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壘打語言書展66折起高效人生中年之路抵抗行動房慧真長照選讀多巴胺AI五十強大塊商業展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
暫不供貨

世界屠畜紀行(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內澤旬子|譯者:李珮琪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4-12-05

ISBN/ISSN:9789863441663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92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報導文學與插畫結合之傑作!=
剖開羊兒,裡頭長什麼樣?肉的結構又是如何?
韓國‧印度‧埃及‧蒙古‧峇里島‧東京‧沖繩‧美國
前往世界屠畜現場徹底採訪!!

◆平常總是吃「肉」,卻不去思考「製成肉」的過程?
那是個非常有趣的世界。

日本人明明餐桌上少不了肉食,卻對屠宰感到忌諱或覺得骯髒。其他國家又是如何看待這個行業的呢?作者內澤旬子以此做為出發點,展開一趟跨國屠宰觀察報告之旅。

日本對於屠宰業的歧視源自於佛教的影響,因此作者選擇了幾個東西方國家深入探究。像是與日本鄰近的韓國、受印度教影響的印度及峇里島、信奉伊斯蘭教的埃及、位於東歐的捷克,還有以遊牧民族為主的蒙古,日本當地則選擇了文化差異較大的東京和沖繩做比較,最後以講求人道、效率、衛生採機械化管理的美國做為終點。

作者所到之處必定採訪當地的屠宰工作者是否遭受歧視,她也透過口譯試圖了解當地人對於屠畜的看法,希望了解歧視是如何產生以及是否真的存在。而在韓國,更是刻意挑選了最為世人垢病的香肉業採訪,探討在美味滋養和殘忍之間如何取得一個平衡點。

透過作者的視角,我們得以認識各國的宗教觀及飲食文化,為了讓人清楚了解肉品是如何經由屠畜製造出來的,屠宰方法也是書中描繪的重點之一。作者以她擅長的柔軟的筆觸,利用插畫形式降低了屠畜本質中無可避免的血腥畫面,讓人體悟到原來殘忍過後,才有美味的佳肴上桌。

★在本書當中,我盡量不去使用「屠宰」這個詞彙,而選擇了各位較不熟悉的「屠畜」一詞。要將活生生的動物變成肉品,必然包含了宰殺的過程,不過因為我個人不喜歡「宰」這個字所帶來的負面印象……宰殺只不過是整個過程的最開端而已,後面還有許多道程序,最終才成為肉品。順帶一提,「屠畜」一詞的由來頗為古老,早在明治時期的專業書籍裡就出現過了。我希望能藉此機會讓「屠畜」二字更為人所知。那麼,就讓我們一同展開屠畜之旅吧。──內澤旬子

作者簡介:

內澤旬子

1967年出生於東京。報導文學作家、插畫家、裝幀家,以獨特的寫作視角與細緻的畫風著稱。她的畫風細膩,行動力旺盛,多年來以異文化、建築、書籍、屠畜等為寫作主題,遊歷日本各地與世界各國的圖書館、印刷廠、廁所等各式各樣的「現場」進行採訪,作品常見於雜誌、報紙。《世界屠畜紀行》一書在各個業界引起話題,成為長銷書籍。著有《大師的書齋插畫報告──有書的工作場所》、《東京見便錄》、《東方見便錄》等書。

相關著作

《東京見便錄:窺看廁所「大」「小」事》

目錄
〔第一章 韓國〕
∥可樂洞市場的屠宰場 你所不知道的白丁歧視/韓國人喜歡吃烤肉?/牛脊髓的滋味/前往可樂洞屠宰場/被電得唧唧叫的豬
∥在馬場洞工作 首爾最大的肉品市場/韓國的狂牛症騷動/在馬場洞未來的計畫/結婚對象要挑菁英分子/兩班創造出來的宮廷料理/肉類偶爾才吃/驚人的蒙古大軍
∥歧視是否存在 歧視消失了嗎?/儒教和牛肉/幫助牛升天的「神的權杖」/「現在沒有歧視」這句話/竟然在韓戰中消失了

〔第二章 峇里島〕
∥嚮往的烤乳豬 屠畜「易如反掌」/峇里島的印度教徒和牛/烤乳豬店的工作/用椰子殼剃毛/滴...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