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戀家的人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
暫不供貨

鄉醫鄉依:謝春梅回憶錄(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何來美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11-09

ISBN/ISSN:9789570852080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12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全台年紀最大的驗屍官、人道送行者

守護鄉民「生老病死」至今 苗栗偏鄉的「史懷哲」


謝春梅生於公館石圍墻,兩百年前吳琳芳率客家人開墾建庄,已故鄉賢陳漢初曾撰《石圍墻越蹟通鑑》,作家張毅亦寫成小說《源》,並先後拍成電影及電視。而《鄉醫鄉依:謝春梅回憶錄》這本由謝春梅口述的回憶錄,可說是延續前兩本著作後的石圍墻村史。

謝春梅醫師生於日據中葉,現年97歲。公學校畢業後,經貴人介紹向多位名醫學醫,1944年通過醫師試驗合格,末代台灣總督安藤利吉於治台最後一天,發給他「醫師免許證」,爾後在苗栗縣公館鄉開設福基診所行醫,守護鄉民「生老病死」至今,是苗栗偏鄉的「史懷哲」。
他經歷石圍墻大地震,考取航空少年兵,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在台北受訓躲過空襲劫難。謝春梅珍惜生命,在台灣光復初期醫療資源貧乏的年代,救過許多白喉、天花、肺結核等病患,也碰過狂犬病病例。他視病猶親,成為苗栗偏鄉老人病患「身心靈」的依賴。
行醫七十四載,早期交通不便,他跋山涉水,坐流籠、涉急灘,走遍公館、銅鑼、大湖、泰安、獅潭等偏鄉山澗聚落,救人無數,醫德口碑早在鄉間流傳。
近廿年來,許多年輕醫師不願下鄉驗屍,他為幫喪家與殯葬業者處理後事,卻不畏寒暑,全縣奔波,看盡生老病死,悲歡離合,是全台年紀最大的驗屍官,更是位人道送行者。

延伸閱讀
《台灣客家政治風雲錄》,何來美
《巨變的時代:陳啟川先生傳》,張重金

作者簡介:

何來美

1954年生,苗栗公館人,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1978年考進《聯合報》,曾任苗栗縣、台北縣特派員,地方新聞中心組長、副主任、晚報主任,並兼任聯合大學講師。2011年退休後,曾任《旺報》、泰國《世界日報》特約撰述。

著有《劉黃演義》上下集、《苗栗縣志自治志》、《風霜歲月人情》、《牛仔界的成吉思汗》、《台灣客家政治風雲錄》。主編出版《鄉賢談歷史》、《客家身影》,現從事文史研究、寫作。

章節試閱
日治大正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六日(農曆九月八日),謝春梅生於新竹州苗栗郡公館庄石圍墻,父親謝長煌、母親謝吳新妹,是家中長子。謝長煌耕佃徐定標家田地,謝春梅從小就幫忙農事,後汶公路正在開闢,度過清貧的童年。

謝春梅出生那年,距清嘉慶二十二年(一八一七年)吳琳芳(一七八六年─一八五一年)被六庄(苗栗)人共推為總理,募股八十一份,開墾石圍墻庄,已過了一百零五年。距清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日人據台,殖民統治台灣亦已邁入第二十七年。

台中霧峰的林獻堂與畢業於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的蔣渭水…等台灣仕紳,不...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推薦序

醫道人生/張秋台

家鄉人可知家鄉事?頃接來美兄撰寫春梅醫師回憶錄初稿,翻開目錄,每一章節,分別呈現了過往石圍墻人情事故的歷歷影像,內心激動,恍如時光倒流,心神陷入石圍墻舊日時光幻影中。

石圍墻是我表哥春梅醫師呱呱落地的胞衣跡,也是向來養我育我的母土家鄉。表哥和我都是佃農出身,姨媽與母親都是出生兩歲時,因外公吸食鴉片,賣盡田產,難以存活,先後被賣到石圍墻謝、張兩窮苦農家當童養媳。

新妹阿姨與家母六妹,熬過苦澀年歲,轉做大人,先後成為人母,在早年苦困社會,謀生不易,求職困難,窮苦人家,無田可耕,...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謝春梅醫師近百高齡仍下鄉行醫、驗屍,地方人士感佩,發起「春梅醫師行醫七十三年沐恩音樂會」,二○一七年十一月十八日晚在福基國小熱鬧舉行,我應邀參加,場面熱鬧溫馨。

感動之餘,我在臉書貼文「向九十六歲高齡老醫師謝春梅先生致敬」,多位網友建議我,身為公館人,何不幫老醫師寫回憶錄?音樂會發起人張秋台、彭鈺明、劉明猷也勸進,我拜訪謝老醫師後,他亦有所期待。

二○○八年謝春梅獲得醫療貢獻獎後,媒體與文史作家採訪不斷,但內容都侷限於偏鄉行醫與下鄉驗屍;我決定拉開格局,希望從鄉土史、醫療史的角度,為這位偏鄉老醫...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序一 醫道人生
序二 視病猶親的鄉醫
作者序

一、清貧的童年
二、辛亥年後龍溪改道
三、石圍墻大地震
四、「國歌」少年詹德坤
五、公學校的生活
六、難忘陳見妹的恩情
七、險當神風特攻隊
八、遠赴嘉義求學
九、學醫路上的貴人
十、石圍墻兩大望族
十一、陳漢秋未竟的台日情緣
十二、徐瑞軒情詩打動陳香菊
十三、陳日陞追求張玉彩
十四、日治時期的地方醫療
十五、二次大戰 醫師罹難
十六、吳遠裕的醫政傳奇
十七、動盪不安的十年
十八、戰後傳染病死灰復燃
十九、最難忘的新年
二十、女尼產子 令人憐憫
廿一、...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