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筆跡心理學?
  可能有很多人連「筆跡心理學」這個詞都沒聽過。這也難怪,日常生活裡接觸筆跡心理學的機會並不多,我也是好不容易才從不同的心理學派別中,發現了筆跡心理學,應用在自己的刑警實務工作上。
最近在日本,我的老師根本寬先生,經常上電視利用筆跡心理學來幫人做鑑定,因此慢慢開始有人知道了這個詞。只是,很多人就算知道了,也會誤以為它只是算命延伸出來的一種方法。
那麼,筆跡心理學究竟是什麼?
  簡單地說,筆跡心理學就是透過分析一個人的筆跡,來鑑定此人的性格和潛意識。
潛意識會影響行動,舉個例子來說:走路時,你會注意到自己踏出去的是左腳還是右腳嗎?當然不會!走路,就是由潛意識來支配而產生的。同理,寫字時,你會特別注意所有筆畫的順序或寫字的方向,才開始動筆嗎?還不太會寫字的小孩子,寫字時可能會注意這些,但如果已經累積了一定的經驗,就不太會注意,而是很自然地就動筆了。由此可見,潛意識在我們寫字時也會發揮作用。
  筆跡心理學,正是讀取被刻印在文字裡面的意識和潛意識,從文字來讀取一個人的性格和潛意識,可以說是一種劃時代的方法。
  你是否曾試著瞭解一個人的性格?或許花很長的時間去了解一個人的優缺點,自有其樂趣,但在講求速度的現代社會裡,如果可以在初見面的時候,就盡可能地掌握到對方的性格,是不是可以縮短摸索的時間呢?此時就是活用筆跡心理學的最佳時機了。
  筆跡心理學的優點是:只要能拿到對方所寫的文字,就能馬上鑑定並了解對方的性格和潛在心理,這是一大優勢,為什麼呢?因為,如果運用筆跡心理學,只要短短五分鐘,就能掌握一個人的性格和潛在心理,又不會造成對方的負擔。若不運用筆跡心理學,大家就必須透過各種心理測驗來判斷,心理測驗十分耗時,又涉及各種不同領域,若想一次同時掌握到一個人的性格和潛在心理,實在不容易。

  此外,若可以了解自己的性格和潛在心理,就能更清楚地看見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性格嗎?其實,你自己認定的性格並不是真正的你;你所認定的自身性格,未必跟別人眼中的你相符。此外,如果你自己從潛在心理的角度來看的話,也會看出另一種不同的性格。這些都可以在筆跡心理學裡找到答案,它很有深度且富有趣味。另外,反覆鑽研筆跡心理學之後,我發現現實當中還有另一個自己存在。聽起來很奇怪吧?不過,事實就是如此。
  所謂「另一個自己」,就是指潛意識。潛意識很頑固,它會保護我們,但有時候又不得不犧牲我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明明是自己想做的事,卻一直失敗,不停地犯著平常不會犯的錯誤,或是錯失機會。其實,這和潛意識有關。潛意識會想要維持現狀,不喜歡任何改變,如果我們想要採取行動,它就會出來干擾,讓我們的行動失敗。自己干擾自己聽起來好像很矛盾,但是潛意識就是藉由這樣的方式來維持現狀。這樣說來,可能有人會覺得潛意識是個麻煩的東西,但其實不然。如果可以和潛意識好好相處,它就會變成你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好朋友。
  透過筆跡心理學,可以一窺人的性格與潛意識,只是很遺憾,無論在日本或台灣,這門學問至今仍非主流。一方面,想要實際運用筆跡心理學,必須在某種程度上認真鑽研,並且進行許多鑑定的訓練,否則無法運用自如;另一方面,日本雖有不少筆跡心理學的相關書籍,但是都只有簡單的介紹或解說而已,無法幫助讀者實際運用。換句話說,讀者如果光看書上的說明,是很難將筆跡心理學運用在實際生活上的。有鑑於此,為了要在台灣推廣筆跡心理學,我在本書中盡可能採用淺顯易懂,而且可以實際運用的內容。

