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京都讀首詩逛美術館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中年之路長照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語言展66折起閱讀全壘打高效人生女身柴門文推理復刊
暫不供貨

攝影的關鍵練習:做自己的策展人!攝影眼天天提升的系列攝影計畫(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哈列德.曼特|譯者:洪人傑

出版社:流行風

出版日期:2013-03-15

ISBN/ISSN:9789863060819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176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他將包浩斯(Bauhaus)精神帶入攝影,引發德國當代攝影革命浪潮;
現在,他要挑戰你的攝 影 眼。

在靈光消逝的年代,
讓理性與感性兼具的系列攝影練習 全面啟動你的攝影眼,
做自己的策展人!

偶爾「撿」到一張不錯的照片,不難;
持續創作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攝影作品,不容易!
你跟大師的差別就在這裡 —
懂得用相機創作專題,完整表達想法與意念,才是真正懂攝影。

創作、教學超過一甲子,德國當代攝影大師、包浩斯(Bauhaus)學派傳人 —哈洛德.曼特(Harald Mante)教授發現:讓攝影天天進步最有效的訓練方法之一,就是「系列攝影」(serial photography)。
承繼了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克利(Paul Klee)、伊登(Johannes Itten)等大師的藝術涵養,曼特教授素以其對色彩與構圖之獨到眼光聞名於世;正統藝術訓練出身的他將理性設計思維與感性攝影創作結合,使看似漫無章法的拍攝動作轉化為有條有理的系列攝影,幫助你全面啟動攝影眼,做自己的策展人,天天都從創作中發現樂趣。

台灣人正缺乏的藝術學校專用練功書
從日常生活中的攝影刺點開始,曼特教授在本書中詳細分析系列攝影的理論與實踐,除了從設計理論與色彩理論來探討攝影必備的形式(formal)之美,也針對各種被攝主體的特性分析寫實或抽象表現的無限可能性,深入挑戰你的藝術神經,落實「藝術即生活」的包浩斯精神;更親自示範最適合系列攝影專題呈現的「影像組合」(tableau)技法,讓你從創作端到展覽端一次到位,掌握完整呈現創作思維的佈展策略。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台灣人正缺乏的藝術學校專用練功書!

什麼是「系列攝影」?
曼特教授認為,與其漫無目標地尋找一個看起來吸引人的「決定性瞬間」,系列攝影的練習將更能幫助你提升攝影力。
所謂「系列攝影」,是針對單一或多個主題拍攝一系列照片,每一張照片都要符合該系列的命題重點:某個主題、物體、形體、色彩、情緒,都可以成為創作靈感的來源。其優點是,隨時隨地都可以拍攝,主題不拘、長短不限,作品呈現形式更是自由,不同主題之間更可以混搭出嶄新議題,能夠充分激發攝影者的創造力。

跟著曼特教授的腳步開始練習後,你會發現自己能夠以更獨到、更有趣的方法來觀看這個世界;而藉由持續累積拍攝經驗,你也會發現自己的系列作品天天都有進步!

關於「包浩斯」
影響百年來當代設計與美術甚鉅的包浩斯(Bauhaus),原本只是一所僅維持了14年的德國藝術學校,卻在世界各地的建築、設計、美術、戲劇等領域發光發熱,甚至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樣貌。
曼特教授求學時,包浩斯學校雖然早已解散,但他在德國工業設計師的搖籃 — 威斯巴登工藝學校(Werkkunstschule Wiesbaden)學習平面設計與繪畫時,便在文森.韋伯(Vincent Weber)的指導下認識了繪畫大師康定斯基、克利與伊登等人的作品,並將包浩斯的精神帶入攝影實踐之中,成為對德國當代攝影影響甚鉅的一代宗師。
包浩斯學校本身就是個大膽的藝術教學實驗。它理論與實務並重,將工藝與純藝術結合,打破了藝術家與工匠之間的藩籬,其教師均為當時各領域之佼佼者;當代攝影大師 — 摩荷里-那基(László Moholy-Nagy)便為其中之一。


【本書特色】
德國當代攝影大師、包浩斯第二代傳人親傳,理性設計思維與感性攝影的結合
自設計理論與色彩理論切入,借用古典繪畫基礎的養分,強化攝影人的藝術實踐基礎
35個攝影專題的深入分析,8個影像組合展示示範,還有2個親切的佈展重點叮嚀,創作端與展覽端一次到位
適用領域:藝術創作 / 報導攝影 / 婚紗攝影 / 劇照攝影 / 紀實攝影 / 旅遊攝影
攝影初學者與進階者都適用的藝術學校專用練功書


作者簡介:

1936年生於柏林,德國當代重要攝影家、包浩斯(Bauhaus)學派第二代傳人,因將康定斯基(Kandinsky)、克利(Klee)等藝術家熱愛的構圖與色彩設計元素帶入攝影中而聞名。

曼特早年於德國工業設計師的搖籃 — 威斯巴登工藝學校(Werkkunstschule Wiesbaden)學習平面設計與繪畫,後於多特蒙工藝與應用藝術學校(Dortmund Polytechnic)及特理爾(Trier)的歐洲藝術學院(European Art Academy)教授攝影設計(Photographic Design),亦在諸多講座與工作坊(workshops)中授課。

曼特教授已出版過許多藝術類書籍及教科書,攝影作品曾在世界各地許多博物館及私人收藏中展出,他的書與月曆也是許多收藏家競相蒐羅的對象。

官方網站|http://www.harald-mante.de/

譯者簡介:

洪人傑

台北/宜蘭人,1977年生。畢業於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目前就讀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校區社會學博士班,研究興趣以經濟發展、社會福利及勞工問題為主,兼及藝術與攝影的知識社會學。曾任出版社特約編輯、審訂及兼職譯者。

目錄
‧影像組合01|蓋著防塵套的汽車 Covered Cars
‧影像組合02|交通標誌 Street Signs

第一章|發現日常生活中的攝影刺點
Part 1. Serial Photography General Themes
‧影像組合03|長椅 Benches

01. 房屋 Houses 旅途中最完美的攝影練習主題
02. 階梯 Stairs 在上與下的移動之間發現驚奇
03. 桌椅 Tables and Chairs 親密的生活、工作伙伴
04. 刷具 Brushes 將平淡轉化為焦點的好工具
05. 走進菜市場 At the Market 地攤貨v.s.日常生活藝術間的微妙界線
06. 塑膠 Plastic 閃亮而堅不可摧的永恆主題
07. 氣球 Balloons...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