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讀首詩中年之路與自己和解京都新時代運動逛美術館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柴門文長照
暫不供貨

這個作品,怎麼這麼貴?:一句話說出現代藝術與大師特色(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威爾.岡波茲 |譯者:陳怡錚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3-11-06

ISBN/ISSN:9789865770068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20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花三小時排隊,看半小時出場,比逛紀念品販賣部的時間還短?
「這作品,居然值31億?」
「這幾筆,是在畫啥?我家小孩也會呀! 」
99%的人,觀賞(或說到)現代藝術時,都有以上這些共同問題。

作者岡波茲是英國BBC藝術總編,他自編自演了一場單人脫口秀,於愛丁堡藝術節締造完售票房佳績。此事造成轟動後,岡波茲延續這種大受一般觀眾歡迎的脫口秀風格,為讀者打開現代藝術的大門,讓你笑著明白——這一百五十年來的現代藝術發展,是有脈絡的,絕非無厘頭或是純商業炒作:

◎莫內、雷諾瓦的創作,為何當年是不入流的「下等」主題?
◎一個小便盆竟變成大師傑作?故意來亂的竟然價值崇高,道理何在?
◎明明五歲小孩都畫得出來,為什麼盧梭是大師,我家小孩的畫就不值錢?
◎印象派到底是美得讓你超有印象?還是模糊得讓你留下壞印象?
◎畢卡索的畫明明很難辨識,為什麼他堅稱自己「從不畫抽象畫」?
◎一堆磚頭,為什麼值得讓一個國家級美術館浪費大筆公帑……

為什麼這些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能從原本飽受大家惡劣批評,變成名留青史的作品?而且還很貴!讀完本書,你會知道——

‧哪個畫派拆了貴族畫室和真實生活的牆,讓畫家從此走出戶外。
‧什麼時候開始,畫的像不像不重要,能激發感情的張力才會賣。
‧如果一個畫家想造反,他會用甚麼顏色與線條來表現?
‧畫家看世界跟你哪裡不一樣?為什麼塞尚會說:眼睛看到的,不是為了相信,
而是為了提出問題。
‧畫壇也有蘇珊大嬸,盧梭40歲才開始培養周日下午畫畫的嗜好,為何能晉身大師?
‧為什麼一個瘦骨如柴的人像,竟然賣超過新台幣31億元?
‧有些人畫景物或人物很像;有些人畫得超不像,如畢卡索,憑什麼稱為大師?
‧為什麼有些名畫尺寸越來越大,如秀拉?有些卻越畫越小?

本書涵蓋27個大小流派,重要藝術家超過100人,作品照片共140張,內容超級豐富,為了方便讀者攜帶與閱讀,將原書分拆兩本出版。
第一本是《這個作品,怎麼這麼貴?:一句話說出現代藝術與大師特色》,從現代藝術如何從古典藝術走出來開始,從莫內先登場,然後敘述印象主義如何從被嘲諷到廣受歡迎,日本浮世繪如何影響印象主義,乃至於秀拉為什麼要用點點作畫?高更的象徵主義到底在隱喻什麼?梵谷看到了什麼,為何他筆下的光線會這麼扭曲,驚嚇指數高到把孟克刺激出「吶喊」這幅鉅作?法國畫壇如何影響了義大利,又如何刺激出俄國的至上主義,為什麼俄羅斯這麼多抽象畫大師……

第二本為《看懂設計,你要懂的現代藝術》(2013年12月出版),內容從俄羅斯「非具象主義」對現代設計的影響開始,為讀者打開當代設計的大門。讓你不只能看懂現代藝術大師傑作與當代設計理念,還能非常深入淺出的評論一位藝術家、設計師的思惟——這是○○主義作品、他流露○○派的風格。
現代藝術風格迥異,其實一脈相承,各種「主義」似乎各有故事,其實系出同源。你會明白:
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竟然讓藝術家開始為普羅大眾商品和廣告做設計;
為什麼會有原始主義?野獸派是在野獸什麼?
畢卡索的作品,啟發了安迪沃荷;刺激了達達主義;喔,還有你我的美勞課內容。

看完這些故事,你就知道,這些作品在流露人性情感、思惟,甚至精神狀態時
——極其真摯、所以珍貴(而且真貴)!

