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雲端封建時代黃色臉孔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戀家的人
暫不供貨

好主管一定要學會責罵的技術:主管這樣罵人,部屬感激你一輩子(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嶋田有孝|譯者:張婷婷

出版社:核果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9-25

ISBN/ISSN:9789869030786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176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好主管,一定會罵人。
90%主管不敢、不會、不懂得如何責罵,
只要用對的「責罵方式」取代情緒化,
他就會追隨你一輩子。


主管職和一般職員的最大不同,在於主管的工作並非「力求自我表現」──拼出最佳業績或把工作做得又快又好,而是管理並領導團隊成員,帶領大家達成團隊目標。在管理的過程中,有90%的主管苦於以下的問題:「部屬犯錯時,該罵?不罵?」
不懂得「責罵技術」的主管,分成兩大類,一、害怕打壞人際關係,無法出聲責備下屬;二、沒辦法冷靜的指出下屬的錯誤,流於情緒化的發怒。無論哪一種類型的主管,都必須要有以下三個覺悟。
(1)責備,不是傷害,是對下屬的幫助;指出錯誤所在,下一次才有成長的機會。
(2)主管的責任不是維持八面玲瓏的人際關係,要有「就算被討厭也沒關係」的認知。
(3)責備,是讓被罵的人自己了解犯錯的原因,而不是讓你發洩失敗的挫折感。

◎說出「該說的話」,就是主管的工作
很多主管能輕鬆地執行工作,表現很好;可是,一旦要求他帶人時,卻效果不佳,「管理職不適合我」、「是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夠」……等等,挫折感不斷,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工作,是一個角色,公司,是一個舞台,充分了解「這個工作應該做的事」,就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考慮到對方心情或是擔心被討厭,因為這樣而無法明快地在下屬犯錯時責備、指正的主管,可以先從「這是角色扮演」開始,認知到現在的工作就是「帶領懂得反省、不再犯錯而能獨當一面的下屬」。

◎這樣責備部屬,他會反過來感激你!

(1)搞清楚狀況,再開口。
對遲到的下屬大吼:「搞什麼鬼!這是第幾次了?」
「抱歉……今天捷運發生機械故障,被關在車廂裡好久。」
這時候,就算再說「應該先打電話進來說明原因吧!」,也無法讓氣氛緩和下來。即使主管為下屬指出正確的處理方式,已經先被劈頭一陣罵的下屬,根本聽不進去。
主管應該這樣說:為什麼今天遲到了?
當下屬說明原因:「今天捷運發生故障,被困在車廂裡。」時,你應該這樣回答:「情有可原。不過,下次可以先打電話回公司,大家都為你擔心呢。」
※確認事情真相後再做出處分,下屬會更信服你。

(2)犯錯的當下,就要立刻開口指正。
責備的最佳時機,就是「當場並即時」的責備。趁事情剛發生不久、記憶猶新時立刻糾正,讓下屬修正做法,他的感受和記憶會特別深刻,再也不會犯相同的錯誤。相反地,如果主管當下沒有出聲指正,直到第二次、第三次,主管責備的同時,還加上這句話:「你之前也這樣,我從那時候,就一直想說你了……」
非但無法收到讓下屬自覺錯誤並改進的效果,反而只會讓他認為「幹嘛一直翻舊帳啊?」以及「原來,你從那時候就一直都是這樣看我的」,造成下屬的負面情緒。
※「責備」也有時效性,事後翻舊帳無法讓下屬反省,只是徒增他的不滿與挫折。

(3)責備的時間,三分鐘就夠了。
責備的時間越長,事情的焦點就會越模糊,對方的專注力也無法持續。沒人喜歡「被罵」,被罵的時間越長,就越聽不進去。責備的目的,是要讓對方「發現自己的錯誤」,因此責備的重點應該是「如何讓對方接受、如何讓他主動改善」。
長篇大論的責備常淪為怒氣的發洩,如此一來就會漸漸失焦,起初被責罵的下屬也會覺得很緊張, 可是隨著被罵得時間越拖越長,緊張感也隨之消失,到最後只想著「到底要講多久?怎麼不快點結束」,浪費了彼此的時間,卻毫無效果。
※嘮嘮叨叨的罵人,反彈的心態會大於反省。

(4)針對一件事責備,絕不扯到其他。
責備,是讓對方發現自己做不好的部分。如果同時間提出兩個、甚至三個做不好的地方,只會讓被責備的人感到混亂,「所以,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好?」,聽完之後,不知道該從何改進才好。而且,人都不喜歡被罵,一次被指出好幾個需要改善的地方,被責備的下屬也會心情不好。原本責備的本意,是希望他能知道錯誤,是向下屬提出改善的提案,是一個建議,所以一次針對一件事講就好。
※講的方向越多,焦點就越模糊。

(5)明確說出你希望的目標。
對辦公桌上總是雜亂無章的下屬說:「你都不覺得自己的桌子很亂嗎?整理乾淨一點!」只會收到當天的成效,過幾天桌子又亂了。為什麼會這樣?每個人對「整齊」的標準不同,主管應該說出自己的要求,明確的目標,讓下屬有確切的遵循方向。
「下班或外出時,文具用品跟文件須完全收拾乾淨,桌上只能放電腦和桌曆。」
在交辦其他的工作時也一樣,明確說出自己期望的目標和準則,就能清楚和下屬目前的做法比較,在他沒做好時,也能明確的說出該改善的地方。
※主管要具體說出期待,讓下屬有依循的標準。

