-24

ISBN/ISSN:9786263140448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64

書況:近全新

備註:無畫線註記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身體的滿足是機能,眼睛的滿足是美學,那麼,心靈的滿足在何處?」──朱鈞


從建築設計走入社區營造的關懷範疇,再到互動式藝術創作──
台灣人文建築先驅朱鈞,以其一生實踐著空間藝術的理想。

朱鈞,是台灣取得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研究所獎學金而赴美留學的第一人;
是任教於美國名校萊斯大學建築系、重視啟發式教學的「Prof. Chu」;
也是七十歲一出道就在兩岸、奧地利、峇里島舉辦展覽、創作動能豐沛的藝術創作者;
更是半世紀前即開始思索社會意識,提出「社區—家—人」的關係鏈,努力推動弱勢社區服務的建築師。
跨過半個世紀,世界才追上,如今觀諸台灣,似乎也正是城鎮失序的解方。

「在數位的時代裡,人們逐漸失去了真實。我希望人們能透過自己的選擇找到自己。」
在建築中,他始終思考著人與空間的關係,以極簡的形式和方案,滿足人的需求;
在藝術中,他同樣重視創作者與觀賞者之間的互動關係,讓雙方在參與中找到自己。

朱鈞的建築思辨與實踐
朱鈞在美國的建築界站穩腳跟,舉凡住宅、醫院、工廠、校舍、辦公大樓,
乃至都市重整、市鎮設計,都能看到他的手筆。
美國的休士頓警察學校、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新工程一館、台南天主教學生活動中心等,
也都是朱鈞以極簡的形式來滿足與實踐人的需求。
思考著人與空間最和諧的關係,是他身為建築師的使命。

退而不休的藝術老頑童
七十歲的朱鈞,以藝術家身分出道,以他獨具一格的藝術觀,開啟第二段精彩人生,
隨即在兩岸、奧地利、峇里島等地舉辦展覽,見證了其創作動能豐沛。
頭銜已換,但朱鈞的創作初衷依舊是對人的關懷,比起「我」要創作什麼,
他更關注自己的作品如何引導大眾成為藝術家,讓雙方在參與中找到自己。

始終以一貫之的道行者
對朱鈞來說,創作不是目的,作品不是終點,而是反映他思維的一種示範。
建築、藝術、生活,乃至人生,都是一段示範的過程,
「才華、知識、經驗、智慧」既已在人生播下,接下來就是等待「常識」在後代發芽。
這是他所認清的天職,因此面對動盪、風雨、坎坷,他更能以無為之心面對。
無為非不為不求,而是用最原初樸實的態度面對事物本質。
這是最簡單卻也最難實踐的道理,而朱鈞用他一生的貫徹,驗證了可行性。

★朱鈞語錄
 論人生:「只有忘掉自己的人,才能找到自己。」
 論價值:「事物的價值在於,我們如何運用它們。」
 論家與房子:「能讓心靈滿足的地方,就是家。」
 論建築設計:「要做到『互動、參與、選擇』,給人最多的選擇自由。」
 論創作:「創作不是個人所有,而是互動與多贏。」
 論作品:「作品只是思想的示範。」

★本書特色
1.記錄台灣人文建築先驅朱鈞的建築、藝術思考與實踐歷程。
2.不僅是一本關於如何培養建築學養的勵志書,更是關乎藝術、人生的哲思之典。
3.除了書中圖文資料,亦隨書搭配11則紀錄短片,提供豐富理解視角。

作者簡介:

朱鈞 著

1937年生於上海,江蘇吳縣人。1952年離開上海,赴香港、台灣、美國等地求學,畢業於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研究所,以論文〈社會意識與建築〉取得碩士學位。後於美國執業與教學,建築設計作品多元,有住宅、醫院、工廠、校舍、辦公大樓,乃至都市重整、市鎮設計等;同時也熱衷於社會公益,與建築師同好成立「建築師社區服務中心」,為貧困地區提供建築設計及規劃的服務;由於具備豐富的學識與業界經驗,31歲時即取得副教授資格。1990年回台,任職於宗邁建築師事務所,同時為台灣建築教育界扎根。2001年退休,隱居於印尼峇里島,同時以藝術家身分出道,熱衷於藝術創作,於台北、北京、維也納、峇厘島等地舉辦個展,讓世界重新以藝術的視角認識朱鈞的哲思與才華。

陳心怡 採訪撰寫

台大政治系畢業,東吳政研所碩士。

資深媒體人、紀錄片導演,現為視界新聞網總編輯。

期許透過專長與賽斯思想學習底蘊,傳遞更多動人的生命樂章。

章節試閱
第一章:走在時代前端的建築老頑童

二○一六年農曆年前,台北市清晨只有四度,即使並非是有史以來的最低溫,但也創下了設立氣象站一百二十年來的紀錄—下冰霰。那一年雙北許多地方像是下了雪,所有人的驚喜劃破了極端氣候的憂慮,無懼低溫,紛紛出門爭看這難得一見的浪漫美景。

在美國待了近三十年的朱鈞,在台北的寒冬中走著。他倒不是為了期待台北可能的雪景,而是希望順利找到一個新的居所;平行時空下,萬華社區小學的品牌創辦人陳德君也在找辦公室,為落實理想的第一步努力著。

從萬華起跳的社區夢想基地

ANKO西園藝廊主人歐陽彬...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Prologue 那位總開著門的老頑童
第一章 走在時代前端的建築老頑童
第二章 老頑童依舊是當年的四少爺
第三章 橫跨半球的頑童成長錄
第四章 建築頑童的豁達人生路
第五章 老頑童的回家歷險記
Epilogue 開著門的老頑童還在那

朱鈞年表
彩色圖錄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