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門文女身中年之路更新粒線體長照閱讀全壘打語言展66折起抵抗行動高效人生房慧真讀冊選讀多巴胺國度AI五十強大塊商業展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
暫不供貨

畫家米羅綁票記(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保羅.哈托|譯者:曾建綱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12-01

ISBN/ISSN:9789570529777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20

書況:良好

備註:蓋藏書章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關鍵特色
★加拿大藝術家保羅.哈托(Paul Hartal)是美國暢銷科普作家皮寇弗 (Clifford Pickover)最鍾愛的藝術家。
★收藏作者親筆手繪的48幅插畫,值得珍藏。
★從懸疑小說情節中,飽覽現代藝術史風貌。
★在奇特歷險故事中,反覆思考值得引人深思的話題:戰爭、科學對人間禍福的影響力。

內容說明
當他落下第一筆畫筆,人生從此轉向另一道插曲,
隨著顏料揮灑在畫布上,時間開始迴旋在已知的過往歷史和未知的來世之間,重啟了他的繪畫人生……
胡安.畢羅(Joan Biro)來自巴黎,是一位不為人知的藝術史家。有一回他到紐約找老朋友敘舊,沒想到竟遭兩名幫派份子綁架,原因是綁匪把他的名字Joan Biro錯當成西班牙大畫家米羅(Joan Miro)了!無論畢羅如何解釋,綁匪還是把他關了起來,而且逼他作畫。綁匪打算把畢羅的畫拿到藝術市場以高價出售。畢羅被迫作畫的同時,綁匪派了一位年輕女士凡樂莉(Valerie)專門替畢羅打點畫具和飲食。他漸漸愛上了她,在一段又一段的談話中,他們向對方傾訴自己心底的祕密、身世背景,以及埋藏在心底不為人知的脆弱情感。某天,當他們兩人的藝術對談進入高潮,她答應做他的裸體模特兒,只是沒有摘下她臉上戴的蝴蝶面罩……

在這一段囚禁的日子裡,畢羅、凡樂莉卸下心防,對彼此的靈魂坦誠相見,直到紐約警察接獲匿名電話,畢羅才重獲自由,結束這場災難。但在他心底,那個撥打匿名電話的人必定是凡樂莉……

他重新回到妻子阿萊特(Alette)身邊,但是他與凡樂莉的幾段深刻談話,已經影響他對藝術、科技、戰爭的想法,世界有了迥異於以往的面貌……
從他拾起畫筆、冒名頂替大畫家米羅作畫的那天起,時間和空間都有了不同的存在與意義。

作者簡介:

保羅.哈托

現年七十八歲,是一位資深的作家及藝術家,人生經歷相當豐富。他在1936年生於匈牙利,雙親皆為猶太人。1944年3月(年僅八歲)德軍佔領匈牙利時,納粹將他全家移送到集中營,直到1945年4月才因蘇聯紅軍而獲釋。學生時代(1956年)曾親身參與匈牙利抗俄革命運動。哈托於1957年移民至以色列,1973年再移民至加拿大法語區的魁北克省蒙特婁市,並定居於該市至今。

哈托於1964年畢業自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1977年取得加拿大協和大學(Concord University)碩士,1986年取得美國加州哥倫比亞太平洋大學(Columbia Pacific University)藝術與教育博士。他曾任教大學,現專事寫作與藝術創作。

哈托目前已出版之著作包括A Manifesto of Lyrical Conceptualism (藝術理論,1975)、Vernissage (哲學/美學散文,1979)、The Brush and the Compass: the Interface Dynamics of Art and Science (藝術理論,1988)、Painted Melodies (美學散文,1983)、Rain Drop (詩畫集,1994)、The Hidden Orchard (哲學/美學散文,1999)、Love Poems (詩集,2004)、Postmodern Light (詩畫集,2006)等。畫冊《給塞尚的花朵》(Flowers for Cézanne)於1978年獲得法國大獎 (the Prix de Paris)。哈托最新著作為The Sinuosity of Straight Passions (詩集,2013)。

