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BOOK好書獎瓊瑤手機成癮梅克爾楊双子張忠謀村上春樹民防大人學制度基因最透明的故事讀冊12月選讀心靈工坊全書系聯經暢銷66折起讀書共和國75折起周思齊
暫不供貨

梅蘭芳與孟小冬(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蔡登山

出版社:INK印刻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8-12-01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孟小冬與梅蘭芳的合作,可說是一個比「男人更男人」的女人和一個「比女人更女人」的男人的精彩絕配,難怪會顛倒眾生,讓人雌雄莫辨了……於是「冬皇」下嫁「伶王」,成為當時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梨園韻事。

梅蘭芳為一代京劇大師,其《霸王別姬》、《太真外傳》等戲,唐德剛讚不絕口說:「在二十四小時之內,你可看到蘭芳由一個浪勁十足的楊玉環變成一個以身殉情的虞姬。這是人類性靈中極端相反的兩面,而蘭芳的秉賦中便蘊藏著人類性靈最高境界中的無數個極端。所以他無論模擬那一種女性美,都能絲絲入扣,達到最高峯。」《梅蘭芳與孟小冬》細述其身邊交遊:為他編劇謀劃演出的所謂「戲口袋」、為他籌錢出國、耗盡家財的「錢口袋」、記錄他一生事蹟的貼身秘書、成就他《霸王別姬》經典名作的武生泰斗;當然最精彩的是其他傳記未曾道及的「梅、孟」之戀,孟小冬最後情歸叱吒上海灘的杜月笙,短暫的婚戀餘溫僅留兩人心底。細述梅蘭芳其身邊交遊外,其他傳記中未曾提及的梅、孟戀是本書重點,另孟小冬最後下嫁杜月笙的因緣實情亦有披露。書內加贈16幀梅蘭芳舞台扮相珍貴照片,值得收藏。

梅蘭芳小傳
梅蘭芳(1894~1961),名瀾,字畹華,祖籍江蘇泰州,1894年出生在北京京劇世家,10歲登台,工花旦,1908年搭喜連成班。1913年首次到上海演出《彩樓配》《玉堂春》《穆柯寨》,風靡了整個江南。1918年後,移居上海,綜合了青衣、花旦、刀馬旦的表演方式,創造醇厚流麗的唱腔,形成獨具一格的梅派。1919年4月赴日本演出。1927年與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一同被舉為京劇四大名旦。1930年春率團赴美,在紐約、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等地演出,大獲成功;1935年又率團赴蘇聯及歐洲演出,被稱為二十世紀二十至五十年代中國京劇藝術的文化使節。抗戰爆發後,梅蘭芳在日本政府威迫下仍拒絕演出,甚至蓄鬍以明志;抗戰勝利後,才在上海復出。1948年拍攝了中國第一部彩色戲曲片《生死恨》。1950年回北京定居,1952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1955年拍攝了《梅蘭芳的舞台藝術》。1956年6月演出《穆桂英掛帥》。1961年8月8日於北京去世。

孟小冬小傳
孟小冬(1907~1977),原名若蘭,字令輝。比梅蘭芳小13歲,有關她的身世,一般的說法是出身梨園世家。9歲時從姑父仇月祥學孫(菊仙)派老生。12歲時,已學會三十多齣戲,並登台演出,有大角風範。14歲時,評論界讚她「扮相俊秀,嗓音寬亮,不帶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勢。」1925年,孟小冬離開上海,北上深造,論者捧她為老生行的「皇帝」,稱之為「冬皇」。好事者大力促成梅蘭芳與孟小冬合作演出了《四郎探母》《遊龍戲鳳》男女角色顛鸞倒鳳;進而更撮合他們結為佳偶,成了轟動劇壇的佳話。兩個人後來終告仳離,深受打擊的孟小冬曾一度皈依佛門;後拜余叔岩門下,盡得余派薪傳。1950年杜月笙和孟小冬在香港舉行婚禮,杜月笙不久即去世。1967年,孟小冬由香港轉赴台灣定居,1977年因病辭世。

作者簡介:

蔡登山

一九五四年生,台灣台南人,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高職教師、電視台編劇,年代及春暉電影公司企劃經理、行銷部總經理。沉迷於電影及現代文學史料之間,達三十餘年。一九九三年起籌拍《作家身影》系列紀錄片,任製片人及編劇,將史料與影像融於一爐。四年間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該系列紀錄片並榮獲一九九九年廣播電視教育文化金鐘獎。一九九八年製作《蔣經國與蔣方良》三小時紀錄長片。二○○二年起製作《大師身影》系列紀錄片,讓晚清以降之文化大師--嚴復、梁啟超、魯迅、陳寅恪、胡適、林語堂、錢穆等人,長留身影。

著作有《電影問題‧問題電影》、《往事已蒼老》、《人間四月天》、《許我一個未來》、《人間花草太匆匆》、《人間但有真情在》、《傳奇未完--張愛玲》、《百年記憶》、《魯迅愛過的人》、《另眼看作家》、《色戒愛玲》、《曾經輝煌》、《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編著有《徐志摩情書集》、《柔情裹著我的心--徐志摩的情詩與情話》、《消逝的虹影--王世瑛文集》。

章節試閱
天南海北吐芳華 --說不盡的梅蘭芳

戲劇家馬彥祥在〈悼念梅蘭芳先生〉文中說:「作為一位戲曲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對於京劇旦角的表演藝術的巨大貢獻,可以說是所有的前一代和同代的旦角所難以比擬的。他不僅是一位京劇旦角的傳統表演藝術的優越而忠實的承繼者,而且是一位天才的革新者、創造者。在他的五十四年的舞臺實踐中,他不斷地為京劇旦角的表演藝術開闢新的道路,使旦角藝術在三十餘年來的京劇舞臺上,煥發著燦爛的光輝。」這段話簡明扼要地點出梅蘭芳在京劇藝術的成就與地位。

確實,自京劇誕生以來,長期是由老生行執牛耳...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天南海北吐芳華(代序) --說不盡的梅蘭芳

難遣人間未了情 --梅蘭芳與孟小冬的一段情
金屋藏嬌突驚變 --一九二七年的情殺命案
廣陵絕響埋玉魂 --孟小冬成為杜月笙的五姨太
從來劇藝有淵源 --譚鑫培‧余叔岩‧孟小冬
曾是瑜亮終揚鑣 --梅蘭芳與余叔岩
故人逝去情依舊 --許姬傳眼中的梅蘭芳
盡將舞態上氍毹 --齊如山與梅蘭芳
別譜新聲配梅郎 --梅蘭芳的「戲口袋」之一
仗義紓財為梅郎 --梅蘭芳的「錢口袋」馮耿光
霸王別姬成經典 --梅蘭芳與楊小樓的完美演出
梅歐閣裡傳佳話 --張謇‧梅蘭芳‧...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