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冊選讀房慧真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國度大塊商業展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暫不供貨

品味入門(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松浦彌太郎|譯者:洪逸慧

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1-02

ISBN/ISSN:9789862418147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196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品味是什麼?為什麼要成為品味好的人?
針對許多關於「品味」的疑問,作者在書中藉由生活中的細節,如人際關係、說話方式、思考等,一一闡述自己對於品味的想法與觀念。
寒暄的方法、寫信的方法、喝茶和吃飯的方法、說話的方法、下廚與打掃、走路的方法與坐姿……等,都與品味有關。當然,挑選穿戴衣物飾品及運用的方法等,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行為,都形成人人各自擁有的美學展現,即所謂的「品味」,映照在我們的眼裡,給予我們某種刺激。
具體而言,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任何人都能夠達到一定的程度,可是接下來是不是能夠邁向更高的層次,就關乎當事人所具備的「品味」良窳了。
首先,先與當下自己的「品味」面對面。再從此處一步一步,像是慢慢爬上階梯似地,來琢磨自己的「品味」。如果你覺得事情總是不如己意,或是在工作或生活上感覺陷入僵局時,松浦建議這時不妨試著跟他一起學習「品味」是什麼,讓大家都試著都學會「品味」這項自成一格的美學。
好好閱讀本書,讓自己舉手投足、穿衣打扮、工作與思考,都逐步地累積箇中的品味感。

作者簡介:

松浦彌太郎(Yataro Matsuura)

  一九六五年出生於東京,《生活手帖》總編輯、文字工作者、書店負責人。十八歲時赴美,在舊金山體驗到二手書的魅力。回國後,在赤坂的書店一隅創立「m&co. booksellers」。一九九六年,遷移至中目黑。二○○○年,改造貨車,開設「m&co.traveling booksellers」。二○○二年,「COW BOOKS」在中目黑開張,二○○四年,在南青山開設分店。自二○○六年起,開始身兼《生活手帖》總編輯,持續從事執筆、編輯活動、舉辦攝影展等跨界活動。著作有《思考的要訣》等,著書繁多。

譯者簡介:

洪逸慧

台大日文系畢業,並赴日取得日語教育學碩士。目前專職翻譯。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韓良露 南村落總監
章節試閱
品味好,指的是什麼?

 「我想變成品味好的人,該怎麼做呢?說起來,品味到底是什麼呢?」有人這樣問我,讓我對於品味重新思考了一番。

  對我而言,我認為所謂「品味」,首先是指「選擇」或是「判斷」。如果品味指的是「選擇什麼」、「如何判斷」的能力,那也就是指從眾多選擇之中選出什麼,有的時候也可能因為沒有適合自己的選項,而必須選擇從零做起的道路。如果我們總是能夠做出好的選擇或是不會後悔的選擇,那就好了,然而事情卻總不能這麼如意。「判斷」,也絕對不是件簡單的事。可是,我們每天都需要不隨波逐流,依據正確的資...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前言

當有人提到「品味」時,會感到使不上力的,應該不只有我吧。

寒暄的方法、寫信的方法、喝茶的方法和吃飯的方法、說話的方法和附和的方法、下廚與打掃、走路的方法與坐姿。當然,穿戴在身上的衣物飾品的挑選與運用方法等,這些在每天生活中的所有行為,都形成人人各自擁有的美學展現,即所謂的「品味」,映照在我們的眼裡,給予我們某種刺激。

雖然是枝微末節的小動作,然而即使是開門、關門,給人感覺有修養抑或是粗魯,都是「品味」好壞的顯現。在公司會議中發表意見的時機,音量、說話的速度,也可以說是「品味」的展現。連進行...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品味好的人,是什麼樣的人?
品味好,指的是什麼?
你是不是用單純的眼光看事物?
自己的話最能充分傳達
敞開心房是邁向好品味的第一步
不超越自己被允許的範圍
朋友不需要多
引人注目不見得就是時尚
做一個經常與社會連結的人
衣著整齊、舒服、乾淨
擅長與人寒暄
在公司使用敬語
在商店檢視商品價格之前應該做的事
整理好自己的標準
我想為他人做的事
「不好也不壞」的陷阱
意識到被人挑選的自己
從領日薪的打工中學到的人生教訓
嘗試看看他人推薦的事物
不是自己喜歡的,也會有好東西
不知道的事情去問...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