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讀國寶情緒拾穗衛城遠流聯經時報墨刻長鴻常春藤手帳展暢榜5折起圓神尖端永遠記得百工最透明2榮格中山美穗校園書房學思歷程王思迅張曼娟川普關稅

興衰 挑戰  轉機  當代臺灣大專青年學佛運動

作者:釋光持
出版日期:2024-11-01
出版社:

法界出版社

本書以ㄍ興衰 挑戰 轉機:當代臺灣大專青年學佛運動》為題,分別以「萌芽與蓬勃期、變遷與轉型期、挑戰與復甦期」爲論述。作者採用「質性」與「量化」研究,並輔以個案分析法,深入剖析這一運動的發展脈絡與變遷, ...

佛教規範倫理學

作者:釋昭慧
出版日期:2003-03-01
出版社:

法界出版社

本書從「緣起」的基本原理出發,建構以「護生」為規範要義,以「中道」為實踐綱領的佛教倫理學,是將佛教之道德哲學全面系統化的原創性著作。  作者依於「緣起」之基本原理與四種中層原則,邏輯性地導出佛教規範的 ...

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勘定與資料彙編 上

作者:釋悟殷
出版日期:2009-05-01
出版社:

法界出版社

《印度之佛教》,係印順導師治史之代表作,寫於民國三十一年。導師曾說:「本書是敘述而少引證,引證也沒有說明出處。」而且在他往後的著作中,已經作了部分內容的修正與補充。因此,本書再版時,導師在某些章節中, ...

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勘定與資料彙編 下

作者:釋悟殷
出版日期:2009-05-01
出版社:

法界出版社

《印度之佛教》,係印順導師治史之代表作,寫於民國三十一年。導師曾說:「本書是敘述而少引證,引證也沒有說明出處。」而且在他往後的著作中,已經作了部分內容的修正與補充。因此,本書再版時,導師在某些章節中, ...

Buddhist Normative Ethics (佛教規範倫理學‧英譯本)

作者:釋昭慧
出版日期:2014-04-26
出版社:

法界出版社

昭慧法師之著作《佛教規範倫理學》英文版Buddhist Normative Ethics,於2014年4月26日正式出版(中文版業已於2003年出版)。本書從「緣起」的基本原理出發,建構以「護生」為規 ...

生命倫理與環境倫理─倫理抉擇的中道智慧(一)

作者:釋昭慧
出版日期:2022-08-01
出版社:

法界出版社

很多時候,人們面對的不是善惡明確的「是非題」,而是涉及價值優位考量的「選擇題」,有的更是涉及兩難困境的「選擇題」,每個選項都不完美(甚至有重大倫理疑義),但又都似乎言之成理。這時,「中道智慧」的領悟與 ...

佛教養生學

作者:釋性廣
出版日期:2017-05-01
出版社:

法界出版社

本書從佛典中汲取佛陀的智慧綸音,將佛教思想予以當代詮釋,以佛法觀點,分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並依佛法將「增進身心體健康」的原理與方法,具體列出四大要項:一、以色法「四大」原理,說明人體的物質特性、結構內 ...

圓頓止觀探微

作者:釋性廣
出版日期:2011-03-01
出版社:

法界出版社

本書探討天台止觀的意涵與特色;對於懸絕高妙的法華圓教,提出具體的修行進徑。處處可見嶄新的觀點,如:一、將智顗一生行道的經歷,與天台五品弟子位的階次逐一比對,主張法華圓教外凡位,乃智顗個人實修之體證。二 ...

令梵行久住─僧制與戒規之當代註釋

作者:釋昭慧
出版日期:2023-08-01
出版社:

法界出版社

本書以「令梵行久住」為題,因為這是佛陀的制戒目的,也是僧制與戒規的核心價值。作者以整個修道框架——三學、八正道,定位戒學的角色,分別從理論與實務層面,進行戒律學的當代詮釋,具有以簡馭繁、詮釋清晰、與時 ...

浩蕩赴前程:昭慧法師訪談錄(上、下冊)

出版日期:2017-05-01
出版社:

法界出版社

本書為國史館「臺灣佛教人物口述訪問」系列之一。訪談對象昭慧法師,深入研究佛學暨倫理學,學術成效卓著;以僧人身分參與社會運動,且有突出貢獻。曾被譽以「橫跨三界」(宗教界、學術界與社運界),因此作者以法師 ...

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 : 印順導師禪學思想研究

作者:釋性廣
出版日期:2019-03-01
出版社:

法界出版社

★ 印順導師的禪學思想,廓清了「現觀洞見實相」與「唯心神秘想像」的分野,使個人隱密的禪修經驗,得以透過學理的分別解析而撥雲見日月初。 ★ 印順導師論禪觀修持,有明義理以談信行,據信行而論學 ...

佛教倫理學

作者:釋昭慧
出版日期:2018-03-01
出版社:

法界出版社

作者將一般倫理學探究的所有哲學性議題,一一提出相對應的「佛教觀點」,並將「佛教倫理學」這門哲學專題建立體系化學說,由基本原理、實踐差異與當代意義,一路解析,見地卓然。足證佛教智慧,亙古彌新!. ...

初期唯識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脈絡

作者:釋昭慧
出版日期:2022-09-01
出版社:

法界出版社

★ 吾人或可承認,定中意識所現起的境相非真,但境相非真,這難道就足以達成「唯識無境」的結論嗎? ★ 將影像之出現,歸因於「唯識所現」,是否已經忽略了「有識未必就現」的事實了呢?是否已不自覺 ...

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印順導師圓寂週年紀念

作者:釋性廣
出版日期:2006-05-01
出版社:

法界出版社

本書含「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兩大主題: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為作者治學的活水源頭。在禪觀修持方面,作者本諸《阿含經》教,弘闡大乘願行,理論與實修兼備,深入剖析禪觀要義,並掘發大乘重視諸種三昧 ...

佛教後設倫理學

作者:釋昭慧
出版日期:2018-05-01
出版社:

法界出版社

本書上編為「理論篇」,本諸佛教文獻,針對種種佛教倫理學的「後設性」問題,逐一而作「形而上的進路」或「語言上的進路」之探索。下編為「應用篇」,所關心的應用倫理議題,較集中在胚胎、胎兒、動物與女性的現實處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