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京都讀首詩逛美術館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中年之路長照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語言展66折起閱讀全壘打高效人生女身柴門文推理復刊

濟慈詩選

作者:濟 慈
出版日期:2002-04-10

濟慈

是英國浪漫主義著名詩人,世界文學的瑰寶。他享年僅廿五歲,在短短五年創作期間,以絕世才華,嘔心瀝血,寫下許多優美的不朽詩篇;他一生坎坷,但熱愛生命,歌頌美感,充滿明朗、希望的情調。原文採譯者根據的E ...

濟慈詩選 夜鶯頌:中英對照版(附贈紀念藏書票)

出版日期:2022-04-27

濟慈

的夜鶯歌會永遠在人們的記憶裡存著」余光中、徐志摩也讚賞不已世界浪漫主義詩歌代表作中英朗讀雙語詩選 X 紀念藏書票“That I can never tell what mood is best. ...

我是一朵孤獨的流雲:「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十九世紀浪漫主義詩人濟慈精選集

作者:

濟慈

出版日期:2023-09-19
【沒讀過

濟慈

的詩,就不算讀過英國詩】一首〈希臘古甕頌〉,表達對「美」細膩獨特的感受;一首〈詠和平〉,為大戰後「自由」的到來歡呼鼓舞;一首〈埃爾金壁石〉,窺見古希臘石雕在異國中閃耀!▎夜鶯頌——感傷世俗 ...

蛇女蕾米雅

作者:

濟慈

出版日期:2012-01-06
出版社:有鹿文化
Open publication - Free publishing - More john keats一段魔幻、淒美、愛情的詩篇,詞句淺白富韻味,是踏入英美詩集閱讀與翻譯賞析的最好開端!英國名詩人濟 ...

濟慈詩選

作者:

濟慈

出版日期:1995-05-01
出版社:桂冠文學
十九世紀英國浪漫主義四大詩人:華滋華茨、拜倫、雪萊、

濟慈

四人中,只有濟慈(1795~1821)純屬平民。濟慈短短五、六年的文學創作生涯,留下傳世的作品,讓人直覺真是天妒英才。雪萊與濟慈年齡相仿,對濟慈 ...

濟慈名作集:用水書寫名字的人

作者:

濟慈

出版日期:2015-07-27
出版社:遊目族
生命是待放的玫瑰蘊含的希望;生命是誦讀變化無窮的故事;是把少女的面紗輕輕揭起;是炎夏涼風中野鴿子疾飛驟降;是歡笑的學童,全不知痛苦憂傷,把榆樹伸出的彈性枝條當馬騎。啊,給我十年吧!我可以在詩裡征服自己 ...

中國院士筆談錄 嚴濟慈:法蘭西情書─愛國˙愛家˙愛人

作者:

濟慈

出版日期:2003-01-01

濟慈

少壯熱血經恩師攪動直覺可展翅越洋發憤一番,成就大才,一雙眼 ​​睛放光,一番躍躍欲試模樣。冷靜思考,家裡哪有這筆資費。真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本書是一部難得的珍貴的歷史書簡,這些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寄 ...

濟慈詩選

出版日期:2019-04-01
出版社:N/A
. ...

濟慈詩選(英漢對照):英詩經典名家名譯

出版日期:2011-11-01
《英詩經典名家名譯:

濟慈

詩選(英漢對照)》收錄了濟慈最負盛名的6首頌、48首十四行詩、11首抒情詩和1首敘事詩,譯文選用了國內最獲好評的屠岸譯本,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翻譯彩虹獎。李肇星作序推薦​​,傳世 ...

燦爛的明星:濟慈

出版日期:2009-11-09
出版社:愛詩社
我從來不怕失敗,我寧可失敗,也要進入最偉大的人的行列。英國浪漫主義運動是英國詩歌史上,繼莎士比亞之後又一影響深遠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托起了詩壇上五位巨擘:華茲華斯,柯爾律治,拜倫,雪萊,

濟慈

,而濟慈是 ...

濟慈名著譯述

出版日期:2012-04-01
墓中人的名字只合用水來書寫。 Hrer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 ——John Kea ...

珍妮的帽子

出版日期:2003-03-24
二手書徵求
珍妮的阿姨寄給她一頂新帽子,珍妮希望就是她期盼中的款式,又大又有花……然而,結果並不是,帽子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不過珍妮沒有難過多久,因為一群小鳥來幫忙,就像變魔術一樣,啣來玫瑰、彩蛋,還有各種顏色的樹 ...

三號公寓

出版日期:2005-09-01
二手書徵求
內容簡介:山姆在自己所住的城市公寓裡,聽到從各戶人家緊閉的門後所傳出的各種聲音--話聲、狗叫聲、吵鬧的電視聲響、鼾聲,甚至還有嚼洋芋片的喀滋喀滋聲。某個雨天,他聽見哀傷的口琴旋律。「是誰吹的?」他想知 ...

拜倫雪箂濟慈抒情詩精選集

出版日期:2007-05-01
英國浪漫主義運動是世界文學史上重要的篇章,而拜倫、雪萊、

濟慈

更是其中翹楚。他們的作品流傳至今,仍是任何一位文學愛好者、尤其是西方文學愛好者、詩歌愛好者的必讀。三位詩人的共同點是卓越的文思和早逝的宿命。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