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偷走大眾的心,終歸要先挖出大眾心中的欲望
讀取個人的「共同體意識」
韓國影視一流團隊的企劃術解密
為什麼今日我們沒時間作飯,卻有時間看人吃飯?
現代人到底是想「享受孤獨」還是「填補孤單」?
不輕易承諾感情、婚姻、生育的年輕世代,心中完美的戀愛或育兒世界長成什麼模樣?
在人心疲憊的時代,韓國娛樂先後以戀愛綜藝、育兒綜藝、吃播秀、生活觀察綜藝、獨居綜藝等不同企劃反映出大眾心中的欲望,示範了內容生產者提出「細膩的企劃」撫慰大眾的職責所在。本書作者對此提出近身解讀,分享韓國影視逼近本質並提供滿足──能讓人緊守60分鐘──的內容企劃力。
▌如何讀取不同世代的心理風景,反映出新的企劃體裁?
以「戀愛綜藝」為例:
現代人談感情不想顯得太過迫切,韓娛先是提出「模擬結婚」的想像(《我們結婚了》),再轉向滿足「安全距離」下的曖昧帶來的真實滿足感(《我耳邊的糖果》)。
以「生活觀察綜藝」為例:
群眾的共同渴望逐漸從「不同且嶄新的」轉為追求「熟悉且缺乏的」,對此製作人羅暎錫提出的解答是《一日三餐》。書中並呈現羅PD坐鎮的企劃會議室如何進行腦力激盪,以「減法思考」鎖定、發展出企劃核心。
▌不同情境下的企劃發想
第二名如何取勝──劉在錫的烏合之眾與《黃金漁場》〈Radio Star〉示範的「B級」成功路線。
傳統電視台的新視野──媒體艱難,綜藝節目如何加入網路直播反撲?(MBC《我的小電視》)
領先者的跑法──將麥克風交給別人《請給一頓飯Show》
只鎖定女性族群──連續劇王國tvN的重生故事……
給行銷、企劃者、電視人
綜藝“秀”出的時代欲望,你“嗅”到了嗎?
本書特色
◎本書也可以當成韓劇、韓綜黃金十年的趨勢報告來讀。企劃者可以從某綜藝類型的縱軸與橫軸的演變,參考同一題材的多重企劃切入角度。
◎ 除了韓綜,亦引用多部經典韓劇、韓國歷史故事、品牌故事做為案例。
◎引用最新、具代表性的韓國綜藝案例,輕鬆。
作者簡介:
李昇翰
文化觀察家
韓國影視新生代專欄作家
CBS 、SBS 電台固定來賓,談論流行趨勢與電影
2006年與友人合創大眾文化評論線上雜誌「Channel Quatre」,針對MBC《無限挑戰》以及綜藝人物撰寫評論,正式展開寫作生涯。
2013年起,擔任《韓民族日報》〈喂!韓國社會〉專欄作者,並在〈Sultan of the TV〉以創造大眾文化的人物為對象發表評論。
同時為娛樂文化線上雜誌《10 ASIA》的取材記者,為《時事IN》、《Esquire Korea》,APP雜誌《月刊尹鍾信》等媒體撰寫專欄。
以電視、電影為主題,享受著與世界對話的機會。
譯者簡介:
張琪惠
中國文化大學韓文系畢業,韓國國立首爾大學語言教育院進修。
從事翻譯工作十多年,熱愛翻譯、閱讀和旅行,現為專職韓文翻譯。
電子信箱 homannchang@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作者從過去成功、失敗的綜藝節目裡,為我們找出了有價值的禮物。本書對於電視人給予了建設性的建議,對於其他行業裡想要推出能抓住人心的產品或服務的企劃者,也是一本有益的參考書。」──趙勝昱 JTBC 電視台《隱藏的歌手》、《幻影歌手》製作人
