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冊選讀房慧真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國度大塊商業展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放入購物車

玻璃衣櫃:英國石油前執行長的出櫃告白與企業平權之路(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約翰.布朗|譯者:王祁威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9-30

ISBN/ISSN:9789571363981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48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四十年來,這位財星500大執行長全心全意地隱瞞自己的性傾向。
擔心曝光的風險,他不敢上夜店、也無法建立一般交往關係,
以為只要靠一夜情熬過一輩子就好。
直到某天,他選擇隱祕卻危險的做法:
他上網認識了一個應召男,兩人更交往了三年。
最終,幾乎是不可避免地,他的兩個世界對撞崩潰了⋯⋯


回顧我擔任英國石油執行長的期間,
我但願當時自己有足夠的勇氣早點出櫃。我的後悔至今仍難以平息。
我希望本書的故事能帶給一些男女同志勇氣:
你不該犧牲自己的幸福快樂,只為了討好那些觀念陳舊的人。

————英國石油前執行長 約翰.布朗John Browne————

入圍《金融時報》、《財星》雜誌年度好書
紀大偉、但唐謨、蔡康永、楊雅喆、萬金油、黃益中、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 一致推薦 ▌



————離開我一手建立的企業,感覺彷彿我的心死了一般。
數十年來我努力切割、隔離我生命裡的一大部分,就是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但在那天,幾乎是不可避免地,我的兩個世界對撞崩潰了⋯⋯


四十年來,約翰・布朗全心全意地在石油業界隱瞞自己的性傾向。

害怕曝光,他不敢上夜店、更無法建立一般的交往關係,一直以為只要靠一夜情熬過一輩子就好。但他選擇了隱祕卻更危險的做法——2003年,透過網站認識了當時23歲的應召男傑夫。九個月後,傑夫搬進他家。這段感情來得難堪,即使是對極親近的友人,布朗也瞞著與傑夫相識的緣由。後來兩人分手,布朗中止了對傑夫的金援。最終,傑夫將這一切以高價賣給了英國小報。

2007年,在布朗60歲這一年,他的同志身分公諸於世。他選擇離開自己一手建立的英國石油,但並未就此陷入低潮——這本充滿勇氣及開創性的著作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本書既是誠實且動人的回憶錄,也是嚴謹而犀利的社會評論。布朗坦率地回顧自己的雙面人生,也大膽揭露世界各地企業裡依然強烈的恐同文化。此外,他更訪談全球LGBT族群的重要人物與知名企業領導者。透過這些精彩的生命故事和多項論據,布朗極具說服力地闡述為什麼即使有各種風險,自我揭露仍然是最好的選擇——對員工與企業皆然。布朗認為,企業界與同志圈能以務實且創造極大利益的方式產生交集:徹底執行同志友善政策的企業,相較於保守封閉者,更能吸引各路頂尖人才;同志員工也無須費盡心思遮掩性傾向,因此更能專注於工作、發揮創意,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玻璃衣櫃》以英國石油前執行長約翰.布朗深藏櫃內數十年後的自我發現之旅為開端,鼓舞著擔憂出櫃將摧毀專業成就的每個人,更為我們揭示企業應該如何創造開放的文化並從中獲益。


▌好評推薦 ▌

紀大偉|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專序推薦

但唐謨|影評人、作家
蔡康永|作家、主持人
楊雅喆|導演
萬金油|《不存在的人》《女朋友。男朋友》作者
黃益中|熱血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理查.布蘭森爵士|維珍集團創辦人
勞埃德.布朗克凡|高盛集團執行長
彼得.桑茲|渣打銀行執行長
保羅.波曼|聯合利華執行長
————好評讚譽

