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 閱讀學習進修
書店職人首選
怎麼教?
如何學?

「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的理念與目標
三面九項的閱讀推薦書單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我們必須教導現在的學生,畢業後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還沒發明的科技,解決我們從未想像過的問題」學科只是基礎,核心素養是關鍵,未來人才素質,兩手都要硬!!

你知道嗎?單是核心素養中,關於自主行動中的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相關書目在書店裡可以塞滿多座書櫃,《MBTI我,和我的使用說明書》、《與成功有約》、《峰與谷》、《被討厭的勇氣》….等,我們統計了十年來核心素養中三面九項相關書籍,首選近年與歷年銷售排行榜書目,彙整出如下推薦書單,想必可以讓學校圖書館,華麗的變身為教學資源學習中心。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一生中,生命快不快樂、如何排憂解難、尋找熱情所在、主動積極態度….,都是重大課題。然而,我們的教育系統幾乎沒提供相關的學習。或許你已經付出努力,但仍比不上同儕能輕鬆獲得許多機會,還沒出社會,就已經輸在起跑點。
你即將不斷面臨許多人生重大決定,怎麼思考、如何決斷,你有以待之的底氣在哪?

先降噪,再聚焦:做自己的人生規劃師,建立「消除雜訊、激發潛能」的高效能原則。

你想為誰賺錢?:破解3大金錢謎團,怎麼思考錢,決定怎樣的未來

深刻認識一個人︰發現自己與他人的非凡之處

天職地圖:日本「強項大師」獨家設計,直達成功的生涯探索遊戲!【首刷隨書附贈.外掛攻略藏書卡】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我們總以為能駕馭自己的思考,但何時該相信靈光乍現,何時該三思而行?思考會因捷徑、替代、偏好、框架、錨點等效應,掉入思考的陷阱裡,產生偏差、謬誤,如何召喚所有理性出來打仗?
當面對問題時,何時使用「批判思考」,何時再用「邏輯思考」,如何「假說思考」?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是一種專業,這就表示能夠透過刻意練習,培養解決問題的素養與能力。

快思慢想(2023年新版)

BCG問題解決力:一生受用的策略顧問思考法

麥肯錫新人邏輯思考課:3大思考步驟,鍛鍊出一生受用、解決問題能力超強的思考訓練課(《麥肯錫新人邏輯思考5堂課》新修版)

超級思維【暢銷經典版.隨書送「300款心智模式大全隨行本】:跨界、跨域、跨能,突破思考盲點,提升解決能力的心智模式大全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開始行動前總是想很多?未達完美就感覺是失敗?障礙、挫折、焦慮、才是事情推動執行的常態,懂得寬恕自己,你才會更有自制的動力。
察覺自身的想法和感受,正確釐清事物的優先順序。在該去做的時候積極行動,該拒絕的時候堅定說不。同樣一天24小時,不是你不夠拚,或許是用錯了方法!

正確犯錯︰哈佛學者揭開成長心態的關鍵,分辨失敗類型與應對方式,駕馭不確定的未來

點子都是偷來的:10個沒人告訴過你的創意撇步

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暢銷新裝版】

挫折逆轉勝:認知×行動×意志,32個聰明應對困境的心理技巧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準備報告、自我介紹、認識異性、上台演說、與人合作….有效溝通技巧,包括書面和口頭溝通,是最被低估、甚至經常被忽視的特質,在年輕時如能擁有這項技巧,起碼能讓你的身價增加50%,帶給你超乎想像的優勢!
「好好說話」這不是超能力卻勝似超能力,這是學校不教,卻是人工智慧、機器人無法取代的能力。

好好說話:粉絲破千萬!最強說話團隊教你新鮮有趣的話術精進技巧

精準寫作:寫作力就是思考力!精鍊思考的20堂課,專題報告、簡報資料、企劃、文案都能精準表達

心智圖筆記術(修訂版):將腦中智慧以清晰的脈絡呈現圖像化思維(贈「心智圖練習簿」增篇加值版)

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對方說的是事實,是觀點,是立場,還是信仰?
我們具有上帝般的科技能獲取各種資訊,但心智上卻仍停留在傳統的思維,我們認為學者是有學識的、新聞都是真的、政府核可的藥是可以吃的…有圖不一定是真相、資料可以扭曲、數據會說謊,當社群、資訊媒體成為政客的主戰場,當大數據、心理學、演算法成為武器,找出你的偏好與擔憂,操控你的認知與選擇,即將有AI來攪局,我們要如何抵擋資訊的強勢攻擊?

生成式 AI 入門 – 揭開 LLM 潘朵拉的秘密 : 語言建模、訓練微調、隱私風險、合成媒體、認知作戰、社交工程、人機關係、AI Agent、OpenAI、DeepSeek

權力與進步︰科技變革與共享繁榮之間的千年辯證

是炒作還是真相?媒體與科學家關於真相與話語權的角力戰:從基改食品、動物實驗、混種研究、疫苗爭議到疫情報導的製作

數位帝國:全球科技監理之戰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讓美進到生活裡來。
日常生活中那些能讓你感受到值得擁有、縈繞於心的體驗,都能稱之為美學。對美有所期盼,這是人的本能,更包含了人們情緒展現的方式、感知改變的方式,以及美感欣賞與社會參與互動的方式。
美學範疇遠遠超過藝術範圍,我們未必要成為藝術家或收藏家,我們以某種方式經驗它,而那過程中我們通常能感受到「愉悅」。這件事本身就已在創造我們的生命。

