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鬼島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我不做英雄推理復刊中年之路長照更新粒線體柴門文女身語言展66折起閱讀全壘打高效人生抵抗行動
放入購物車

超級預測:洞悉思考的藝術與科學,在不確定的世界預見未來優勢(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菲利普.泰特洛克、丹.賈德納|譯者:蔡裴驊

出版社:寶鼎出版

出版日期:2016-09-02

ISBN/ISSN:9789862485880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軟精裝

頁數:400

書況:良好

備註:有畫線及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影片來源:Practical Psychology



華頓商學院專訪影片:


亞馬遜網路書店2015年商業與投資類最佳圖書
《經濟學人》2015年度最佳圖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暨編輯選書
《華盛頓郵報》暢銷書
哈德遜書店2015年最受關注商業書籍
《金融時報》與麥肯錫年度商業書籍獎初選入圍
公理商業圖書獎商業理論類(金牌)
BusinessInsider.com 2015年最佳商業書
BetterRead 2015年度好書
2015年誠品書店外文書社科類選書


「繼丹尼爾・康納曼的《快思慢想》後,最重要的一本決策思考書。」
——傑森・茲威格(Jason Zweig),《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

「我寧願當個組頭,也不要是個該死的詩人。」
——薛曼.肯特(Sherman Kent),情報分析之父∕前戰略情報局暨中情局資深幹員

預測是一場憑直覺的賭注,或是可習得的技巧與方法?
一群平凡人如何作出「超級預測」,打敗情報單位與分析專家?
面對變局,如何利用好的預測迴避風險,改變生活與未來?

■什麼是預測?預測行為隱藏在你我的日常生活
生活中需要作預測的機會無所不在。一段感情關係將如何發展?颱風登陸的機率有多高?手上的股票應該出脫變現或是乘勝追擊?公司現在推出新產品,有可能大賣嗎?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人人都想預見未來、掌握先機。

■為什麼要培養預測技巧?人人都能從預見更遠的未來獲益
俗話說得好:「預測未來很容易,要使它成真卻很難。」預測能力的好壞,小至可以改變個人或團隊的命運,大至足以影響世界局勢。在交易市場,多空的預測若非使你身家翻倍,要不就傾家蕩產;在國家安全上,預測局勢發展的準確度可以造成和平或戰爭之別。我們無時無刻不面臨抉擇的關頭,而「培養精準預測的能力」則是作出好決定的關鍵。

■打破專家、名嘴的光環。研究證明,不是天才也能料事如神!
你只相信「專家」、「名嘴」的預測嗎?他們的判斷難道比黑猩猩亂射飛鏢、命中紅心來得精準?那可未必!本書作者泰特洛克教授是「良好判斷計畫」共同主持人,他用這項史無前例的研究告訴你:預測是一門思考的科學與藝術!「良好判斷計畫」號召自願者針對500個以上的全球議題進行預測競賽,蒐集超過100萬則數據統計。這批業餘人士連年打敗菁英大學團隊、戰勝能獲取機密資訊的情報分析師,其中預測成績特別出眾的人,作者稱之為「超級預測員」。他們的智力與運算能力或許高於常人,但絕非天才;換句話說,超級預測員就如同你我,只是平凡人。

■向超級預測員學習洞明世事的思考技巧
研究結果發現,精準預見未來不需要天賦和超能力。靠著開放的思維模式、收集資訊、側重分析、不斷自我鞭策、時時更新觀點,就能做出比別人準確又值得信賴的判斷。任何有智力、想法與決心的人,都可以培養超級預測員的特有技巧:

‧蒐集資訊:多與人交流,過濾宏觀、微觀的各種解釋。
‧多元視角:統整外部與內部觀點,訓練自己以蜻蜓的複眼看事情。
‧相信「或然率」多過模糊的言語:以「數字」佐證與統計來作預測。
‧善用群眾智慧,「更新」資訊:不作只知道一件大事的刺蝟,要效法思想多元開放的狐狸。
‧嘗試、失敗、分析、調整、再試一次:是好預測的保證,更是超級預測員遵循的鐵律。

■發揮你我預測天賦,掌握未來主導權!
這是一本深具前瞻性且論述清晰的書,以實證及科學為本,結合歷史事件與名人時事,探討各種與預測相關的層面與議題,從醫學、政治、軍事、心理學、統計學等角度切入,明確告訴讀者:預測能力人人皆有!經過大腦思維與綜合直覺相互撞擊後產生的敏銳判斷力,就是你可以仰賴的「超級預測力」!現在就開始革新你的預測模式、掌握未來的關鍵之鑰吧!

