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壘打語言書展66折起高效人生中年之路抵抗行動房慧真長照讀冊選讀多巴胺國度AI五十強大塊商業展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
放入購物車

當我們撞上冰山:罹癌家屬的陪病手記(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瑪莉安‧考特斯|譯者:柯清心

出版社:無限出版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ISSN:9789869108263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52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行過層層浮冰,
向災厄啟航。


.陪病家屬手記
.從確診、治療至安寧病房的翔實紀錄


我原以為我們會跟許多人一樣,永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廝守終生。

我正在接近一座冰山,淚水是聲納,讓我隱約了解到冰山底下隱藏了什麼:未來還會遇到堅實巨大的浮冰。

我像隻又瞎又笨的老鼴鼠,躺在路上等待卡車來撞。在我深層的鼴鼠意識裡,我知道卡車何時會撞上我,而我也能面對。我沒打算走開,也沒有對策。

新的一年開始了,這是個殘酷的故事,當我在故事結束後靜觀花園,桃花依舊在,不會有任何標示。世界不會因死亡而改變:大地如舊,色彩不變。

維續家庭的運轉,一直是我的驅力,我已打了這麼久的仗了,失敗是我最好的歇息。我是一隻石雕怪獸:厭煩享樂、苛刻而孤獨。

我希望死亡降臨,因為這是一種結束,我終於能休息了。但我也不希望他死,因為我終將明瞭,那是一種開始。

我在你身上撒了一抔土,艾維也是,張著手指,攤開手掌。你從我們之間穿過,走了,留下站立的我們,活著的人因此感到寬慰。

藝術家瑪莉安‧考特斯曾經擁有一個完整美好的世界:藝評家丈夫湯姆,與十八個月大的小男嬰艾維──直到丈夫的腦瘤出現。確診之後,每一次獲知的訊息,都帶來更多不確定,彷如冰山一角,而巨大的災禍就在不遠處。瑪莉安拋棄所有的夢想、計畫與創作念頭,唯一的野心就是守護這個家庭。

開刀、放射治療、化療,再開刀、治療,最終進入安寧病房,湯姆在時好時壞的病況裡逐步邁向死亡,新生兒艾維正要開啟嶄新的世界,瑪莉安盡力維繫家庭不致潰散崩毀。一家三口,死生並行,沿途都是災難。他們只能盡力攫取所有短暫的美好時光,在公園裡散步、看艾維唏哩呼嚕嘗試美食、在吊床上小盹、在陽光燦亮的水池戲水……。

她學游泳、學開車,回應丈夫與兒子的日常索求,接收病人與幼兒的喜怒無常。她撕心裂肺地痛哭,一轉身卻又如指揮官般冷靜規劃日程、發號施令。她聽艾維牙牙學語指認剛認識的宇宙,絲毫不隱埋地對幼兒坦誠父親逐漸凋零的事實;也為因腦瘤而失語的湯姆搜尋適當的語彙,裝置新語音科技輔助湯姆溝通並工作。在這個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是新的,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保健叮嚀,就連恐懼都是新的。

病人與陪病者共同經歷病痛帶來的混亂與失序,時而堅強抵抗,時而脆弱焦慮,甚至憤怒崩潰。瑪莉安以極富詩意的凝鍊語句,書寫面對疾病的家常,在日日高速運轉的忙碌中,坦誠陪病者的真實想法,紀錄惶然無措的時刻,吐露自私、無力與掙扎的情緒。折磨苦難有盡,哀慟悼念無窮,縱然百般不忍,最終仍得放手。亡者已矣,回顧病榻旁的一切,最深刻的緬懷與失落才正要開始。


作者簡介:

瑪莉安‧考特斯(Marion Coutts)

藝術家、作家,創作雕塑、電影、影像,在全英及國際展出,包括華沙的福克薩爾藝廊(Foksal Gallery),約克夏雕塑公園(Yorkshire Sculpture Park)與倫敦威康博物館(The Wellcome Collection)。並獲得泰特利物浦美術館(Tate Liverpool)與劍橋大學約翰學院Kettlel’s Yard研究獎金。她與藝評家湯姆‧盧伯克(Tom Lubbock)於二○○一年結婚。湯姆逝於二○一一年,她為其回憶錄《Until Further Notice, I am Alive》撰寫序文,並擔任他散文集《English Graphic》的編輯。她目前任教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與子現居倫敦。

譯者簡介:

柯清心

台中人,美國堪薩斯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

現任專職翻譯。著有童書《小蠟燭找光》;譯有《白虎之咒》系列、《擁有未來記憶的女孩》、《吸血鬼獵人林肯》、《一刀未剪狂想曲》等數十部作品。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吳佳璇(精神科醫師)、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專文推薦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作家)
章節試閱
█ 為了整理頭緒,我們必須大聲說出發生什麼事,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聽到消息從別人口中說出,重新再化成語言──噢、唉呀、感嘆詞、唏噓之聲、嘖嘖之聲和長長的喟嘆。也許從別人嘴裡聽起來會不同;我不知道是變得更好或更糟,也許是變得更容易理解吧。

以下是我們的做法,我們列出一份朋友的電郵名單。我們很容易分神,連回想這些人是誰都還費了點力氣。我們回憶所知的事物和過去的點點滴滴。我們的婚禮在九年前,名單的核心是當年參加的賓客。當時我們很喜歡這些人,現在也大多沒變。再往下是婚後認識的新朋友,有各種派對得來的名單,...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推薦序1.

從容的告別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

收到這本書稿,不由自主想起十年前某個上午,亦師亦友的同事找我和幾位平素相近的年輕後輩,「到他房間坐坐」。暫停手邊工作,我帶著納悶的心情走向同事研究室。時間似乎早了點,大夥兒向是各自忙完病房門診或醫學院的活兒,不請自來聚在他的房間,或討論個案,或吐吐苦水。未料,這回迎接我的,是一張就著窗外射入陽光的胸部X光片。

「誰的片子啊?」才開口就覺得蠢。

「我的」,同事還不疾不徐補充:「看來是肺癌」。

當日剩餘對話雖不復記憶,但我清楚記得,接下來的日子,除了臉...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第一章 啟航
第二章 失語
第三章 浮冰
第四章 永眠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