哈托獨創「抒情概念論」(Lyrical Conceptualism),藉此闡述自己的藝術見解,自1975年以來,對西方當代藝界頗有影響。2000年,俄勒岡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at Eugene) 為表彰其「抒情概念論」發表二十五週年以來之貢獻,特地為他舉辦個人畫展與書展。此外,他的畫作亦曾受邀參展於紐約「林肯中心」(the Lincoln Center, New York)及美國各地。自1970年起,哈托的畫作曾於巴黎、瑞士、漢城、布達佩斯以及渥太華等地知名藝術中心展出。

哈托於1980年代在蒙特婁籌組「藝術、科學暨工藝中心」(The Center for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此中心與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合作,其中包括日本、韓國、印度、歐洲、南美洲、美國以及加拿大等地的藝術家。他亦曾於1994年受邀至美國德州休士頓「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太空中心參展,慶祝「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二十五週年。

譯者簡介:

曾建綱

1970年生於中壢市,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政大英文研究所碩士,英國新堡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英國文學博士,專攻鄧約翰(John Donne, 1572-1631)及十七世紀英國文學。曾任文化大學英文系助理教授、挪威鋼琴家凱特爾‧畢揚斯達(Ketil Bjørnstad)1996年來台巡迴演出之隨行口譯,目前教授英國文學及翻譯,亦從事文學翻譯。譯著:鄧約翰《哀歌集》(The Elegies, John Donne),聯經,2011年,國科會經典譯注叢書。《琴聲‧情深》(Til musikken, Ketil Bjørnstad),天培文化,2014年。

賜教信箱:chienkangtseng@gmail.com

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翻譯-文學-音樂總匯三明冶小鋪/234476909952237?sk=wall&filter=1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一位不為人知的法國作家遭到兩名惡徒綁架,只因惡徒把此作家誤認為是西班牙大畫家米羅……令人不肯釋卷的奇特歷險故事……本書帶著讀者,從紐約到巴黎,再從巴塞隆納到布達佩斯,其中又牽涉了藝術、戰爭、幽浮和神經控制理論。故事反覆思考著,禍福難料的人世間,個人身分認同的難題。」

──紐約,Publishers Weekly

「獨到的拼貼手法,這部作品中或許交織了作者的自傳色彩……真是一次令人愉悅的閱讀體驗……本書在視覺上亦令讀者深感值回票價。」

──布達佩斯,Szivárvány

「寫的極好,且饒富趣味,作者的插畫非常出色...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有個星期五的早上,我正要去曼哈頓和一位出版商見面,就在途中我注意到有二個男子從一台車子裡竄了出來。一開始,我沒太在意那二個人。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後,我離開了出版商的辦公室,然後朝「時代廣場」走去。今天的天氣相當怡人,這在紐約真算得上是個晴朗又暖和的冬日了。

此刻我正漫步溜達於熙來攘往的街頭,但為了要閃避一個正在跑步的年輕人,我不得不快快向旁邊橫跨一步。我在一間高格調商家外的巨型玻璃櫥窗邊站了好一會兒,之後我又看到了那二個人。正是那二個人,我前一刻才看到他們。他們站在與我相距約十五碼之處,等在...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畫家米羅綁票記》 繁體中文版作者自序

各位親愛的台灣讀者,您讀到這本小說是我的榮幸,我內心非常高興。中文是一種優美的文字,而且全球使用中文的人口也最多,故能將此書以中文版呈現在您面前更是令我無比雀躍。

本書主角胡安.畢羅是一位不知名的法國作家,他在一趟美國之旅中莫名遭到綁票,綁匪竟鐵口直斷,說他正是西班牙大畫家米羅。這則奇遇將領著你從巴黎起程,沿途停靠並遊歷紐約、巴塞隆納及布達佩斯。本書情節也會引你沈浸於各式主題,如藝術與詩歌、浪漫及愛情、革命和戰爭、科學加幽浮等。不過小說本身則超越上述諸般情...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