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視「價值」──「解決問題」的習慣

「解決問題的基本原則,就是抱持疑問。
試著質疑這個結論是不是最適當的結論。
如此一來,便能看到解決問題的線頭。」
──大前研一(經營顧問/麥肯錫日本分公司前總經理)

根本問題是「什麼」?

麥肯錫的顧問是「解決問題的專家」。 
大抵上,我們的工作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執行的,如果做不到,就無法往前邁進。你目前所從事的工作一定也是為了以某種方法來「解決」某種「問題」而執行的。
交付你該工作的上司,還有坐在你旁邊,做著類似工作的同事,甚至是發包工作給公司的客戶也都是為了解決發生的問題而採取行動。

1.掌握(設定)真正的問題
2.整理問題,將問題系統化
3.蒐集情報
4.擬定假說
5.驗證假說
6.思考解決方案(策略)
7.執行解決方案

一般都是經歷這七種程序,才導出問題的答案。麥肯錫的顧問們因為熟知這些程序的重要,所以擁有極高的解決問題能力,同時提升工作的品質和速度兩方面的成效。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存在著兩個尤其關鍵的重點:
1.正確掌握、分析發生了什麼問題
2.儘量不花時間,快速地解決問題
首先來看第一點,我們必須掌握問題的所在。
如果誤判了問題所在,就算找到再多的解決方法也是白搭。結果什麼都沒能解決,也無法提升成果,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已經浪費了許多時間。因此,首先我們要清楚根本問題是什麼。
為此,麥肯錫的顧問們所採行的思考方法就是「零發想」。至於這是什麼樣的技巧,我將從下一頁開始做詳盡的介紹。

習慣1 隨時「零發想」

在麥肯錫裡,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零發想」。
每當遇到問題時,就從零思考,回歸「根本」。

「我們公司的○○事業連續兩年都出現赤字,遲遲找不到挽救的方法。請提
供我們意見,找出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該如何才能解決問題。」

假設麥肯錫的顧問遇到他負責的客戶提出這樣的諮詢要求。
一般解決問題的流程是先找出該事業的問題所在,掌握、分析問題,思考如何解決?
如果這時候回應「那麼,就讓我來思考該怎麼做才能讓某某事業變成黑字吧」,這樣並不能算是傑出的工作表現。
為什麼?因為你沒有進行「零發想」。你只是針對客戶的問題,根據當場所知的狀況提供意見,缺少「根本」的觀點。
採行「零發想」,就要試著從根本的觀點來思索:真正的問題是什麼?該事業今後真的值得持續下去嗎?
就算該事業已享有盛名,因為擁有歷史和傳統而鍍上一層金,如果往後的發展並不值得期待的話,立刻快刀斬亂馬或許才是最適當的解決之道。
如此一來,真正的問題就不是解決該事業的赤字問題,或許是在捨棄該事業後,該如何提升殘存的事業的收益了。

傳單真的有需要嗎?

這種「零發想」也可以活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舉例來說,好友上門詢問意見:

「最近跟男朋友處不好,我該怎麼辦才好?」

此時,我們大可從「如何才能讓感情峰迴路轉」的觀點來商量,建議朋友:「多聽他說話,兩人應該要多溝通才對。」
可是,如果根本的問題在於對方人格有問題的話,你可能會提出這樣的建議吧:
「還是分手好了。」

在我們發現朋友完全沒有分手的打算時,我們才會猛然一驚,此時或許是切換思考觀點的大好機會。

事業體也一樣。
假設公司大量發送傳單,卻遲遲看不到客戶上門。
此時,是否要發送更多的傳單?
是否要更提高招攬顧客的音量?
是否要變更傳單的設計?
光是想這些事情是不夠的。
事實上,在報紙上登廣告或許比發傳單要適當,也或許,在這種地方開店本身就是失敗的做法。
當上司或客戶交付工作時,請試著思考一下,根本的問題是什麼?根本的課題是什麼?如果搞錯了真正的問題所在,之後再怎麼努力都是枉然。
養成隨時回歸「零發想」的習慣,就能開始看清真正的問題所在,掌握解決的契機。如此一來,就不用耗費無謂的精力,同時也可以快速地解決問題。

Point
有效率的工作,第一步是掌握問題所在。

以「根本……」的零發想來逼近問題的本質。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合作計劃 | 徵人 | 客服信箱 | RSS訂閱 | Facebook | Plurk | TAAZE行動版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311號8樓
客服專線02-2537-7825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9:00-22:00 假日:9:00-18:00 客服信箱不分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