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雲端封建時代黃色臉孔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戀家的人
暫不供貨

斷鏈之後:科技產業鏈的分整合(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黃欽勇

出版社:大椽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5-27

ISBN/ISSN:9789868053182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32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2020年人類社會百年一遇的公衛危機,新冠病毒災難性地爆發,撼動全球經濟。生產進展推遲,聲勢大好的5G商機急凍,用以展現科技實力的奧運延期,科技業的供與需失衡。科技產業如何自我「鍛鍊」並適應詭譎多變的世局,將是後疫情時代的最重要考驗。

■2003年SARS爆發時,中國GDP佔全球總額4%,如今增長至17%,國際影響力已非同日可語。而中國世界工廠的角色也在這段期間內悄然轉為世界市場,其民間消費佔全球GDP總量5%,無疑成為推進全球經濟成長的一大動力。新冠疫情過去後,首先遭遇挑戰的是盛行許久的全球化,這將是一記對國際經貿與地緣政治的變化球。

■在5G與車用電子商機的推波助瀾下,全世界樂觀期待2020年後的商機,但這個世界的運轉總難盡如人意。庚子年農曆春節前後大爆發的新冠肺炎,讓市場景氣逆轉,甚至可能成為全球供應鏈的分水嶺。中國這整套從1990年代初期啟動,逐步成為全球工廠的供應鏈,會在受到衝擊後蛻變。這是中美貿易大戰過程中一次更大的變數,西方觀察家甚至說,這是1989年之後,中國政府面臨的最大挑戰。

■過去幾年中國已從世界工廠,變身為世界市場。2003年SARS爆發時,中國GDP總額1兆9,364億美元,其中民間消費為8,308億美元,2018年的民間消費躍升成4兆8,749億美元。相較於中美的貿易糾葛,真正會讓大陸痛苦不堪的是經濟蕭條、內需萎縮。在新冠肺炎平息後,中國將忙著經濟重建,但中國的財政、內需條件都與2003年時的SARS大不相同。過去幾年,中國市場在全球的地位與影響力前所未見,一旦中國內需市場出現飽和、停滯,供應鏈又期待多元佈局,那麼各國企業會如何經營中國的供應鏈呢?

■新冠肺炎肆虐期間,亞太地區的供應鏈已經步上重整之路。原本台灣、日本、韓國期待左右逢源的美夢很難成真,全球走向G2的大格局,台灣必然選擇美國陣營,但中國容得下台灣只向單邊傾斜嗎?而走出中國的生產體系,工廠仍需要大量勞動力,於是擴散到整個亞洲具有量產能力的工業區。除了台灣有限的工業區土地供不應求之外,越南河內、胡志明市近郊的土地,以及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甚至人口即將超越中國的印度也在搶當中國之後的第二供應基地。

■2003年的SARS疫情,一方面讓全球經濟受創,但也讓電子支付、雲端服務出現百年一遇的契機。就在那一年,阿里巴巴創辦了淘寶網,次年支付寶成為阿里巴巴的新寵。沒有人知道這次的肺炎肆虐後,還會新創多少商機。一句老話:「最差的年代,最好的機遇」,知道如何逆向思考的人,永遠有做不完的生意!

商品特色
疫想不到的黑天鵝,衝擊全球經濟與產業供應鏈!
疫外斷鏈是一場信心考驗,更是一次韌性鍛鍊!
知道如何逆向思考的人,永遠有做不完的生意!

2020年人類社會百年一遇的公衛危機,新冠病毒災難性地爆發,撼動全球經濟。生產進展推遲,聲勢大好的5G商機急凍,科技業供與需失衡。自2003年SARS後,中國世界工廠的角色悄然轉為世界市場,已成推進全球經濟成長的一大動力,新冠疫情將繼中美貿易戰後,另一記對國際經貿與地緣政治的變化球。

作者簡介:

黃欽勇

超過35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為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的創辦人,長期受邀在台灣各大知名院校講課,著有《Asian Edge》、《科技島鏈》、《巧借東風》、《出擊》、《西進與長征》、《打造數位台灣》、《跨世紀資訊商戰》、《電腦王國ROC》等書,一路見證PC、行動通信與物聯網時代的變革,。

過去帶領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曾為經濟部、台北市政府、宜蘭縣政府、華聚基金會顧問,曾任大聯大、桃園機場、航發會、外貿協會等多家機構董事,現為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過去旅居韓國與美國,遍訪中國主要城市與歐美、亞太知名企業,受邀到微軟、台積電、鴻海、友達、聯電、宏碁、聯想、三星、華為、京東方、應用材料、新思科技、Rohm、Epson等多家國際企業總部講授產業趨勢,為身經百戰的跨界創業與產業專家。

創辦之DIGITIMES每日發佈近百則即時、全面性的科技產業新聞,並提供研究報告與專業顧問服務,中英文網站是全球掌握台灣與亞太科技動態的權威來源。目前擁有4.3萬名付費會員與超過15萬名電子報會員,線下每年舉辦130場以上專業研討會活動,是一跨業多元服務平台。

章節試閱
1)

2020年時,中國有14.1億人,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估計,中國GDP可達到15.7兆美元的規模。若以中國政府期待的「保6」速度推進,中國與美國的20兆美元GDP規模相比,中國已經有將近美國8成的水平。CIA甚至估計,2040年時,中國GDP將以38.2兆美元,狠狠甩開美國的28.8兆美元,經濟規模意味著國家競爭力,這也是中國威脅論最主要的源頭。

其實更早一些,日本GDP在2009年被中國超越時,已經有不少人警示中國的政治主張、經貿策略與西方國家大不相同,中國將善用經濟發展的果實,擴張中國式社會主義的影響力,這讓中國威脅論存在更大的...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推薦序作者: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

「斷鏈」其實是種「鍛鍊」

2019年7月接任鴻海董事長後,我開始在公司內部建立「午間講堂」等一系列的內部學習制度,邀請外部產業、學術界的頂尖人士來開課,提供有志員工成長機會。剛啟動規劃時,我第一個想邀請的講者就是黃欽勇社長,因為欽勇不但是精熟科技產業動態的資深媒體人,更是我常常請益的對象。

我與欽勇結緣甚早,他1998年創立的《電子時報》,是全球第一份中文科技產業日報,除了提供詳實的新聞脈絡外,還涵蓋了半導體、個人電腦、手機、關鍵零件等領域的深度產業分析報告,是我與許...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上篇:風起雲湧

第一章:起心動念
一、中國的致命吸引力:Why China matters?
二、觀察中國電子產業的幾個面向

第二章:變天:2020年是產業分水嶺
一、當所有的產業預測都失靈時
二、供需失衡的災難

下篇:風雲變色

第三章:弦外之音
一、暗潮洶湧,敵友難分
二、萬物聯網:看得到、吃不著的商機
三、未來已至:供應鏈上兩大轉折點

第四章:亞太供應鏈的變革
一、科技巨擘動向
二、半導體業的兩難
三、面板業的新格局
四、生產基地的轉移

第五章:斷鏈之後
一、未來的三種情境
二、迎接分整合的新時代
三...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