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雲端封建時代黃色臉孔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戀家的人
暫不供貨

晝的學校 夜的學校(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森山大道|譯者:廖慧淑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0-05-27

ISBN/ISSN:9866285995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64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照片是光與時間的化石…]
一本教你如何看的攝影書
街拍大師森山大道的攝影學校開講



※ 本書是對森山攝影作品的入門、甚至是對所有攝影的入門者,最佳的一本「如何看」的攝影專書。
※ 只要是對攝影有興趣的人,這本書都能引起你的強烈欲望!
※ 森山大道首度以全書對話的型式,於攝影學校授課的內容輯錄。


「每次快門的聲音,就跟我心臟的跳動一樣;每次拍下來的畫面,就跟我走路的步伐一樣。」──森山大道

喜歡可疑、猥褻、複雜、哀愁、惡德渾然天生的地方,巨大欲望的人生攝影棚。將自身比擬為街頭的探測器,朝著感應到的方向前去,一邊按壓快門、一邊讀取街道的訊息,慢慢地進入街道深處。像是進行一場刺激又愉快的遊戲。

以黑白底片捕捉街道上、人群間生動細膩影像聞名的街拍大師森山大道,多次於攝影學校開課講授。從暗房技巧、底片及相紙的選擇、相機及鏡頭的掌握、快門及光圈的運用、黑白攝影及彩色攝影的表現……等這些攝影技術的討論,一直到攝影手法及拍攝風格、如何看待日益普及的數位相機甚至照相手機、如何成為一位攝影師、攝影的魅力何在、攝影是否有準則等攝影本質的探討,《晝的學校 夜的學校》由媒體專欄作家及藝術評論人赤阪英人策劃編輯,將這些森山與年輕學生之間的對話輯錄成書。

有些學生提出關於攝影基礎的疑問,而森山則根據經驗,經過深思熟慮做出回答;其中也有攝影尖銳直接卻擊中本質的提問,以及森山站在現實面,頗具哲學思考的回答。回答的根本,展現了以不確定的「世界」為對象,總是採取格鬥姿態的這位前衛攝影家「森山式」的思考。

透過本書,彷彿看到森山大道不斷拿著相機到處移動、拍攝的影像。為了提出「無法明白出示的東西」,森山大道持續不斷地攝影,而本書正是他以言語揭示的「街拍」集。

作者簡介:

森山大道

1938年生於日本大阪,原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平面設計師,後進入大阪岩宮武二攝影工作室擔任助理,為其攝影啟蒙階段。在照相館中偶然見到威廉‧克萊因的成名大作《紐約》,受到極大啟發;1961年決定轉赴東京,投靠細江英公門下從助理做起,並協助細江完成三島由紀夫攝影集《薔薇刑》。

1964年獨立發展,以《相機每日》雜誌刊登的橫須賀美軍基地攝影作品初露頭角。

1968年首次出版攝影集《日本劇場寫真帖》,展現藝術家風格的強烈印記;1969年參與由攝影家中平卓馬及高梨豐,以及岡田隆彥(詩人)、多木浩二(評論家)共同創辦的《挑釁》雜誌,模糊、晃動、高反差、粗粒子,成為森山風格的明顯標記,並在日本廣告界形成一股狂熱模仿風潮。此一時期同時開始與作家寺山修司的合作關係。1970年出版《攝影再見》攝影集,作為自己該階段的總結。

  • 70年代森山歷經自己生命中的整理期。作品風格轉而呈現失意、絶望,抑鬱黑色。為擺脫陰霾,森山受日本設計大師橫尾忠則之邀,遠赴紐約,游移在異國城市之中。

  • 80年代,森山逐漸擺脫低迷,《光與影》表現森山昂首直視景物的鮮明意志,使日本評論家驚艷不已。媒體並以斗大標題報導:「森山大道終於回來了!」

  • 90年代起,頻繁於日本海內外舉辦主題個展及大型回顧展,1999年舊金山當代藝術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美國各城市巡迴展;2002年倫敦及紐約個展、2003法國卡地亞基金會大型回顧展;2004至2009年陸續在科隆、阿姆斯特丹、奧斯陸等城市受邀個展,及日本北海道各城市巡迴展覽。

  • 攝影集及文集陸續出版數十本,包括《犬的記憶》三部曲、《遠野物語》、《新宿+森山大道》、《大阪+森山大道》、《寫真對話集》、《晝的學校、夜的學校》、《森山。新宿。荒木》、《另一個國度》等。

    譯者簡介:

    廖慧淑

    東京外語專門學校日中翻譯科畢業,並於視丘攝影學院研修攝影。曾任《遠見》、《卓越》雜誌記者;《WA.SA.BI.日本四季之旅》、《AZ時尚旅遊》雜誌採訪編輯、日文編譯及攝影。目前為自由工作者,專職翻譯及攝影,譯作有《巴黎.家的私設計》、《這是一場從巴黎地鐵開始的小旅行》、《犬的記憶》、《犬的記憶-終章》、《Herman Miller物語》、《晝的學校 夜的學校》等書,攝影作品主要為音樂CD封面攝影、演唱會攝影及雜誌攝影。

  • 內容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