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2本79折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賣故事的人大塊商業展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華盛頓神話與近代中國政治文化[軟精裝]

作者:

潘光

出版日期:2020-07-01
出版社:國史館
本書探究孫中山被尊崇為國父的緣由。華盛頓為美國開國元勳之一,且有國父之稱。嗣後,孫中山先生被尊崇為國父,經作者探究,似仿華盛頓的先例,由此引述晚清知識分子對華盛頓的認識,為中國民主思想發展史之重要一章 ...

經世與實業:劉廣京院士百歲紀念論文集

出版日期:2022-09-21
出版社:秀威資訊
史家劉廣京先生(1921-2006)一生致力於近代中國史研究,開啟十九世紀航運史、中美關係史、基督教在中國、自強運動與經世思想等研究領域之先河,本書聚焦「近代中國的思想世界與經世實踐」與「近代中國的經 ...

傅斯年遺札(全三冊不分售)

出版日期:2011-10-01
本書收錄傅斯年1919-50年間寫給親 屬、師友及政治、外交、教育、學術各界人士的書信。由於傅斯年身份多樣(北大、台大校長,中研院史語所所長、中研院總幹事,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立法委員等 要職),並參與 ...

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軟精裝]

作者:

潘光

出版日期:2014-09-01
《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 本書是漢語世界的第一部閱讀史專著。作者以具體的個案,「濃描細寫」晚清士人尋覓接受「西學」的讀書歷程。在西力東漸的大背景下,有心知悉世事時局的晚清士人,開 ...

華盛頓在中國:製作「國父」(文明叢書15)

作者:

潘光

出版日期:2006-05-01
內容簡介  「華盛頓與櫻桃樹」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那麼,華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知道這個故事的呢?這本小書,既要揭開這個問題的謎底,也要講述美國國父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的形象,在 ...

高雄區農技報導171期-可可果實自動剖殼及果殼篩選機械

作者:

潘光

出版日期:2023-10-01
高雄區農技報導171期-可可果實自動剖殼及果殼篩選機械. ...

高雄區農技報導172期-洋蔥採收機

作者:

潘光

出版日期:2023-10-01
高雄區農技報導172期-洋蔥採收機. ...

容忍與自由:胡適思想精選

作者:

潘光

出版日期:2009-05-01
出版社:N/A
. ...

「天方夜譚」中研院──現代學術社群史話

作者:

潘光

出版日期:2008-05-01
出版社:秀威資訊
二手書徵求
創立於一九二八年的中央研究院(中研院),屹立至今八十年,向來是華人學術社群裡領袖同倫的巍峨殿堂。對廿世紀的華人來說,開創建立現代意義的學術社群,舉步維艱,長路迢迢,中研院的歷史,則是最好的一頁見證。走 ...

遙想「德先生」-百年來民主與知識份子的歷史格局

作者:

潘光

出版日期:2011-12-21
一九一二年,東亞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建立。中國這個古老的文明,脫離朝代統治,告別專制獨裁,與世界現代文明潮流同波共行,隨後,人類共同追求想望的「德先生」(民主,democracy)在五四運動中正 ...

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二版)[ 軟精裝]

作者:

潘光

出版日期:2021-12-01
本書是漢語世界第一部閱讀史專著,初版榮獲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中山學術著作獎」(2015);現經修改再版,彌失正誤,愈形完整,當可以較臻理想的面貌,奉獻史林。作者取徑閱讀史,以具體的個案 ...

近代中國的政治與外交

作者:

潘光

出版日期:2013-10-01
近代中國的政治與外交近代中國的歷史變遷,錯綜複雜,政治與外交領域更是倏忽轉易,風雲詭譎。然而,不論是內政經略抑或是外交折衝,往往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衝突矛盾,也難免是力量和利益的競逐交換。得失成敗,一時 ...

學術大師的漏網鏡頭:中研院名家史話,你不知道的蔡元培、胡適、傅斯年、陳寅恪、董作賓、顧頡剛……

作者:

潘光

出版日期:2021-01-11
SSR出沒!有神快拜!胡適、蔡元培、傅斯年、陳寅恪、董作賓、顧頡剛、張玉法……從近代中國到當代臺灣,看這群人如何撐起學術界的一片天!───解密中研院的名家軼事,勾勒華人學術圈的發展輪廓───為您獨家幕 ...

蔣中正總統五記[精裝]

出版日期:2011-12-01
出版社:國史館
《蔣中正總統五記》,為國史館典藏《蔣中正總統文物》中「文物圖書」類的《困勉記》、《游記》、《學記》、《省克記》與《愛記》等五種日記類鈔之總稱,係陳布雷主持總裁事略編纂室時期,由參與「事略稿本」編纂之王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