從一個讓英國人笑著搞懂現代藝術的表演開始,邊演邊寫成這本書,是你日後參觀所有畫展、經典作品來台展、甚至看懂當代建築、室內設計與產品設計大師作品的必備書,隨身帶著吧!

作者簡介:

威爾.岡波茲 (Will Gompertz)

BBC英國廣播公司藝術主編,目前是藝術圈「唯一」曾經以脫口秀方式,講解現代藝術的人。

岡波茲曾任倫敦泰特美術館媒體總監七年,負責英國最受歡迎的藝術網站Tate Online,以及英國傳閱率最高的藝術雜誌Tate ETC。曾為英國《泰晤士報》、《衛報》及《BBC》撰寫藝術專文超過二十年。

2009年岡波茲以現代藝術為題,自編自演單人喜劇脫口秀,於愛丁堡藝術節締造完售票房佳績。紐約《創意》(Creativity)雜誌近年票選岡波茲為全球前五十名頂尖創意人士。

【譯者】陳怡錚

紐約大學碩士,現任東華大學講師,喜愛自然、身體與藝術。曾譯《這輩子一定要去一次紐約》(大是文化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黃海鳴 臺北市立美術館 館長

李政勇 安卓藝術負責人、藝評家

施靜菲 臺大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

章節試閱
《日出印象》,莫內

從此,你們這伙人都是「印象主義」

「連印花壁紙的紙胚都不如!」莫內怒吼,拿著《喧鬧日報》用力拍桌。「他以為他是誰啊?」啪(報紙拍打桌面的聲音)。「他膽敢?」啪。「如果說『素描』我還勉強接受,這種羞辱我早習慣了。但『連印花壁紙的紙胚都不如!』實在是太過分了。這個低能沒有藝術涵養的大蠢蛋!」啪、啪、啪。「卡密耶(畢沙羅的名字),你說這蠢蛋叫什麼名字來著?」

「路易.勒洪(Louis Leroy)。」畢沙羅回答。接著他朗讀這位藝評家針對莫內所展出的多幅作品中的《日出印象》所寫的諷刺評論。「『印...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推薦文二

大眾想看懂的小小願望,終於得到滿足



臺大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  施靜菲

這是一本保證大家可以懷著放鬆的心情讀懂的藝術故事書,我不能說裡面完全沒有艱深的專有名詞,像是透視法(perspective)、明暗對照法(chiaroscuro),或是宣示畫家藝術哲理的抽象宣言,例如愛爾蘭畫家培根(Francis Bacon, 1909-92)所言「繪畫是個人神經系統投射於畫布上」;但是透過作者生動連貫的敘事,有如古代說書人般鋪陳故事情節與高潮,讓人不知不覺忘我地沉浸於現代藝術的故事中,忽然幾個小時過去了都沒發現。

  讀完本書後,...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有了這故事,難怪這作品這麼貴

自宮布利希(E.H Gombrich)的經典之作《藝術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 )到休斯

(Robert Hughes)的《新世界的震撼》(The Shock of the New ),涵蓋現代藝術的藝術史

書籍不乏這類精湛作品。我無意而且也無從和這些鉅著一較高下;我只是想提供一點不一樣的:一本從個人角度出發,以說故事的方法呈現,資訊豐富的書。內容依年代從印象主義至當代藝術的故事(但由於篇幅限制,仍無法一一介紹參與各個藝術風潮的所有藝術家)。

我志在寫一本真實卻生動的書,而不是一本學術著作。裡頭沒有太多注解或冗...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藝術地圖 現代藝術流派關係圖
編輯室報告 讓你笑著看完的豐富知識,只此一家
作者序 有了這故事,難怪這作品這麼貴
前言 我能讓你的現代美術館之旅變得很好玩

第1章 一九一七年 《噴泉》
本來是來亂的,小便盆變成大師傑作
白瓷小便盆,藝術圈大風暴
先想好概念,再選擇媒材
從未公開展覽,卻最具影響力
「那是藝術嗎?」「呃~是。」

第2章 前印象主義 一八二○~七○
畫畫何必神聖,咱出門找「下等」主題
最後一批創作「像樣的藝術」的人
野餐、喝酒、走路,第一次當畫作主題
出門畫畫,從此改變畫家的創作方式
...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