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2本79折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賣故事的人大塊商業展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佛教視角的生命哲學與世界觀

作者:蔡耀明
出版日期:2012-04-01
出版社:

文津

  這是一本關切眾生進入生命世界,其處境、心態、生命以及生命去向的學術專著。   依據的文獻,主要來自佛教解脫道與菩提道眾多的經典,包括《阿含經》、《般若經》、《首楞嚴三昧經》、《說無垢稱經》、《不增 ...

先秦兩漢道家思維與實踐

作者:薛明生
出版日期:2007-02-01
出版社:

文津

二手書徵求
本書探討道家思想之實踐並非高遠玄妙而不可行,其實例俯拾可得。如: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所並稱之中國「漢唐盛世」即有多數統治者不僅積極地推崇道家思想,而且還把這種思想直 ...

中國歷代思想史(1):先秦卷

作者:姜國柱
出版日期:1993-12-01
出版社:

文津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雖歷經磨難,屢遭變亂,但終能由亂返治,使民族命脈繁衍不絕,生生不息,並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思想文化,為人類思 ...

中國歷代思想史(4):宋元卷

作者:姜國柱
出版日期:1993-12-01
出版社:

文津

二手書徵求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雖歷經磨難,屢遭變亂,但終能由亂返治,使民族命脈繁衍不絕,生生不息,並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思想文化,為人類思 ...

水陸法會儀軌

作者:洪錦淳
出版日期:2006-03-01
出版社:

文津

本書以宋志磐所撰,明蓮池大師重修《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為底,再以清儀潤重編《水陸儀軌》為文本,剖析「水陸法會」的歷史成因、儀軌內容;從而釐清其所蘊藏的文化特質--既有印度顯、密佛教的內涵,又具中 ...

四書導讀

出版日期:1992-10-01
出版社:

文津

二手書徵求
. ...

清代學術論叢(5)

出版日期:2003-06-01
出版社:

文津

本論叢係公元2000年在中山大學召開之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五輯收曲及小說論文28篇。【張仁青教授榮退誌慶】. ...

周秦兩漢早期道教

作者:蕭登福
出版日期:1998-06-01
出版社:

文津

近世學者撰寫道教史,都說道教創立於張道陵,但遍查北周前史料,甚至梁‧僧祐《弘明集》所載眾多佛、道二教徒相互論戰之詞等;都無張道陵創教說。以張道陵為道教主,實乃出自北周的釋道安,係佛道相攻時醜詆之詞,至 ...

論語思想體系

作者:邱鎮京
出版日期:2010-07-01
出版社:

文津

. ...

一代儒宗顧亭林

出版日期:2000-08-01
出版社:

文津

二手書徵求
本書將學術史研究與思想史研究相結合,細緻地考述了顧亭林的生平著述、學友門人,深入分析了其學術語境和學術範式,並對其在小學、經學、史學、理學、辭章之學和經世之學等各個方面的成就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歸納和整 ...

宗教生死學

作者:鄭志明
出版日期:2009-01-01
出版社:

文津

宗教與生死學是當今社會最為根本的生命教育,協助人們從物質性的身體提升到精神性的心性生命之中,進而從當代科技物化的工具理性處啟發出人的道德涵養與倫理實踐,以神聖的生命體驗建構起真善美統一的心靈情境。宗教 ...

唐宋古逸佛教懺儀研究

作者:汪娟
出版日期:2008-02-01
出版社:

文津

本書輯錄了九篇唐宋古逸佛教懺儀的研究,材料包括《降生禮文》、《秀禪師七禮》、《瑜伽佛禮》、《法華七禮文》、《上生禮》、《觀音禮》、《揭帝禮》等七篇禮文,以及從《大佛名經》略出的懺悔文,都是歷代藏經沒有 ...

王充哲學的再發現

作者:劉謹銘
出版日期:2006-11-01
出版社:

文津

二手書徵求
王充哲學在當代的命運,一言以蔽之,可謂「好之者眾,攻之者終不絕」。綜觀王充哲學的當代詮釋,較諸傳統的理解,雖呈現出新意迭出、目不暇給之面貌。然而,在這些以新概念、新觀點、新理論來詮釋王充思想的眾多研究 ...

荀子之名學析論

作者:李哲賢
出版日期:2005-10-01
出版社:

文津

歷來有關荀子之研究多著重其心、性、天、禮等之探討,而較疏於其名學之研究。本書富於國際視野,藉由分析、詮釋中、外學界之研究成果來抉發荀子名學之義蘊,全面而深入地探討荀子名學之內涵,闡明荀子名學中之重要論 ...

清代學術文化史論

出版日期:1999-11-01
出版社:

文津

二手書徵求
本書係作者多年研究清代學術文化的結集,共收錄論文二十七篇。各篇論文或綜論清代學術文化領域的一些重大問題;或專論清代學術思潮、學術流派與學術人物;或考辨清代的重要文獻典籍;或評介前賢時哲的清學研究成果,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