‧這本書公開了10年來我在工作中的體會與感受(但會不會透露太多幕後故事了啊?)書中不只談論韓國綜藝,也說出了抓住人心的技巧。──少女時代 Sunny
‧「我學到王牌主持人與製作人的企劃思考。原來綜藝節目除了可以讓你笑,記下裡頭的策略,未來在想企劃時,還可以拿出來用!」──韓國讀者/萌萌
‧「這本書同時呈現了韓國綜藝的華麗外在與水面下奮力划水的內在。」──韓國YES24網路書店讀者/seyoh
‧「看完書,我發現可以從新的角度,重新看到各種綜藝的企劃目的、概念、主持人與來賓的個性塑造,以及這一切彼此間的關聯。」──韓國YES24網路書店讀者/dpalspa12
名人推薦:‧「作者從過去成功、失敗的綜藝節目裡,為我們找出了有價值的禮物。本書對於電視人給予了建設性的建議,對於其他行業裡想要推出能抓住人心的產品或服務的企劃者,也是一本有益的參考書。」──趙勝昱 JTBC 電視台《隱藏的歌手》、《幻影歌手》製作人
‧這本書公開了10年來我在工作中的體會與感受(但會不會透露太多幕後故事了啊?)書中不只談論韓國綜藝,也說出了抓住人心的技巧。──少女時代 Sunny
‧「我學到王牌主持人與製作人的企劃思考。原來綜藝節目除了可以讓你笑,記下裡頭的策略,未來在想企劃時,還可以拿出來用!...
作者序
中文版序 給度過相似歲月的我們
今日韓國的電影院裡也常有華文電影上映,但與我小時候經歷過的華文影視威力不可同日而語。
當時,每逢各大節慶的日子,主宰整條韓國電影街的都是成龍和李連杰的電影,我的親戚學小馬哥周潤發穿了好幾年的雙排釦風衣,鄰居姊姊們哼唱的是歌詞意思不明的劉德華或張國榮的歌曲。懂電影的人,彼此會較量看過張藝謀、陳凱歌、陳果、蔡明亮、侯孝賢、楊德昌的哪幾部片。家裡有裝衛星電視的有錢人家的孩子,會炫耀自己的家可以看MTV頻道,想表現自己如何放蕩不羈的,會炫耀我家有Channel V。
就連我,一個看韓國綜藝寫評論已有十年歷史的人,如今看到韓流文化在華人圈受到廣大喜愛還是有些彆扭。在我的潛意識裡,華人圈依然是韓國「進口」文化內容的地方,而不是輸出地。如今連韓國的綜藝也出口了,當聽到我的書要推出中文版時,我的心情就像是當初追隨「英雄本色」裡的張國榮的小男孩,為了收看《包青天》加快回家腳步的少年,收集湯唯照片的青年。我的書要出中文版的這件事仍讓我有些不自在。
製作《Running Man》或《無限挑戰》這些 綜藝節目的韓國綜藝製作人,他們一開始並沒有瞄準華人圈市場,或打算製作國際性的節目,每個人純粹只是為了撫慰、吸引同世代的韓國人卯足全力。他們直到某個時機點,才了解到自己製作的節目力量強大到足以超越國境。我想,當初製作出主宰了我的80、90年代的華文影視創作者也是如此。
生活在今日的台灣、中國或香港的影視文化創作者,各自為了撫慰或吸引國人全力以赴,然而企劃出的節目卻可能會出乎意料地,成為拓展至韓國、日本,甚至更寬廣世界的力量。這樣看來,不管處於超越或落後的境地,能夠體會經濟、社會、文化激變的亞洲影視創作者之間,或許已經形成了某種超越國境、語言的共鳴。在巨變的產業化、都市化的環境裡,大眾需要懂得撫慰百性憂鬱和疲憊的人。韓國人每到節慶看到成龍電影就會興奮大叫,華人圈的觀眾收看《Running Man》時也會哈哈大笑,這或許是一起度過了相似歲月的我們,向彼此遞出的友誼之手。
