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京都讀首詩逛美術館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中年之路長照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語言展66折起閱讀全壘打高效人生女身柴門文推理復刊
暫不供貨

巴黎公寓物語:諾弗勒 短篇集(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諾弗勒

出版社:美好事物

出版日期:2015-02-08

ISBN/ISSN:9789868778542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160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匯淬了諾弗勒十年來的九個短篇作品,不管是時間感或空間感都有著很大的跨幅。如在新竹科學園區工作時用冷眼旁觀的語氣寫下的「請以分手為前提與我交往」與「絕對清醒」、在陽光傻逼地燦爛的矽谷蘊釀出的「我是這樣地愛上了那個愛上你(妳)的自己」與「如果一個人抓到穿過麥田的人」、在光之都巴黎鋪陳出的「巴黎公寓物語」與「在瑪黑」。

「白開水」與「番茄系義大利麵」雖風格迥異,卻意外生成前後篇的有機連結。 「線性人生與巴黎女孩」以諾弗勒典型的尖銳論理筆鋒開始,卻掂著腳尖旋轉幾圈後,舞出最出人意料的結局。

諾弗勒的短篇遊走於虛實之間,讀者不免好奇:有多少情節是作者真實的體驗,而又有多少是文人自戀的幻想。然而正是這忽遠忽近、亦疏亦親的微妙距離感,以及盡在不言中的想像留白,讓這九篇作品與讀者建立起的對話從紙面活了過來。

「這個理工科的怪咖竟然橘逾淮為枳地將憤世譏誚化作了人生幽默,從筆下漫漫湧出法式詼諧,而終於在寫作上醞釀出混種巴黎人風采。我在新作裡讀到了他的巴黎公寓、他的巴黎「豔遇」——肯定不是寫出的那樣少——他的巴黎同事、他的巴黎咖啡館⋯⋯而忍不住想起了巴黎。」— 陳彧馨

作者簡介:

高雄人,典型舒適區恐懼症患者,在台灣和矽谷工作十餘載後,輾轉落腳於巴黎,現從事創投工作。擅長以系統駕馭跨領域的理論和知識,對美的事物無可救藥地著迷,熱愛文學、音樂、哲學、語言、建築、藝術、歷史、總經、金融和政治,嗜好包含寫作、攝影、散步和啃大部頭的文字書。曾任《音樂時代》雜誌主筆,著有《諾弗勒在北義》。

章節試閱
巴黎公寓物語

  「就算脫衣服的方式有魅力的女孩子很多,但穿衣服的方式有魅力的女孩子卻不是那麼多。」我喃喃地對自己複述著村上講過的真理,女孩坐在床角略顯吃力地正在把雙腿塞入煙管褲中。

  她終於站起了身,穿上米色小羊皮外套,轉身走過來在我額頭上吻了一下,然後走出房間。不規則的金屬撞擊聲傳來,是在門口那只大碗裡撈鑰匙的每天例行公事,然後是開門和關門聲,高跟鞋逐漸遠去的下樓聲。

  我伸了伸懶腰,從床上爬起,信步來到窗前低頭眺望,女孩正一手壓著敞開的公寓大門,對微微顫顫地進門的老太太說了聲日安,那是...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後記

  會開始寫短篇其實是場意外。

  有一陣子我寫作遇到很大的瓶頸,總覺得不管什麼主題,寫出來的東西都像潑婦罵街。雖然我從不避諱說自己寫作的目的是要達到西方文學中那種「偷偷背後插讀者一刀、讀者還連聲道謝」的嘲諷境界,但字正腔圓地罵人,就算只是在紙面上,罵久了自己也會懷疑起這裡面意義何在。

  有一天我發現自己正在寫的本來是隨筆文章,竟然無端自動長出虛構的劇情來,然後隨著劇情發展越寫越順手,欲罷不能,最後停筆時,眼前是一篇饒富趣味的半隨筆半故事的文章,而且創作的核心動機比原本用隨筆角度下筆時更...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巴黎公寓物語
在瑪黑
線性人生與巴黎女孩
我是這樣地愛上了那個愛上你(妳)的自己
白開水
番茄系義大利麵
如果一個人抓到穿過麥田的人
絕對清醒
請以分手為前提跟我交往
後記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