約翰.布朗的視野不是微觀的,而是巨觀的:他並非關心個人層次的上班族求生秘訣,而是關心整體社會層次的生命向度。約翰.布朗的邏輯是,只要企業給同志好處——而且是長遠的好處,那麼終究會造福企業自己——而且是長期的造福。⋯⋯某些同志讀者朋友覺得約翰.布朗的白領階級世界很遙遠,但是我覺得約翰.布朗還是可以當作同志的策略性盟友。
——紀大偉|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再堅固的深櫃只要找到致命的施力點就會崩潰,但社會上牢不可破的歧視,更是。因為那些歧視本來就禁不起檢驗。
——楊雅喆|導演

愛上總裁在這裡並不是羅曼史小說的書名,而是一則真實的老gay買春落難記。但所有的醜聞都可以有正面意義,至少我們知道,同性戀無所不在,而原來位高權重的企業執行長也會為了出櫃而怯懦與苦惱。
——萬金油|《不存在的人》《女朋友。男朋友》作者

隨著時代風氣轉變,人權意識提高,同志們開始勇敢出櫃,不畏外界流言蜚語,用自己的行動捍衛自己的價值,也鼓勵其他同志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當改變開始,相關的阻力也會一波接著一波接踵而來。
但是,同志人權是普世價值,它站在真理的這一方,這股力量沛然莫之能禦。就像同志們所言:「我們要的不是特權,是平權!」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但是,沒有、也不應該有阻止別人幸福的權力!
——黃益中|熱血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台灣的職場環境在同志議題上還是處於不去正面看待的情形,僅僅因為法律需求而「被動」維持不歧視的表面友善,卻沒有在公司政策甚至一般工作環境中「主動」讓同志有更有友善的工作環境。⋯⋯期待透過本書的出版,能讓企業開始思考同志友善職場環境的議題,甚至想辦法在企業內部進行實踐。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本書既講述個人故事,也提供明確指引。這本書勾勒出一幅令人信服的藍圖,告訴我們,如果 LGBT 男女不再困於自己的身分,擺脫偏見與焦慮的糾纏,我們的社會或個人所能企及的理想樣貌。
——勞埃德.布朗克凡Lloyd Blankfein|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執行長

一本勇敢且引人入勝的書,告訴我們企業可以如何領頭促進同志權益;也告訴我們,為什麼無論對企業或個人來說,做真實的自己都是最好的選擇。
——理查.布蘭森爵士Sir Richard Branson|維珍集團(Virgin Group)創辦人

你的員工裡有多少人過著雙重生活?有多少人浪費寶貴的精力與情感,只為了緊鎖櫃門?企業領袖們嫻熟於改造世界、觸發改變。這是一個我們可以做到、也應該做到的議題。
——彼得.桑茲Peter Sands|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執行長

這是一本充滿勇氣與實用性的書,提醒我們,雖然社會已經取得巨大進步,但我們距離真正寬容的社會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本書有力地說明,企業必須是推動寬容的驅動力。
——保羅.波曼Paul Polman|聯合利華(Unilever)執行長

布朗勛爵的這本著作充滿毫不退縮的真誠,將帶來長遠的社會價值。他在書裡說道:「當你能展現真實的自己,你能做得更多,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他花了大半的職業生涯旅程才得到這個結論;但隨著他把結論分享出去,將讓他人更能輕易追隨。
——馬汀.索洛爵士Sir Martin Sorrel|WPP集團執行長

這是一本勇敢的書。本書探討了全球商業界幾乎從不討論的議題——同志權益,並驅散了各種誤解。
——瑪莎.福克斯Martha Lane Fox|lastminute.com網站創辦人

企業界一流的同志權益代言人。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在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出櫃的同時,他成了一小群事業有成的出櫃企業執行高層中的一員;這群人裡,也包括了英國石油前執行長約翰‧布朗。布朗在2007年被一份英國小報揭發同志身分,那年他59歲。在布朗的新書裡,他坦誠地回顧那段雙重生活的經驗。這是一本極誠實且動人的回憶錄,記述他自我發現的旅程,也告訴我們,企業可以如何創造開放的文化。「同志不該犧牲自己的幸福快樂,只為了討好那些觀念陳舊的人。」他寫道。對任何一位關心社會責任的人來說,這是一本非讀不可的書。
——克里斯多弗.查茲克Christopher Tkaczyk|《財星》(Fortune)雜誌