書中的文章當初並不是為了華文圈讀者而寫。我寫書時,想到的讀者是一起經歷並理解韓國30多年來劇變的韓國人,希望同時代的韓國人,透過電視綜藝的企劃也能好好的企劃自己的人生,聰明的讀者,或許還能從中找到足以度過激變歲月的線索。然而如果我的文章超越了國境,能成為更多人的線索和安慰,偶爾也能讓兩方溫柔地握手,那麼對我而言是更大的喜悅。希望各位能開心握住我穿越海洋伸出的手。
2017年初夏 李昇翰 寫於首爾
【欲望的模樣:渴望吃吃喝喝、渴望戀愛的時代】
IMF時代,韓國歷經了漫長的不景氣(見註1),貧富懸殊日益加劇,中產階級可運用的所得大幅縮水,增加的只有家庭債務,大眾失去了生活的滋潤。許多人放棄和家人一起用餐、放棄了選你所愛的戀愛,甚至連組織家庭的希望都拋棄。不婚,不是因為是不婚主義者,而是經濟情況不允許。在韓國,放棄戀愛或結婚的人數逐漸增加,之前理所當然的事物、不會被電視綜藝當作題材的現象,也化為有感的內容浮上檯面。
看著別人吃美食,這樣的景象變得能填補內心的空虛,撫慰獨自用餐的孤獨感。吃播秀或烹飪節目因為能刺激感性而受到矚目,這股熱潮從網路開始延燒、轉移到電視,再循環到其他媒體。綜藝節目中,藝人的模擬結婚生活、戀愛或露營等戀愛類節目延續了命脈。然而,被生活耗損、鮮少激動或心動感的青壯年階層,對吃播秀或烹飪節目比看到年輕藝人有更熱烈的反應。一起吃飯、一起生活、一起展開戀愛的瞬間,都成了難以滿足的欲望。
當然,排解欲望的程度,是由消費者來控制安全界線。情歌讓你可以保持距離不受傷,模擬戀愛節目讓你可以在安全的距離內體驗愛情的刺激,吃播秀能撫慰寂寞,這樣的時代正全面襲來。
吃,雖是日常生活,實際上也是相當崇高且充滿情緒的行為。若身處食物取得困難的環境,吃,自然是為了求生的自我照顧行為;和他人分享食物,則是壓制生存本能,摸索著如何共存;替別人做飯,提供的是生命中偉大的一餐。這樣的說法並不是過度的假設,在人類邁入農耕社會之前,原始的吃飯就是這樣的意義。吃飯的本質,是愛自己,並和他人分享愛。家人的同義詞是「這口子」,擁有「一起吃飯的嘴巴」的涵義。
滿足的不是胃,是內心的洞:撫慰獨飯族的「吃播秀」
日復一日的生活中,吃飯的情緒作用經常被忽略。工作途中急著解決的一餐,沒有任何情緒進入的縫隙,對於為了業績或拜訪顧客一天安排了三、四個約會的人而言,吃飯本身是痛苦的。結束忙碌的一天,回到家已經是就寢時間,家人彼此各自用餐。至於沒有吃飯對象的獨居者更不用說了,吃飯行為大概就是從冰箱拿出小菜,自己從電鍋裡盛飯,所展開的夜晚看起來相當憂鬱。把碗放入水槽中的那一刻或許會這樣想:如果能有一起吃飯的人在就好了。
網路上有「吃播秀」,電視台爭相推出食物節目,這類「食物娛樂」的人氣就是基於這個緣故。跟我說話、讓我吃某道菜的那個人,就在螢幕對面跟我說話,他(她)在誠心誠意地做料理,人們現在透過螢幕尋找那個對象。在節目中,我們感受到演員尹啟相和權律為了一桌客人流汗準備套餐(O’live《尹啟相的One Table》),鄭埻夏和一票朋友一起找餐廳、試吃美食(Y-STAR《食神之路》),觀眾由洪錫天帶路前去深夜食堂,過了營業時間的廚房裡,廚師等待著為我們準備消夜(O’live《廚師的消夜》)。畫面中的食物,雖然無法一起吃,但是我不覺得自己孤單,我就像是某人的「家人」。
