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讀首詩中年之路與自己和解京都新時代運動逛美術館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柴門文長照
暫不供貨

只要改變5%,生活就有全新的可能:用極其微小的行動,打破慣性和困局(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李松蔚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3-05-10

ISBN/ISSN:9786267311066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20

書況:近全新

備註:無畫線註記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只要一次進步5%,生活就會產生巨大變化
新的行動帶來了新的經驗,而新的經驗打破慣性
改變就會一步一步地發生

給想太多卻無法採取行動的人、給每天都在自我懷疑的人。
給你的:「改變工具箱」。

如果你總是感歎,雖然聽過很多道理,這一生卻依然過著不順遂;或是你總是想得太多,卻遲遲無法行動,那麼你需要的不是大道理,而是讓自己「動起來」!

大部分人願意嘗試的行動既要是新的,又不能太難做到,這就是所謂「擾動」,要恰到好處的「刺激」,讓對方更容易地啟動不一樣的嘗試。這就是這本書所要傳達的「5%的挑戰」。

本書中有真實的人生煩惱,更有你從未想過的直接建議。作者為知名心理學家李松蔚,收錄44個故事案例,談論很多人在真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像是對自我的不滿、原生家庭的痛苦、夫妻關係的煩惱、工作與生活的矛盾等等。

作者請個案在未來一周內,嘗試一個沒有試過的行動,嘗試5%的新可能,然後將結果回饋給他。新的行動帶來了新的經驗,而當新的經驗打破慣性的時候,改變就一步一步地發生了。

不需要一次做到100%,做的嘗試變化一定要小之又小,近乎不變。這一點點小小的變化將會產生連鎖好轉效應,像是滾雪球一樣,獲得持續下去的動力!用極其微小而不同尋常的行動,就能打破常態的慣性和困局,帶你開啟新的視角,激發更大的改變。

․改變的關鍵是:走一條新的、不曾走過的探索之路
․要讓「擾動」具有效果,有以下三個重點:
1. 不要太快地同意對方有問題。
2. 要保持對他人的尊重。
3. 請個案嘗試的變化一定要小之又小,近乎不變。

【五星讀者好評 ★★★★★】
․脱不花
和負面情绪和解
谁都有被负面评价击中、被负面情绪困扰的时候,这种时刻,5%的改变,就像一个咒语发挥作用了!
其實,這個5%,就是一個人終其一生最重要的能力:覺察。
強烈推薦不開心的時候翻翻這本書,哪怕只是看看人們居然還有那麼多不開心,就開心起來了。

․石木
《5%的改變》…只需讀5%就會有小覺察的自我療癒…

․張翔
每一篇都是一個活生生的真實案例,好多案例就好像曾發生在自己及周邊人的身上,作者的回答、複盤常讓我耳目一新,有所啟發。
同時,這本書讀起來很輕鬆,就象讀一個個故事

․Ulysses
與自我和解5%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不同的我在面對生活各種問題時的表現,焦慮、壓抑、迷茫、無助、不甘心,追求改變、尋求生命意義,自我的、工作的、親密關係等等問題。認識到這些,接下來就要嘗試去做,不論做多做少都是改變,再過程中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與自我和解。

作者簡介:

李松蔚 資深心理學家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方向博士生畢業,曾在清華大學心理系從事博士後研究,並在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任教。目前是家庭和青少年心理專職諮商師。

擅長心理治療、心理諮詢領域的資深專家,在認知行為治療、系統家庭治療兩領域均有深入研究、教學以及實戰經驗,同時也是在網路頗具人氣的心理學書寫作者,長期開立個人專欄並開設網路課程,受到眾多讀者歡迎。著有《為什麼都是我的錯》等。

譯者簡介:

審定者簡介 張榮斌 臨床心理師

一位擁有體育與心理學位的臨床心理師,將開啟正向行動的觀念帶入臨床個案的生活中,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張心理師運動處方箋」,分享心理學視角在運動與生活的觀察。堅信想要有美好的生活,心理的健康很重要,隨時邁出第一步的行動更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想要讓行動與心理健康形成正向的循環,共同營造生活的向上螺旋。