美學的意義:關於美的十種理解與體驗

祝大家文藝復興!三傑帶路,探索藝術新視界

美學修煉:看見不一樣的世界,美學博士CEO教你打開視角拓展審美力

說出你喜歡一幅畫的理由:美學欣賞第一課:遇見達文西、林布蘭、畢卡索、普普藝術時,如何「說」才能以知性表達感性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我們堅信自己是善良公民,食安問題、疫情危機、性別平權、廢死議題,隨著視角不同、立場各異,是非界線隨之模糊,容許例外的道德,還有價值嗎?不容許例外的道德,還有人性嗎?
當你經常思考許多令人不解的現象,而且都找不到答案。沒錯,你遇到哲學問題了,還有更難解的道德問題,甚至甚麼才是正義?讓我們面對抉擇時,有能力理解為什麼要去做或是為什麼不去做。

一億總下流?——老害、少子化、多死社會……老人國日本的社會難題與國家危機

過曝世代︰青少年為什麼更不快樂、更缺乏安全感、自我評價更低落?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含32頁珍貴歷史圖片)

寫給公民的40堂思辨課:人氣知識平台「公民不下課」,寫給現代台灣人的公民議題讀本!從世界到日常,這些事情,你真的應該要知道!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
團隊文化並不在於「你是什麼」,而是「你做了什麼」。阻礙我們前進的通常不是別人或競爭者,而是自己,當你否定了別人的所有,讓他如何與你溝通?
溝通不只是技巧,它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建立關係、解決衝突,為事情找到最佳解方。眼神.語氣.姿勢,決定溝通成敗!讓個人的小潛力,激發出與人同贏的大潛能

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全新增訂版)

最高閒聊法:再尷尬也能聊出花來,一生受用的人際溝通術

找到你的為什麼:尋找最值得你燃燒自己、點亮別人熱情的行動計畫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日本經歷了三個「失落的十年」似還未見復甦的曙光,如何引以為鑑?晶片供應鏈左右強權競爭的輸贏,台灣站在關鍵位置但地位不可取代嗎?病毒肆虐、難民再起、族群衝突、氣候變遷...,彼此猜忌與相互傷害,導致世界紛擾再起。
當我們的安全與福祉,竟被發生在其他國家的戰場與外交會議中的事件所影響,在美、蘇、中、歐盟等國家的合縱連橫中時而被籠絡、時而被拋棄,面對自己國家的困境,學習擴大自己的視野,看清事實獨立思考,尋找自己的定位。

這個動盪的世界

世界是怎麼長成現在的樣子?:帶你真正讀懂108課綱世界史!全面提升人文思辨力!歐美近代史原來很有事。

供應鏈戰爭︰砂、鹽、鐵、銅、鋰、石油的戰略價值

世界大局用錢解讀:複雜的全球新聞變得「錢顯易懂」

我們的孩子、學生面對這樣的挑戰如何做好準備?

「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10種工作,在2004年還沒出現;我們必須教導現在的學生,畢業後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還沒發明的科技,解決我們從未想像過的問題,..」上面是10幾年前網路上瘋傳的【Did you know?】影片,其揭露的資訊令人震撼,世界演變的快速遠超乎我們想像,物聯網、大數據、虛擬貨幣、區塊鏈、自動駕駛、元宇宙、.我們似乎還有的選擇,但是,當AI開始走入人間,或許被選擇的將是我們人類.,聊以慰藉的是,全世界的學生也都面臨著相同的趨勢與情境。

《教育大未來》一書中提出四個問題

1、當你的孩子畢業要進入社會時,那時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2、屆時,若您的孩子想要成功,他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3、在您曾經真正花時間學習的時候,是什麼因素讓你的學習經驗強大?
4、依據前三項問題的回答,您需要的學習內容會是甚麼樣子?

傳統教育最重視的3R能力,在工作應用上已日漸不足

世界各國先後皆提出對於人民或學生應習得能力研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終身學習_五大支柱、歐盟_八項關鍵能力、美國_21世紀關鍵能力,其中因民情不同而略有異同,全球化下所展開的知識競爭,將會是一場人才素質大戰,而人才的素質則取決於基本的3R「讀(reading)、寫(writing)、算(arithmetic)」、關鍵的4C即「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有效溝通(effective communication)、團隊共創(collaboration and building)、創造與創新(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與ICT能力之整合(資訊與通訊科技融入教學)。

教育部「核心素養」做為基本教育課程發展之主軸,分為三大面向: 「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面向再細分為九大項目。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提出:「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

看書畫重點,上面的敘述中「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不宜兩字道盡第一線教師的初衷與無奈。學校費盡心思在選修上準備了多元領域、加深加廣課程,但也遭逢實施新課綱的困難,師資、教學都卡關,配套措施不足,理想飽滿,現實骨感的窘境,以至於如何達到學習者的全人發展,網路上也表達了各種理解不能。

不需捨近求遠,學校具備實施條件的基礎

此時,學校圖書館作為學校教學資源的補充,在當下其重要性更顯突出,除了陶冶學生品性、培養公德心、提供正當休閒外,九大項目從「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圖書皆有相關的作品可供閱讀,然而此類的參考書籍,獨自閱讀所能吸收的有限,尤其是面對數位原生代的學習者,依據他們學習的特質,訴求數位圖像化、做中學,以開放式的簡報分享討論、辯論等方式,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當有人讀《快思慢想》、有人選讀《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麥肯錫問題分析與解決技巧》、《系統思考》等書,並安排專屬的思考讀書會、各種形式的討論會、或是互助團體,之後同學還可整理討論與發想所得再於「學習檔案」中發表,對關鍵4C肯定能有進一步的掌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