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門文女身中年之路更新粒線體長照閱讀全壘打語言展66折起抵抗行動高效人生房慧真讀冊選讀多巴胺國度AI五十強大塊商業展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
提供搜尋: [出版社-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搜索結果:頁數1/23

日照枋寮坑溪

出版日期:2019-12-01
本書收錄作者寫作以來38篇散文作品,內容從小時候對大家族及長輩的記憶、成長過程及至為人母後親子之間的互動,透過細緻的文筆,既真實又真情,娓彷若看到一個時代的縮影,在峰迴路轉後,可以見證人性,令人動容。 ...

遺神

作者:吳鈞堯
出版日期:2013-04-18
吳鈞堯的《火殤世紀》,寫金門族人的百年史,在野史中滲入正史的「實錄」;《遺神》則描繪金門的千年「神族」譜,在正史中融入大量稗史的虛幻傳奇。吳鈞堯鋪寫金門歷代神祗,重新定位金門在歷史中的位置—地處邊陲的 ...

那三十八天的戀情

作者:徐鈺晶
出版日期:2018-03-19
心甘情願是愛的別名。在愛之中,我們成全自己,成全人生。短短的三十八天戀情,如煙花般易逝,卻也絢爛令人銘記。都說網路空泛,但咫尺天涯,緣分和巧合促成一段千里一線的情誼,他是如此善解與聆聽,而她漸漸沉浸在 ...

剪一座神:媽祖相隨-2018媽祖徵文比賽得獎作品集

作者:王志誠
出版日期:2018-08-31
媽祖,最溫柔的守護神本書蒐集「媽祖相隨─2018媽祖徵文比賽」30篇得獎作品,內容包含媽祖信仰的民俗與文化、個人的遶境活動經驗、媽祖信仰的感受與敘述等,題材多元且探討的層面深入,皆富有深刻的心靈感受而 ...

魚:106年高雄青年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出版日期:2017-11-20
創作不一定要記錄土地,但多半的創作養分都與土地脫離不了關係,這座重視文學、熱愛閱讀的城市,對提倡創作、發掘文壇新秀寫下這座島嶼的點滴,始終不遺餘力。本屆的高雄青年文學獎,聚焦親情的作品較多,比起往年水 ...

我愛黑眼珠

作者:七等生
出版日期:2003-10-01
二手書徵求
《我愛黑眼珠》是遠景所出版的「七等生全集」中的第二卷,蒐有小說、散文與論文,是七等生在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的作品。當時作者二十七至二十八歲。. ...

城之迷

作者:七等生
出版日期:2003-10-01
二手書徵求
《城之迷》是遠景所出版的「七等生全集」中的第六卷,蒐有小說與散文,是七等生在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八年的作品。當時作者三十八至三十九歲。. ...

銀波翅膀

作者:七等生
出版日期:2003-10-01
二手書徵求
《銀波翅膀》是遠景所出版的「七等生全集」中的第七卷,蒐有小說、詩與散文,是七等生在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的作品。當時作者三十九至四十歲。. ...

休書:我的臺南戶外寫作生活

作者:楊富閔
出版日期:2014-09-17
二手書徵求
一邊是休閒與退休與休耕的想像書,一邊是苦力與勞動與粗活的生活書,我發誓老去以前要住回臺南,只因那裡最靠近我的出生……楊富閔最新散文集《休書》,延續「解嚴後臺灣偏鄉囝仔」的特殊視點,通過文史閱讀詮釋與個 ...

人與樹的歲月之歌:漫遊屏東勝利、崇仁眷村

作者:郭漢辰
出版日期:2016-12-10
一本關於「人 X眷舍 X 老樹」的點滴回憶屏東市位處國境之南,熾熱的陽光、親切的人們、歷史悠久的眷舍,是它的最佳印記;而老樹,則是一路伴隨著這塊鄉土的最佳夥伴,它們看似不會開口說話,但知道的故事可多著 ...

時光精靈

作者:陳崇正
出版日期:2016-12-30
迴盪在歲月甬道裡的時光精靈以詩意的筆觸 繪出濃淡合宜的生命情景距2004年《擁愛愛詠》詩集出版已屆12年,詩人陳崇正仍保持著旺盛而真誠的生命能量,於詩裡詮釋人生與時光流逝的各種心境。這本《時光精靈》是 ...

為何堅持:七等生精選集

作者:七等生
出版日期:2012-08-21
二手書徵求
讓理想與熱情再度燃燒  七等生從一九六二年首次在聯合報副刊,經由主編林海音之手,發表小說處女作〈失業、撲克、炸魷魚〉,便開啟了他的創作生命。至二○一○年之秋,七等生獲得第十四屆國家文藝獎,發表得獎感言 ...

火殤世紀:傾訴金門的史家之作

作者:吳鈞堯
出版日期:2010-05-01
各報副刊主編 各界知名人士 聯合推薦吳鈞堯《火殤世紀》──王聰威(聯合文學總編輯)羊憶玫(中華日報副刊主編)宇文正(聯合報副刊主任)蔡素芬(自由時報副刊主編)簡白(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副主任)李沃士(金門 ...

旁遮普散記

作者:亞瑟蘭
出版日期:2012-12-18
這是一個混亂的世界:人、車、牛、馬、驢、騾交織,摩肩擦踵、水洩不通、繁華鼎沸……自千禧年我初來乍到至今,沒有改變。這也是一個寧靜的世界:自外於西方主流價值、自成世紀。大隱隱於市,大靜取於喧囂;我嘆息這 ...

鷺鷥飛入山

作者:廖淑華
出版日期:2013-02-01
其實從未離開過做為一個斗南傳統餅舖的女兒,作者廖淑華用筆記錄了家族產業六珍馨餅舖的興衰,以及我們許久未聽到的「大餅」、「盒餅」、「散餅」的產銷景況,這幾篇文章勢必成為地方產業的重要史記。不過,淑華字裡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