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讀首詩逛美術館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我不做英雄中年之路長照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語言展66折起閱讀全壘打高效人生女身柴門文推理復刊
暫不供貨

人生七成的事,放棄也無所謂:人生只要努力就會有所回報都是謊言!不學會「放棄」,人生就無法成長!(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諸富祥彥|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4-30

ISBN/ISSN:9789869607797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40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人生只要努力就會有所回報都是謊言!
不學會放棄,人生就無法成長!


台灣2300萬人總體疲勞社會必讀之書!
《日經新聞》引發熱烈回響!Amazon讀者★★★★恍然大悟!


放棄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放棄讓孩子達成自己期望的目標!
放棄心目中理想的結婚與戀愛!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只要努力就可以獲得回報」,
讓我們誤以為自己只要堅持下去、只要耐心等待,
成功的機會總會到來。
但事實上,理想的工作、嚮往的愛情、富足的生活……
只有極少數的人才能夠辦到。
很多事無論再怎麼努力,依然還是無法如願,
夢想,最後終究只是夢想。
人生最大的痛苦,
莫過於陷入「雖然知道應該放棄,卻還是無法放棄」的僵局停滯不前。
與其因為自己「無法像別人一樣」而感到痛苦焦慮,
我們需要的是「放棄」的智慧和方法。
人生其實就是無數個「小放棄」的累積,
坦然接受現實中無能為力的自己,
學會聰明地「放棄」、「放手」,
專注做好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事,
即使放棄了七成的人生,
剩下的三成你也能夠活得精采、認真!

作者簡介:

諸富祥彥

日本知名心理諮商師,1963年生於福岡縣,1992年於筑波大學完成博士課程。

曾擔任美國超個人心理學研究所和英國東英吉利大學客座研究員、千葉大學教育學院講師、副教授,目前為明治大學文學院教授,也是日本超個人心理學學會會長、日本諮商心理師學會理事,並經常受邀擔任NHK、朝日電視台、日本電視台等電視與廣播節目的專家來賓。

另著有《在痛苦中看見人生最重要的8件事》、《生存的意義》、《人生有意義嗎?》、《「空虛」心理學》、《孤獨練習課》、《九堂人生必修課》等多部作品。

作者官方網站:morotomi.net

譯者簡介:

王蘊潔

譯書二十載有餘,愛上探索世界,更鍾情語言世界的探索;熱衷手機遊戲,更酷愛文字遊戲。

譯有《解憂雜貨店》、《空洞的十字架》、《哪啊哪啊神去村》、《流》。

著有:《譯界天后親授!這樣做,案子永遠接不完》

臉書交流專頁:綿羊的譯心譯意

章節試閱
「不要放棄」、「加油」這些話令人厭倦

「不要放棄。」

「加油。」

「振作起來。」

在我的周遭,很多人都很討厭聽到這些話。

聽到別人激勵自己、鼓勵自己「不要放棄」、「加油」,就忍不住心生厭惡。聽到這種話,反而會感到疲累。

有不少人都有類似的經驗。

這些人並不是懶惰的人。

他們不是不想努力。

他們有各自的「人生夢想和目標」,也覺得「還想繼續努力」。

他們的內心「還想繼續努力」、「不想放棄」的想法比別人更強烈。

正因為這樣,聽到別人輕鬆地說什麼「繼續努力」、「不要輕言放棄」,就會感到沮喪。

尤其是那些...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序言

人生就是無數個「小放棄」的累積

人生就是由無數個「小放棄」的累積。

在工作、戀愛、結婚、育兒、夫妻關係和照護生活中,即使再怎麼希望「這樣做」、「希望可以這樣」,總是有許多無法如願的事。面前這些無法如願的現實,我們只能慢慢接受、漸漸放棄。

人類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發現,人生中有很多事,無論「希望可以這樣」的願望再怎麼強烈,仍然無法如願。

我想根據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對「失去」所說的話照樣造句,那就是:

「人生就是放棄,放棄就是人生。」

「放棄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堂課。」

「不學會放棄,人生就無...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第一章 具備「放棄一半的能力 」,才能在「縮小社會」生存
「 不安」和「放棄」的時代
只有極少數人才能得到幸福的「無力社會」
在一切都萎縮的社會中
具備「放棄的能力」才能生存的時代
「 放棄的」只是「一半」
「 人生的長期展望」很危險

第二章 學會「放棄」,才能感到安心
「不要放棄」、「加油」這些話令人厭倦
「算了,沒關係」、「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和「放棄」,讓人鬆一口氣
擺脫「自行負責」的束縛
把「放不下」放一邊
學會放棄,就能找回心靈能量
聰明學會「...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