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鬼島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我不做英雄推理復刊中年之路長照更新粒線體柴門文女身語言展66折起閱讀全壘打高效人生抵抗行動
放入購物車

社區設計:重新思考「社區」定義,不只設計空間,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山崎亮|譯者:莊雅琇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5-03-08

ISBN/ISSN:9789862354278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64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面對無緣社會,我們不是束手無策。」


22位台灣學者專家聯名推薦
讓我們借鏡日本經驗,共同審思形塑社會的未來樣貌


「不是打造出只讓一百萬人來訪一次的島嶼,而是規畫出能讓一萬人造訪一百次的島嶼。」
──GDA、SD Review、Kids Design等多項社會創新設計大獎得主
──日本社區設計界第一人「山崎亮」
──12年間的軌跡+16個最具代表性的社區設計案+近200張珍貴影像圖表
──帶你看見回歸到「以人為本」的社區設計能發揮的巨大力量

「幾年前花了xxx億稅收建造的xxx,開幕時大張旗鼓,現在卻又成為了另一座『蚊子館』……」
沒有人使用,不論花再多錢,設備、動線、地點再好的空間都是枉然。

小型店家規畫、大型場館的興建、都市更新、老舊街區再生、區域活性化……
不論大小、人數多寡,各種空間、場域的設計,都該從「人」出發。

「社區設計(Community Design)」的概念,
即是「不只設計看得見的空間,更要設計看不見的『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從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出發,
透過舉行工作坊、研討會、實地參訪等方式,
將參與式設計導入各類型空間、社區的規畫營造,
讓空間使用者進入設計過程、培養在地社群,並整合跨領域人才、建立公私部門間的溝通管道……
以各種跳脫傳統思維的方式進行「設計」,
使人際關係更趨緊密,
讓各種「空間」能達到最有效且最長久的利用,發揮最大的價值。

1999年至今,範圍遍及日本全國,
從都市街區、高級住宅到人口外移的偏鄉、島嶼;
再到社區公園、大型森林公園、兒童遊樂場,
以及醫院、百貨公司,甚至水壩、木材加工廠,
還有抽象的「祭典」、「地震避難程序規畫」、「小學生的課後時間」……
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及詳實記錄,
值得建築、都市計畫、社區營造、空間景觀設計、街區再生等相關領域人士、學生,
以及每個追求理想社會的我們參考借鏡。

作者簡介:

山崎亮Yamazaki Ryo

生於1973年。社區設計師及景觀設計師。社區設計工作室「studio-L」創立者及法人代表。現任京都造形藝術大學教授兼空間設計學院院長。

以社區設計師活躍於日本的山崎亮,走遍日本全國,舉辦由當地居民解決地區課題的研習會,制定由居民參與的綜合計劃,設計建築和景觀,策劃由市民參與的公園管理等,盼能透過「社區設計(Community Design)」的方法,讓空間使用者直接參與設計過程,藉此改善各種空間利用、人口外移、高齡化、空間廢置等傳統空間設計無法顧及的問題。

曾以執行過的企畫獲得「日本Good Design Award」、「Kids Design賞」、「SD Review」、「All right!Nippon 大賞審査委員會長賞」等多項大獎。主要著作有《社區設計》(學藝出版社)、《社區設計的時代》(中公新書)、《論街區的幸福》(NHK出版)。

譯者簡介:

莊雅琇

日本法政大學研究所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保健食品,你真的吃對了嗎?》、《賺錢力:影響你未來二十年的謀生關鍵》、《給10年後不後悔的自己》、《讓業績往上衝的統計式思考術》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二十二位台灣各界學者專家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文靜(商周集團執行長)

王志弘(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王耀東(華梵大學建築系講師)

李丁讚(清大社會學研究所教授)

李取中(The Big Issue大誌雜誌總編輯)

林宜珍(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秘書長)

夏鑄九(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陳東升(台大社會學系教授)

連振佑(中原大學景觀系專任助理教授)

許毓仁(TEDxTaipei策展人&TED亞洲大使)

黃舒楣(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黃鼎堯(土溝農村美術館創辦人)

黃聲遠(田...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前言

「社區設計(Community Design)」一詞,聽起來也許陌生,感覺像是新創的詞語。但是早在一九六○年左右這個名詞便已有人使用,不過所指含意和現代有些不同。日本在五十年前「社區設計」一詞經常出現在新市鎮(New Town)的建造過程中。新市鎮裡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彼此毫不相干的人們。過去的「社區設計」概念,便是思考如何透過住宅格局的規畫以及打造每個人都適用的廣場或集會場所,才能讓這些人們建立起良好的人際網絡。當時也大量使用「社區廣場」與「社區活動中心」的概念,因為當時人們認為,如果有一處場所供大家共同使用,...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台灣版序

《社區設計》即將在台灣出版,我感到非常的開心。至今,我曾到過台灣兩次,發現台灣的都市與日本一樣,硬體部分都已有相當程度的完備,接下來應該會轉而追求軟體部分的建設吧。政府或行政體系的財源或許不足以源源不絕地供應軟體部份的需求,因此,一座都市的軟體,必須由身處這座都市的每個人自行創造。在這種趨勢下,今後「社區設計」在台灣也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才是。

我聽說台灣有「社區企畫師」這個職業。對社區的需要進行規畫,並在居民參與型的活動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優良的制度,但是我也聽說,由於...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各界推薦
台灣版序
前言

Part1
發現「人性互動」的設計

1 「人性互動」的公園
有馬富士公園 ― 兵庫‧一九九九~二○○七

2 不獨力設計
遊樂王國 ― 兵庫‧二○○一~二○○四

3 建立設計機制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公園專案 ― 兵庫‧二○○一~二○○七

Part2
跳脫設計工作,轉為發掘人性

1. 讓都市生活在城鎮裡自然發生
堺市環濠地區的田野調查 ― 大阪‧二○○一~二○○四

2. 運作中的城鎮
景觀探索 ― 大阪‧二○○三~二○○六

3. 從專案設計景觀
千里復健醫院 ― 大阪‧二○○六~二○○七

Part3
社區設計—牽起人際...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