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雲端封建時代黃色臉孔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戀家的人
暫不供貨

青年馬偕-在台宣教的根柢(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羅明耀|譯者:鄭淳怡

出版社:主流出版

出版日期:2022-02-25

ISBN/ISSN:9789860629460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00

書況:近全新

備註:無畫線註記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受過高等教育的馬偕,為什麼總是喜愛赤足踩踏在福爾摩沙的泥土上?
馬偕為何能迅速融入台灣平埔族或高山部落人民中?
奉行基督精兵的現代聖約派是馬偕宣教的指導?


源於蘇格蘭高地而後被帶至上加拿大區的習俗,
由馬偕再次移植到北台灣!

在馬偕服事生涯中,他也不斷以實際行動保護歸信者免受外部的控制,
這個信念,很大一部分是來自馬偕對聖職專權和貴族政治的深切敵意!

身為高地農民之驕傲子孫的馬偕,拒絕盎格魯薩克遜主義的意識形態,
正如他也拒絕相信「資本主義能帶來一個美好繁榮且安適的新世界」!

要了解北台灣與南台灣長老會宣教政策的不同?
先從探索馬偕19世紀蘇什蘭高地的大時代信仰環境與背景開始,
一步一步揭開馬偕在台宣教的面紗!
 
本書不是一本聖徒傳記,焦點也不在馬偕宣教的事蹟,而是在揭開1871 年底當馬偕抵達這座島嶼前,形塑他生命那幾個大部分仍不為人知的世界,這些根源強烈地影響了馬偕的宣教工作,以及他帶出的新台灣基督徒的群體。

【感謝推薦】
王榮昌牧師/北台灣教會對馬偕的認識似乎是突然出現在台灣歷史的一位外國宣教師,對他的瞭解很容易陷入「天賦秉異」的人格特質,造成對馬偕的瞭解有著斷裂鴻溝的存在。作者正好將此部分補足。

林鴻信牧師/非常感謝James R. Rohrer ,使讀者對馬偕成長時期的認識突破長久以來的限制。此書著重與馬偕生命息息相關的三塊土地,使我們看見馬偕的生命特質如何孕育與互相影響,以及他對上帝國的信念與盼望中形成。

鄭仰恩牧師/羅明耀教授是一位用心且紮實的歷史學者,幾乎跑遍了加拿大、美國、蘇格蘭、英格蘭等地有收藏馬偕史料的檔案館,並將這些史料以「還原現場」的方式忠實地呈現出來。他的敘事風格簡潔又不失風趣、條理分明且描繪厚實。

謝大立牧師/這本書彌補了台灣現有馬偕研究的缺口,鉅細彌遺地鋪陳相關的時空回溯,幫助讀者像似搭乘小叮噹的時光機穿越了時光隧道,回到馬偕家族所承接的信仰傳統。


本書特色
◆ 重建影響馬偕的蘇格蘭和加拿大的世界
◆ 一窺馬偕在美國以及愛丁堡神學訓練及實習經歷
◆ 深入探索蘇格蘭及加拿大的宣教運動

作者簡介:

羅明耀 James R. Rohrer

現任內布拉斯加大學科爾尼分校(University of Nebraska Kearney)歷史系教授。

肯特州立大學(Kent State University) 取得歷史專業的學士及碩士,並於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 獲歷史學博士。自杜比克大學神學院(The University of Dubuque Theological Seminary)獲得道學碩士(M. Div.),特別關注宣教學,曾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師,任教於新竹聖經學院、玉山神學院。專精宗教史,曾在美國多所學院和大學教授歷史和宗教研究,出版了許多關於美國宗教史和基督教史的書籍和文章。



鄭淳怡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全職母親、兼職譯者。

譯有《創造文化》(校園),《每個孩子都是神學家》(校園),《文化講道學》(校園),《國家地理聖經故事》(大石)等。

章節試閱


第六章 就讀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

位於紐澤西州普林斯頓鎮的長老宗神學院,是維多利亞時期的美國最富生氣的學術重鎮之一。當時的普林斯頓神學院由聲名顯赫的查爾斯∙賀智(Charles Hodge,1797-1878)擔任院長,他在普林斯頓任教超過半世紀,陶塑了2000 多位牧者、宣教士以及學院教授的神學觀。在賀智的領導下,普林斯頓神學院的影響遍及世界各地。雖然普林斯頓對美國的長老教會影響特別深遠, 但藉由當時全球最受敬重的神學期刊之一的《聖經寶庫暨普林斯頓評論》(Biblical Repertory and Princeton Review)以及賀智許多廣受歡迎的著作...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導論

多數的台灣人對喬治∙萊斯里∙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或譯偕叡理)是熟悉的,至少熟悉他的名字和聲望。在加拿大馬偕幾乎已經被世人遺忘。在台灣則不同。人們記得他是那位建造教會、幫人醫病看牙、並深愛這塊土地的「台灣女婿」。讀過馬偕《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From Far Formosa,1895;

林晚生譯,台北:前衛,2007)這本著作的讀者,大都熟悉他簡略的生平故事,甚至連台灣的基督徒也時常講述。國家戲劇院就曾以馬偕生平為根據,製作一齣音樂劇;台北交響樂團也舉辦過多場紀念馬偕的音樂會來向他致意,連當代的...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總策劃序  信仰傳統的形塑與承傳/謝大立牧師
推薦文  從英美加史料形塑馬偕宣教行動的神學/王榮昌牧師
推薦文  從閱讀馬偕到視域融合/林鴻信牧師
推薦文  返回歷史現場透視青年馬偕的生命形塑!/鄭仰恩牧師

導論
第一章 蘇格蘭高地的迷思和記憶
第二章 蓋爾人傳遞給聖徒的信仰
第三章 孕育馬偕的搖籃:加拿大佐拉鎮
第四章 馬堅志牧師及先知學校
第五章 一位宣教士的養成之路
第六章 就讀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
第七章 在愛丁堡等待的日子
第八章 加拿大亞洲宣教士誕生
第九章 抵達福爾摩沙
第十...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