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狹義與廣義)深深地影響了我們對宇宙的理解,請將滑鼠移至行星,讓我們一探太陽系的星球秘密。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有「現代物理學之父」的美譽。
他先後創建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光電效應、布朗運動、質能等價……等理論模型,徹底改變人類對宇宙的理解。
適逢愛因斯坦逝世70週年,以此書展紀念他對人類的貢獻。
3/14出生於德國烏爾姆
成為伯恩瑞士專利局的助理鑑定員
1905年又稱之為「愛因斯坦奇蹟年」。愛因斯坦在《物理年鑑》發表光電效應、布朗運動、狹義相對論、質能等價四篇劃時代的論文,分別在物理學的不同領域獲得重大成就,也奠定了他在科學界的地位。
發表廣義相對論
科學家透過日食觀測,證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即光線被太陽重力場彎曲。愛因斯坦被譽為「顛覆牛頓的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榮獲諾貝爾物理學奬,他主張:能量E=hν。光的能量負載於離散的光子,而光子的能量與所組成的光的頻率有關。此理論解釋了光電效應,同時也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
成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常駐教授
與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等人共11名科學家,共同簽署《羅素—愛因斯坦宣言》,宣言闡明核武的危險性,並呼籲各國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衝突。
4/18病逝於普林斯頓大學醫學中心
謝謝每一位科學家的努力不懈,我們才得以用人類的視角理解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