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讀首詩中年之路與自己和解京都新時代運動逛美術館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柴門文長照

國家、知識、信仰——《佛學叢報》與清末民初佛教的近代轉型

作者:倪管嬣
出版日期:2022-12-06
出版社:秀威資訊
1912年發刊的《佛學叢報》為民國首部佛教期刊。由主辦革命黨重要刊物《時報》的狄葆賢(1873-1941)所辦,從1912年10月出版至1914年6月為止,共出十二期,史瑞戈(Gregory Scot ...

告別無憾:40則臨終安心指引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日期:2023-11-08
出版社:法鼓文化
生命是暫時的任務,生死只是一個過程,讓祝福代替悲傷,臨終也可以很莊嚴、很有尊嚴。「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莊嚴的佛事。」——聖嚴法師建立正確的生死觀,便能「善生」,做好死亡規畫、接受臨終關懷,便 ...

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關懷

作者:廖肇亨
出版日期:2008-09-01
出版社:允晨文化
此書共收論文十二篇,大約可以分為兩類,依研究旨趣與特色,大約可以分為:(一)明清禪林詩作與詩論(二)明清的思想概念與佛教兩個主要範疇。二者又都同時以明末清初佛教的文學觀為主要探討的範疇,嘗試將文學、禪 ...

近世的佛教:開展新視界的思想與文化

出版日期:2020-10-09
出版社:佛光
在日本江戶時代寺檀制度下,因中國黃檗宗傳入及出版文化影響,日本近世佛教產生富活力之轉變,一新眾人觀感。末木文美士為日本知名佛教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佛教學,以及以佛教為核心的日本思想史。主要著作包括《平 ...

近代國家與佛教:日本IV

出版日期:2023-06-07
出版社:法鼓文化
◆重新建構—近代日本佛教的新樣貌日本佛教的研究,過去以鎌倉新佛教為關注焦點,七○年代以來,研究者針對二戰後構築的日本佛教定論提出批判,導致傳統佛教觀逐漸瓦解,多面向的研究重新建構出近代日本佛教的新樣貌 ...

民眾佛教的扎根:日本III

出版日期:2021-04-14
出版社:法鼓文化
日本學界嶄新論述‧多樣的思想文化風貌江戶幕府將佛教納入政府系統化管理,一方面又建立嚴格的寺院制度,鼓勵僧人進行學術研究;在相對和平的歲月中,江戶佛教取得長足的發展,又與民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甚至日本 ...

蓬勃發展的中世佛教:日本II

出版日期:2020-06-08
出版社:法鼓文化
★ 探究日本院政時期至戰國時代的佛教史。★ 日本學界動員菁英學者的結集,作者群以整體觀點,依各別專攻的主題領域,進行層層闡述,為議論豐富、可讀性極高的論著。日本中世佛教,一般稱為「鎌倉新佛教」,禪宗從 ...

七優曇華:明末清初的女性禪師(上)

作者:蘇美文
出版日期:2014-03-14
出版社:全佛文化公司
本書是世界上第一本深入研究女禪師修行與教化的學術專題論述。作者用心考據明末清初七位女禪師的史料,修證法要與弘法風貌,使她們?世的智慧與風姿,脫去歷史的塵燼,宛如千年一現的優曇華,在21世紀重現芳華,開 ...

七優曇華:明末清初的女性禪師(下)

作者:蘇美文
出版日期:2014-03-14
出版社:全佛文化公司
本書是世界上第一本深入研究女禪師修行與教化的學術專題論述。作者用心考據明末清初七位女禪師的史料,修證法要與弘法風貌,使她們?世的智慧與風姿,脫去歷史的塵燼,宛如千年一現的優曇華,在21世紀重現芳華,開 ...

漢傳佛教復興:雲棲袾宏及明末融合

作者:于君方
出版日期:2021-07-14
出版社:法鼓文化
第一本關於明代佛教與雲棲袾宏的英文著作,出版後即引起學術界巨大的迴響。中文版首度面世、40週年紀念版在美上市。雲棲袾宏深信自己生於末法時期,但他並不感到遺憾,在他眼中,人生在世並不是短暫、虛妄和苦痛, ...

花開最末

作者:梁寒衣
出版日期:2014-11-26
出版社:香海
在生死面前,世人做何姿態?高僧又做何姿態?  淨土祖師蓮池大師恒於案前,書「生死事大」以自警醒──無常迅速,當勤精進。的確,死亡是每個人不可避免的功課。  這本書,即是一本關於禪者們臨終之際,面向死亡 ...

明末佛教研究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日期:2000-09-27
出版社:N/A
. ...

賢劫:達賴喇嘛談末法人生

作者:洪惠嬌
出版社:圓明
二手書徵求
. ...

中國末代禪師(平裝)

作者:陳慧劍
出版日期:1998-11-01
虛雲老和尚自一九五0年以來,被中國佛教界尊為「民國四大高僧」的首座,誠是實至名歸。 如果我們從本書內容與評析的角度來觀察,他不僅是民國間的高僧,在中國佛教史上也是出乎其類 、拔乎其萃的佛家巨擘,絕非一 ...

中國末代禪師(精裝)

作者:陳慧劍
出版日期:1998-11-01
虛雲老和尚自一九五0年以來,被中國佛教界尊為「民國四大高僧」的首座,誠是實至名歸。 如果我們從本書內容與評析的角度來觀察,他不僅是民國間的高僧,在中國佛教史上也是出乎其類 、拔乎其萃的佛家巨擘,絕非一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