【本書特色】
1.附錄〈給胸懷大志的超級預測員的十誡〉,建構多元思維與視角,是最佳預測典範。
2.揭露預測技巧的精華,提供學習預測的有效模式,全面打破你的思維框架。
3.立論扎實、妙趣橫生,強調「超級預測來自綜合的直覺與嚴謹的科學」!本書適合普羅大眾、投資人、企業經營、組織管理者,甚至是國際局勢專家,學習「超級預測」將改變你的腦袋與生活!

作者簡介:

菲利普.泰特洛克(Philip E. Tetlock)

賓州大學教授,獲安南博格基金會頒贈教授頭銜,並任職於心理與政治科學系以及華頓商學院。他和妻子芭芭拉.梅勒絲共同主持「良好判斷計畫」(Good Judgment Project, 簡稱GJP),這項計畫執行多年,專門針對高風險事件與世界大事的機率判斷,研究預測精準度的改良可能性。他著有《專業政治判斷:我們如何知道有多準確》(Expert Political Judgment),並與亞倫.貝爾金(Aaron Belkin)合著《對世界政治的反事實思維實驗》(Counterfactual Thought Experiments in World Politics)。

丹.賈德納(Dan Gardner)

丹是一名記者,著有《風險:恐懼的科學與政治》(Risk: The Science and Politics of Fear)與《未來叨念:為什麼刺蝟與狐狸型權威人士知道最多》(Future Babble: Why Pundits Are Hedgehogs and Foxes Know Best)。

譯者簡介:

蔡裴驊

台大外文系畢,教過英文、當過導遊、開過有機咖啡館,在媒體圈混跡十餘年,目前任職於電子媒體,每天都比太陽早起。其實最愛的是翻譯、貓咪、有意思的電影和音樂。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國內權威推薦】

——學術界——

邱奕嘉/國立政治大學EMBA執行長

葉家興/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溫肇東/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兼任教授

熊秉元/浙江大學法律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趙坤茂/臺大資訊工程學系系主任

謝明慧/臺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暨EMBA執行長

——產業界——

許士軍/臺灣董事學會理事長

許毓仁/TED×Taipei共同創辦人、立法委員

詹宏志/PChome Online董事長

葉斯水/健峰企管集團董事長

劉邦寧/中華民國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協會理事長

——媒體界——

尹乃菁/NEWS98「世界一...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Chapter 1

樂觀的懷疑論者

我們都是預測者。當我們考慮換工作、結婚、買房子、投資、發表產品或退休時,會根據我們對未來如何發展的期待作出決定。這些期待就是預測。通常,我們自己作預測。但在重大事件發生時——市場崩盤、戰爭逼進、政權動搖——我們會轉向專家求助,那些知道內情的人。我們仰賴像湯姆.佛里曼*(Tom Friedman)這樣的人物。

*湯姆.佛里曼為美國記者,專欄及書籍作家,曾三次獲得普立茲新聞獎,現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代表著作有《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我們」比「我」聰明,但「我們」在哪裡?

葉家興∕政治大學預測市場研究中心副主任

俗話說:「千金難買早知道。」各國政府、各大企業編列大把預算,聘用大量情報、智庫、研究人員,為的無非就是要避免「萬事皆因沒想到」。



然而,數百億美元、十多萬人力的投入,無法保證精準預測。1961年,美國中情局精心訓練的游擊隊在豬玀灣登陸「沒想到」完敗。2001年,美國世貿中心和五角大廈遭到「沒想到」的自殺式攻擊。2003年,英美兩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卻「沒想到」完全找不出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類似例子在商業領域也屢見不鮮。例如,偉大創...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序
「我們」比「我」聰明,但「我們」在哪裡?——葉家興∕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跳脫鼻尖觀點,該是實證預測的時代了!——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破解精準預測的迷思——許毓仁∕TED×Taipei創辦人、立法委員

推薦語
趙坤茂∕臺大資訊工程學系系主任
熊秉元∕浙江大學法律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葉斯水∕健峰企管集團董事長

國外好評

Chapter 1 樂觀的懷疑論者
Chapter 2 知識的假象
Chapter 3 記錄分數
Chapter 4 超級預測員
Chapter 5 超級聰明?
Chapter 6 超級定量分析
Chapter 7 超級新聞上癮者
Cha...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