學歷╱

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碩士班

輔仁大學體育學系暨心理學系雙主修

經歷╱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彰化縣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

彰化縣衛生局社區諮商約僱心理師

家暴加害人審前鑑定委員

一級毒品緩起訴團體帶領心理師

秀傳樂活紓壓俱樂部團體健身教練

樂齡健身運動指導員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Vito大叔|人氣Podcast「粉紅地獄辛辣麵」&「大叔診聊室」主持人

王文仁|虎尾科大專任教授、文科教授的跨域國文學習筆記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高詩佳|暢銷作家、說故事訓練師

張榮斌|臨床心理師、張心理師的運動處方箋

莊鈞涵|高效學習專家、學姊Carol

許庭韶|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所長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楊小黎 Shiauli Yang│演員、主持人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橘子姐的熟齡理法院 版主

★好評推薦 (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列)...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CHAPTER 2 ∣原生家庭的是與非

╱沒有人活該做個好人

╱問:

李老師好!有一個問題困擾我很多年,過了這麼久我還是無法解決,希望能得到您的幫助。

我和老公結婚多年,當初認識他時他很努力,積極向上,一看就是能一起奮鬥把日子過好的人。但是隨著小孩出生,他越來越懶,常常把工作弄得一塌糊塗,他的主管打電話來,請我好好勸一勸他。其他同事和家人也都私底下在抱怨,他做事不用心、懶散、心不在焉。

他以前做生意虧過一些錢,都是我在努力還,他卻一點也不著急。這五年間,至少換了七、八份工作,我不知道他想幹什麼,嘗試過和他溝通,...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推薦序

面對長年在心理諮商與治療的服務過程中,在超過3000 場次的演講,以及書寫超過了一百萬多的文字上。我無時無刻在思考,當個案、聽眾、讀者朋友們接收了我所傳達的訊息後,接下來是否啟動他的執行力?

我常半開玩笑的說,親職講座、教師研習的保存期限,通常不會超過24 小時。但如果想要延長賞味期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結束之後,開始啟動自己的執行力。

有了執行力,給了自己一份改變的契機。有了執行力,事後再重新看待先前的這些想法、建議、文字等內容。我相信對當事人來說,會有截然不同的理解與透徹。

我非常欣賞自己一件事...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人生的道理看起來似乎真是這麼一回事!許多人也都有類似的癥結或困擾。但有一個疑問在我心中始終縈繞不去:個案本人真的會嘗試我給的建議嗎?對他們來說是否真的適用呢?他們的人生會因此得到改善嗎?

我在從事心理諮商時,有一條心中默默遵循的準則,就是不要在諮商中直接提供建議。這不是故弄玄虛,明知道答案卻非要賣關子。而是我相信,個案遇到的困境,絕非聽別人幾句話就能解決,或者說,如果幾句話就能解決的問題,也不至於會來求助。

要改變或是干涉一個人的人生相當困難,某種意義上心理諮商師很像在打擂台,對抗一個名叫「慣性...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目錄
自序
前言
CHAPTER 1 ∣發現自我的存在
01.為什麼我總是搞砸自己的人生?
02.我知道該節制飲食,卻一直吃個不停
03.這不是我想要的理想生活
04.先幫「失敗」找到一個好理由
05.對於失去的,我總是不甘心
06.我老是焦慮不安,該怎麼辦?
07.「自律」為什麼這麼難?
08.找尋自己實際的問題
09.「拖延症」讓我無比焦慮
改變的工具箱
CHAPTER 2 ∣原生家庭的是與非
01.血緣與母親的期待
02.為了告別的停留
03.難以擺脫的否定聲音
04.控制不住吵架,那就⋯⋯
05.不敢反抗的困擾
06.面對催生的壓力
07.在親人面前最容易暴...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