本書對文化有重大意義⋯⋯〔布朗〕努力提供自己誠懇真實的個人故事,用這些故事鮮明地描述我們手邊的社會議題。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對任何對職場多元文化感興趣的人,這是一本重要的讀物。
——安德魯.克拉克Andrew Clark|《泰晤士報》(Times)

布朗有力地說明,企業應該要當領頭羊,鼓勵開放文化。
——《週日郵報》(Sunday Times)

作者簡介:

約翰.布朗 John Browne

於1995年到2007年間擔任英國石油(BP)執行長,他帶領英國石油蛻變為全球最大企業之一。

曾任英國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院長,現為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會士、美國文理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非本國院士,以及泰特美術館(Tate galleries)主席兼理監事。

擁有劍橋大學與史丹佛大學授予的學位,1998年受封騎士爵位,2001年成為上議院終身貴族。現任瑞通集團(Riverstone Holdings)合夥人,著有回憶錄《超越商海》(Beyond Business)與《改變世界的七種元素》(Seven Elements That Have Changed the World)。

譯者簡介:

王祁威

生於台灣台北,就學工作於美國波士頓。緊盯生醫產業脈動之餘,不忘追蹤人文社會議題。任職自由譯者六年,認為翻譯如同解謎,經常處理專業文件雙向筆譯,藉此作為思辨能力的鍛鍊。喜歡選擇對主題有共鳴的英文書籍,透過翻譯分享給中文讀者。

章節試閱
▍前言

在2012年11月的英國上議院,我在投票表決期間的休息時段站在走廊,和一位學者、一位主教、一名政治人物談話。我說,明天我要在「彩虹華爾街」(Out on the Street)研討會上主持一場座談,這場活動邀請了資深商界領袖齊聚一堂,討論如何改善女同志、男同志、跨性別(LGBT)員工在金融服務業的工作氛圍。三位大老一臉困惑。「真想不到」,一人說道。「這個問題早就解決了。在學術界、教會、政治界,我們一點問題也沒有。」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他起了個頭,要開始講個低劣的笑話,但大老們臉上浮現驚訝的表情,顯然不是在開玩笑。多...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同性戀與企業升級——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紀大偉

《玻璃衣櫃》這本書的主旨就是鼓勵「企業界」和「同志圈」發生交集。不管是在《玻璃衣櫃》關注的英美國家,還是在台灣,人們經常將企業界和同志圈視為兩個互不往來的世界——人們往往頂多謠傳某某企業名流也是同志。但是這種八卦雖然好玩卻很膚淺,並不會為同志或企業帶來任何具體好處。 《玻璃衣櫃》遠遠超越八卦的層次,直接指出同志尊嚴對於企業的利害關係:既然同性戀人口到處都在,企業界之內、之外都有同志,那麼企業就該正視同志的需求。只有正視同志尊嚴的企業才可...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前言

第1章|捉迷藏
成長
職業生涯
跌倒
再起
回顧

第2章|美麗與偏執
美麗
責怪
偏執
電視
鴻溝

第3章|深深埋藏
躲藏的代價
隱藏大師

第4章|幻影與恐懼
在企業金字塔頂端
隱性偏見
顯性偏見
恐懼漸減

第5章|出櫃是樁好生意
隱性成本
隱性汙名
市場

第6章|出櫃的好處
「這樣不是很慘嗎?」
「我們的苦難各不相同」
多元文化的典範
跨性別的禁忌
並非人人都是異性戀
即使在日本
刻板印象

第7章|意見領袖與偶像
政治
體育
法律
偶像

第8章|打碎玻璃
主動領導
LGBT資源團體
...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