(6)責備後,不要輕易聽信下屬的道歉
當主管詢問下屬的工作進度時,他回答:「真的很抱歉!還沒有完成。」
這時,主管通常會這樣說:「還沒有做好啊?要掌控時間,不然後面進度會完全趕不上!」
下屬通常也會直接道歉:「對不起!我會盡快完成。」
這時候,主管是不是認為,只要說再補一句「下次要注意!」就好了?
「下屬道歉後就算了」的責備,只是表面上的斥責,就算當下問清原因馬上指正,下屬也不會因此成長,主管必須這樣確認:
「你以前都是怎樣去訂出工作計劃的?」
「完成多少百分比了?還有多少沒做好?」
「遇到什麼障礙,怎麼會卡住?」
「還沒做好的部分,需要多久才能完成?」
把沒做好的理由弄清楚,下屬如果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他就知道問題在哪,就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誤。
※為什麼沒做好?要怎麼做才能做好?把理由都找出來。

◎因責備而產生的衝突,是讓團隊活絡的關鍵
經營學者彼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曾說:
「組織的文化,並不是指相處融洽。重要的不是感情好,而是工作的狀態好。不以工作上得到的滿足,或因工作關係得到的調和為基礎的人際關係,即使看似融洽,但實則貧乏,這會讓組織文化腐化。這不會使人成長,只會使人順應或退縮。」
在一間公司內,要讓組織活化,衝突就不可欠缺。而這種衝突之一,就是「責罵」。「藉著指責沒有做好的部分,讓對方發現問題,於是產生『成長』的化學反應」──這就是責罵的目的,害怕因責備而帶來衝突,下屬和團隊就都不會成長。
只想著要跟下屬們和樂相處,只是阻礙自己身為主管的工作,也會阻礙下屬的成長、阻礙團隊的成果提升。主管的角色與下屬不同,不要害怕因責備而帶來的短暫衝突,和下屬因此產生的負面情緒。
「我是以主管的身分在栽培下屬」、「我一定要把這個團隊,變成最棒的團隊」、「為了這個目標,我會認真責備下屬」,有這樣的使命感,才能給予主管們「責備的力量」。

作者簡介:

嶋田有孝

一九六六年生於大阪,一九八九年畢業於同志社大學法學部,進入株式會社日經SERVICE,是一間經營大樓管理、警備保護、人才派遣的獨立綜合外包企業。歷經人事部門等職務後,又擔任過社長室室長、總務部長、東京分店店長、營業本部長、副社長等職務,二○一三年六月就任該公司社長。

著作有《為專業工作的新人所寫的工作書》(明日香出版社)、《領導能力學習書》、《表達力100%的說話方式》、《20幾歲就該讀的成功教科書》、《30幾歲的領導者工作術》(以上均由PHP EDITORS GROUP出版)。

譯者簡介:

張婷婷

曾任職金融機構十餘年。愛看日劇、熱愛翻譯。2007年開始接觸書籍翻譯,譯有《我和條子的700天戰爭1、2》、《繪畫力—讓平凡孩子躍升為資優生》、《死守現金公司不會倒》、《給小桃的信》、《笑臉贏人》等,現為專職譯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兩岸知名企管講師 商周專欄作家 謝文憲

‧CAREER雜誌總編輯 臧聲遠



【推薦序】 願意說重話的主管,正是你的貴人

主管的責任:「管理、教育、支持」三事而已。然而這種胡蘿蔔與棍子交替運用的角色,有人終其一生努力學習,有人望之卻步。

在管理的行為中,主管大多扮演黑臉或不討好的工作,部屬喜歡你也好,不喜歡你也罷,恩威並施,鼓勵與責罵交互運用,成為主管每日工作項目中,喜歡或是不喜歡都要做的事。然而難就難在該如何責罵,部屬會欣然接受,主管自己也能扮演好的管理者角色,這就是件終其一生需要努力...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不敢責罵,是主管自私的表現

無論是哪一家公司,必然有不會罵部屬的主管,他們絕大部分都會被身邊的人們認為「為人真體貼」,而這所謂的體貼也成了他們的隱身衣。因為那並不是真正的體貼,而是一種懦弱,也是天真的表現。

翻查字典後發現,「體貼」的意思是「為他人著想,感情豐富」。很明顯地,並不是對旁人百依百順,更不是縱容放任。體貼真正的涵意應該是「為對方著想」。

「如此責罵,會不會對他造成傷害啊,這樣實在太可憐了。」在我剛剛當上管理職的時候,就有遭受過這種誤解。其實,放任部屬的缺點不加以糾正,不...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前言】跨國頂尖人才,想的和你不一樣

  每一年,前來聽我演講的聽眾大約有五千人,有來自企業委託、針對籌備幹部的授課;有的是公司內部研習,對象是將要撐起企業的二、三十歲年輕人。另外,我也常應邀為準備求職的大學生舉行座談會。

  在這當中,比較特別的經驗是在公立高中的演講。前幾天,東京都內的高中生說服了校長舉辦這場演講,於是我便在學生、老師、家長以及校長的面前,分享這三十年來的工作經驗。

  我演講的方式,不是照著擬好的演講稿照本宣科的念一遍,而是觀察台下聽眾的反應,隨興地選擇談話主題。內容以我從...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前言 該說的話就要嚴格的說,這是上司的工作

【序章】了解「斥責」的本質
──把非得要說的事情用強硬的口吻說出來,就是上司的工作

責備才是真正的對部下好
你是不是誤解了「責備」的意義?
利用責罵讓部屬有機會「察覺」
「責罵」與「讚美」是互為表裡
「讚美」與「責罵」
不罵人的弊害
帶著感情嚴格責備
藉由責罵為部下架上槓桿
把自己的事情先擺一邊
衝突正可以使組織活絡
學會責罵的能力吧
上司有丟掉私心培植部下的義務

【第一章】有技巧的話,被罵的人反而會產生勇氣
──用強硬口吻說話,也需要技術

扮...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