  我本身在接觸了筆跡心理學之後,將它活用在工作上,得到了很多磨練鑑定技巧的機會,因此思考模式和技巧都有很大的不同;除了筆跡心理學之外,也融合了面相學和讀心術,這種鑑定方法可以說是我的原創。
累積了這麼多的鑑定經驗之後,我已經能夠知道對方是不是在說謊,如此一來,在很多方面會變得很方便,只是周遭的朋友常常問我,連對方的內心世界都看得一清二楚的話,生活會不會變得很無趣?老實說,有時候確實是很無趣,因為在衡量對方的人格之前,我已經先知道他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了,這麼一來,實在很難交到新朋友。
  第一次見面的人,為了表現自己好的一面,通常會隱藏本來的個性,並扮演好人。我連這種掩飾也能看穿,所以有時候會對對方感到失望,從此再也不和那個人來往。這樣能夠交流的人愈來愈少,的確可以說非常無趣。不過,我認為和各個領域,各種不同類型的人交往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並不會因為洞悉人性、對人失望,就把自己封閉起來,反而積極地在從事各項活動,除了接受委託進行命理鑑定之外,還會活用筆跡心理學,以提出潛意識相關的建議。凡涉及到潛意識和「自我暗示」(見8-1)相關的領域,我目前正在反覆進行研究和實踐。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以為筆跡心理學和命理是一樣的,認為只不過是寫個文字而已,就能了解對方的性格,好像算命一樣。但我要澄清的是:筆跡心理學並不是算命。
在台灣,有一種算命方式叫做「測字」,要求委託人先寫下文字,然後再進行鑑定。但是筆跡心理學和測字是完全不同的學問,希望大家不要誤解。
  筆跡心理學是從一個人寫的文字判斷出這個人的性格、行為,甚至潛意識,所以它是從心理學衍伸出來的一門學問。先前提過,為了要判斷性格或潛意識,往往要進行很多心理測驗,如墨跡測驗1、心理投射測驗分析2、問答式心理測驗等等。在日本的警官甄選考試,也會使用這些測驗,但是這些測驗都各有其特徵和優缺點,判斷顯意識和判斷潛意識的測驗有其不同之處,必須依據目的來選擇測驗方法才能讀取到真正的性格和個性。再者,受測者接受顯意識範疇的心理測驗時,若沒有老實作答,也無法從測驗結果看出這個人的本質。因此,雖然警官的甄選考試採用了心理測驗,還是常錄取到不適任的人。這種結果,舉行心理測驗時都可能發生。另外,心理測驗從施測到結果出來,非常耗時,程序繁複,對於接受測驗的人來說,也會造成相當的負擔。

(注1:墨跡測驗(或稱為羅夏克墨漬測驗)是一種人格測驗的投射技術,由瑞士精神科醫生羅夏克(Rorschach)於一九二一年創立。利用十張有墨漬的卡片,其中五張是白底黑墨水,二張是白底及黑色或紅色的墨水,另外三張則是彩色的,要求受試者會回答他們最初認為卡片看起來像什麼,後來又覺得像什麼,然後心理學家再根據他們的回答及統計數據判斷出受試者的性格。)
(注2:K-H-T-P是勃恩斯(Robert C. Burns)博士提出的一種心理投射測驗方法。受測者將房子、樹、和人畫在同一張紙上,而畫中人正進行一個活動。按照K-H-T-P對圖中每一個細節和圖畫整體所做的詮釋,施測者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受測者無法用言語說明又十分值得注意的事,給施測者多一個有效能的工具,以了解受測者的精神狀態、對自身角色的認知、以及與環境、他人的互動關係。)

  筆跡心理學的運用,可以改善現行心理測驗耗時、繁複的缺點,可以判斷受測者的性格,讀取此人的內在心理,也就是潛意識。這麼一來,就沒有必要舉行各種不同的心理測驗,只要鑑定對方的文字就夠了。
以徵人為例,只要事前請應徵者先寄送親筆所寫的履歷表或信封,就能馬上判斷出要不要錄取了,負責人事業務的人能夠大大減輕勞力和負擔,人事主管或許可以學習筆跡心理學,以提升工作效率。
  筆跡心理學不僅能運用在人事方面,更有助於業務人員掌握客戶特質。簡單地說,如果業務人員可以事先取得客戶的文字,便能先掌握到客戶的性格,當然就能採取最適合客戶的應對方法了。從前擔任業務工作時,我也運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提升業績,只是很遺憾,當時我還沒有完全學會筆跡心理學,所以吃了很多苦。等到學會如何運用筆跡心理學來判讀時,常常感嘆:「啊,如果當業務時也有學筆跡心理學的話,就能讓業績更好了!」如果客戶是沒耐性,想要快點知道結論的人,就不能先囉囉嗦嗦地從商品說明開始講,否則對方可能聽到一半就不耐煩,原本想買都變成不想買了。筆跡心理學可以事先預防這樣的情況發生。

  筆跡心理學也可以運用在工作上,更可以改善人際關係,當然也可以判斷兩人適不適合談戀愛,因為可以先看清楚對方在性格上有沒有問題,避免一些談戀愛的困擾和麻煩。
正如迷路的時候,羅盤會告訴你該往哪裡前進,筆跡心理學可以成為你人生的羅盤,因為需要指引的時候,如果可以先了解自己的性格傾向,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
我曾經跟老師學過命理,其中在一門稱為「命運學」的課裡,我學到了命運學的各種知識,並且認真磨練自己的技巧,命運學也是人生的羅盤之一。「直覺」,是人與生俱來的一個羅盤,只是現代社會情報氾濫,現代人的直覺能力愈來愈衰退,命運學與筆跡心理學,正好可彌補直覺的衰弱。
  我會在本書中介紹筆跡心理學和觀相術(這是命運學的一部分)。為什麼要連觀相術也一起介紹呢?因為觀相術可以從對方的容貌、體態或態度來判讀這個人的性格,如果同時學會了筆跡心理學和觀相術,就幾乎可以掌握對方的整體性格。不可否認,要達到這種程度需要相當長時間的學習和經驗,希望本書介紹的基本知識,可以作為基礎,幫助讀者學習、運用,並累積自己的經驗。衷心期望筆跡心理學可以成為各位的羅盤,幫助大家建構圓滿的人際關係和人生。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合作計劃 | 徵人 | 客服信箱 | RSS訂閱 | Facebook | Plurk | TAAZE行動版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311號8樓
客服專線02-2712-0369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9:00-22:00 假日:9:00-18:00 客服信箱不分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