這裡的企劃核心,不是「華麗製作」或是「大吃特吃」,而是展現料理者在挑選或處理材料過程上的細膩處理,或是讓視覺上更美味的擺盤誠意等。觀眾生怕錯過餐桌上食物的滋味,全心全意感受試吃者的表情。懷著誠心、愛意傳達品味的過程,才是食物類娛樂的核心,金素姬(O’live《家庭料理by金素姬》)這樣用冷冷的慶尚道方言,邊做菜邊嘮叨的廚師會受到大眾喜愛,演藝圈知名老饕申東燁試吃各種美味(KBS《飯桌之神》)和O’live《今天吃什麼》會吸引觀眾,都是基於這樣的道理。
【註1】1997年,韓國深陷亞洲金融風暴,為度過危機求助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使用了救助貸款,從此喪失經濟主導權,歷經近四年的改革才脫離IMF組織的經濟管控。
【羅暎錫的企劃策略】
「多」不是萬能
「這裡好像少了點什麼!」這是企劃者或製作人常會碰到的煩惱。我們認為商品需要更好的包裝和行銷,才能傳達給更多人,那到底還要再加上什麼呢?今日人們接觸資訊、取捨的速度加快,「在簡短時間內完整呈現本質的能力」已經比任何華麗的形容或裝飾來得重要。
以盡可能地克制來展現本質,這股「減法」潮流在影視內容也發揮了效用。過去幾年流行各種競賽和生存綜藝,經過《無限挑戰》和《快樂星期天》〈兩天一夜〉開啟的實境綜藝,再到《我獨自生活》或《一日三餐》這類以側拍呈現平凡的生活觀察綜藝,羅暎錫就站在這個潮流的最前端。他替登場的動物一一取名,活用背景音樂點綴節目。當他首次向電視台提出減法的概念,還沒有人知道那是什麼意思,由他企劃的節目朝著明確的方向,概念確實越來越簡單。
《一日三餐》同樣也是從減法企劃出的作品。據羅暎錫說,《一日三餐》的製作團隊成員在私人旅行規劃時發現大眾對於鄉下生活的好奇心,抱著輕鬆心情打聽農村房舍價格,還被鄉下意外的高房價嚇了一跳。
《一日三餐》的企劃核心概念,是表現出在鄉下自給自足的一種生活節奏,並從此核心概念來檢視其他內容是否必要。例如,在村莊裡,與鄰居之間的和睦相處是必要的,而旅行是不必要的。於是,《一日三餐》〈旌善篇〉和〈漁村篇〉的企劃公式就是:
食物介紹+成員對話+農務工作、做飯和整理的日常生活。
成員前往旌善、玉筍峯、晚才島的旅程在節目中的占比並不高,因為與「日常生活」的準備三餐相比,沿路風景並非重要畫面。企劃在一開始就將「非日常生活」的旅行刪除,只鎖定於呈現煮飯、吃飯、做家事時的瑣碎日常生活與對話。
據說羅暎錫在向tvN高層說明《一日三餐》時,首先面對的詢問是:「到了鄉下,成員要玩什麼遊戲,執行什麼任務?」電視台認為單純地「田園生活」畫面無法吸引觀眾。但是羅暎錫的思維是:享受平凡的日常生活,這件事情就是任務。他如此回答:「沒有遊戲那種東西,就是兩個男人在鄉下吃飯,做完飯後收拾和整理,這樣度過一天,這就是全部。」
中文版序 給度過相似歲月的我們
今日韓國的電影院裡也常有華文電影上映,但與我小時候經歷過的華文影視威力不可同日而語。
當時,每逢各大節慶的日子,主宰整條韓國電影街的都是成龍和李連杰的電影,我的親戚學小馬哥周潤發穿了好幾年的雙排釦風衣,鄰居姊姊們哼唱的是歌詞意思不明的劉德華或張國榮的歌曲。懂電影的人,彼此會較量看過張藝謀、陳凱歌、陳果、蔡明亮、侯孝賢、楊德昌的哪幾部片。家裡有裝衛星電視的有錢人家的孩子,會炫耀自己的家可以看MTV頻道,想表現自己如何放蕩不羈的,會炫耀我家有Channel V。
就連我,一個看韓...
目錄
中文版序 給度過相似歲月的我們
序言 思考電視產業裡的細膩企劃力
CH1 第二名的勝利法
1. 持續練習反敗為勝的能力:「劉在錫式烏合之眾」的綜藝表現型態
中庸者的自我證明
更好的失敗?
蘋果也從失敗中學習:Newton與iPhone
2. 戰場你來決定:學習李舜臣將軍的精密計算
「無理挑戰」以《無限挑戰》復活
專注在擅長的一件事
李敬揆的「男人的資格」變新的原因
3. 弱點有一天會成為你的武器:排球天才金軟景
沒有座位的咖啡店VS.只能播5分鐘的脫口秀
將弱點變成武器的方法
不隱藏我是第二名,不忘記我曾經是第二名
得到後,懂得取捨: Galaxy Note的企劃策略
CH2 如何扶正歪掉的企劃
1. 快速接受反饋
反饋的「黃金時間」
忽略網路的聲音:《能吃的少女們》
《Running Man》的成功與失敗
該傾聽的反饋vs.該忽略的反饋
2. 越界,別給自己設限
越界才有新視野:《我的小電視My Little Television》
不把同領域的領先者當成標竿,反而擴張了陣地:《想知道真相》
「演藝圈最後的良心」金濟東獨創的媒體形式
開創新路線的藝人們
3. 無法用相同的策略贏兩次
韓國戀愛綜藝的演變
符合時代氛圍的企劃:公益性綜藝節目
CH3領先者的跑法
1. 羅暎錫的成功策略
「多」不是萬能
用「深入」代替「大量、遠方、重口味」
發想很自由,同意很嚴格
不被潮流吞沒,做自己擅長的事
2. 踩入禁忌吧!比別人多跨出半步的JTBC的脫口秀
如何吸引「2049」族群?!
先行者不忌諱禁忌
節目的賣點在生活
3. tvN如何贏過無線電視台?
專注在忠誠度高的消費者族群
擴張忠誠度高的消費者族群
CH4 解讀時代欲望的方法
1. 誰的欲望?一人家庭時代裡的綜藝類型
不安定的時代,人們缺什麼?
如何解讀「那些人」的欲望
處理敏感的欲望主題時,需要多一些考量和設想
2. 欲望的模樣,渴望吃吃喝喝、渴望戀愛的時代
吃播秀,是溫暖還是情色?
想要愛與被愛的欲望是跨時代的
假裝若無其事的情歌:年輕人的自畫像
3. 欲望朝向哪裡?韓國永遠的趨勢:懷舊
平息不安時代氣氛的懷舊企劃
企劃不是榨乾年代而是去理解時代
後記 海浪來了也帶不走的城堡──留下企劃核心
中文版序 給度過相似歲月的我們
序言 思考電視產業裡的細膩企劃力
CH1 第二名的勝利法
1. 持續練習反敗為勝的能力:「劉在錫式烏合之眾」的綜藝表現型態
中庸者的自我證明
更好的失敗?
蘋果也從失敗中學習:Newton與iPhone
2. 戰場你來決定:學習李舜臣將軍的精密計算
「無理挑戰」以《無限挑戰》復活
專注在擅長的一件事
李敬揆的「男人的資格」變新的原因
3. 弱點有一天會成為你的武器:排球天才金軟景
沒有座位的咖啡店VS.只能播5分鐘的脫口秀
將弱點變成武器的方法
不隱藏我是第二名,不忘記我曾經是第二名
得到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