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而落後的家庭觀念逐漸式微
孩子的成長過程不能只有媽媽
喚醒父親對家庭教育的重視
建立良好的情感溝通橋梁
打造積極向上的親子關係
【現代父性教育的挑戰】
在當今社會,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不同於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現代父親不僅要擔起經濟支柱的責任,更是要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教育與成長中。藉由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從而更容易理解和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本書從父親的角度出發,深入探討了現代父性在親子教育中面臨的挑戰,從「父教」的缺失談起,指出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並強調了在現代家庭教育中父親應該承擔的教養職責。
【父親角色的重塑】
書中進一步闡述該如何避免家庭教育的常見失誤,重新塑造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形象。作者提供了豐富的方法,旨在幫助父親們建立起一種更加均衡與尊重孩子個性發展的教育理念。透過學會與孩子平等交流、尊重孩子的感受、鼓勵和支持孩子等方式,爸爸們可以與孩子建立起更加穩固和諧的親子關係。本書的目的不僅是要幫助父親理解要如何在孩子的性格、情商與品德塑造上發揮作用,更注重指導父親們該如何在親子互動中實現深層次的情感連結和心靈對話。
【親子共同成長的遊戲橋梁】
書中詳細介紹了親子遊戲與情感溝通訓練,讓家長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參與孩子的成長之旅。透過親子遊戲不僅能夠強化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繫,還能夠實質提升孩子在社交、情緒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這些互動遊戲設計巧妙,旨在引導父親理解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教導孩子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培養孩子適應社會、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些遊戲活動能夠有效促進孩子的發展,從性格塑造到心智訓練,在充滿樂趣的遊戲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教育與家庭的和諧發展】
在談及如何培養孩子的品格與面對挫折的勇氣時,本書不僅聚焦於表面的教育技巧,更深入探討教育背後的深層意義。透過實用的建議和策略,父親能夠引導孩子學會寬容、諒解、合作與誠信等價值觀。最後,本書特別強調了根據不同性別孩子的教育策略,讓家長在養育男孩和女孩時能夠更加得心應手。透過豐富的教育理念和實踐策略,家長將能夠在提升自身教養的同時,也為家庭創造一個和諧進步的氛圍,共同促進孩子與家庭的健康發展。
本書特色:本書以親子關係與家庭教育為主題,透過對父親角色的探索和定位,深入現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挑戰。作者從父教的缺失、重塑形象、情感溝通、性格塑造到逆商教育等多個層面切入,讓讀者能夠理解並應用其中的知識,從而實現親子情感的和諧與成長。本書能夠為家長提供協助,打造溫馨、健康、快樂的家庭教育環境。
作者簡介:
鄧國弘,一位擁有豐富經驗的企業訓練師,同時擁有企業教練、心理諮商師和企業培訓講師等身分。他幫助過許多企業高層領導及管理人士發揮其潛力,並為上千家不同行業的企業提供過培訓。他擁有清華大學EMBA工商管理碩士的學歷背景,並在心理諮商、企業培訓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目前從事領導力、教練技術以及家庭教育的研究與訓練。
張美英,一位企業管理諮商機構的創始人,同時身兼心理諮商師、企業訓練師和企業教練等多重角色。她擁有清華大學EMBA的學歷背景,以及豐富的心理諮商與心理輔導經驗。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亞洲式「父教」: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之路
亞洲式「父教」,到底缺少了什麼
上古時期,「父」所指的便是一個家族或部落當中最具有威望的人,而這種威望在先輩造字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展現。由於原始社會棍棒類的東西是主要的生產工具兼武器,所以甲骨文的「父」字很像一隻手握住棍棒的樣子。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父」字當中所握的不是棍棒,而是代表威望的權杖。《說文解字》中云:「父,矩也,家長率教者,從手舉杖。」
這裡所說的便是「父」在家庭當中的精神引領、安全保護、經濟供給和垂範訓導作用。
不過,由於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經濟壓力增大,男性的角色主要轉移到了外面,在家庭當中父親的角色則變得越來越淡,孩子的教養重任基本都轉移到了母親或者祖輩的身上。一生致力於發展心理學研究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格塞爾(Arnold Lucius Gesell)基於自己的研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失去父愛是人類感情發展的一種缺陷和不平衡。」所以,「父教」的缺失不僅不利於孩子良好身心的塑造,而且有可能為孩子的成長埋下巨大的隱患。
1.現狀:亞洲家庭普遍存在「父教缺失」
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是否缺失「父教」,缺失到何種程度,「父教」的缺失又會對他們的成長造成怎樣的影響呢?下面的數據會告訴我們答案。
在一項「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權益狀況比較研究報告」中,雖然94.0%(日本為88.4%,韓國為91.7%,美國為93.9%)的中國高中生覺得父母非常關心自己,這一比例超過了其他三個國家;但覺得自己的煩惱無處傾訴的比例在四國當中仍然最高(美國8.4%,韓國17.2%,日本19.4%,中國21.0%),並且表示自己平時跟父母溝通的比例卻最低(日本82.0%,美國73.8%,韓國70.1%,中國54.8%)。
另外,在「煩惱和心事的訴說對象」的調查當中,日、韓、美三國的高中生都將自己的父親和母親排在了前五位當中,而中國高中生所列出的前五位當中只有母親,父親甚至排在網友之後。
在一個家庭當中,父親往往意味著規則的制定者和監督者,是權威和值得信賴的代表,如果在兒童成長的過程當中,父親的角色缺失,兒童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缺乏一定的參照,遇到問題的時候也難以找到可以尋求幫助的人,就有可能走彎路。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比喻,家庭當中「父教」的缺失會直接開啟兩條生產線,一條通向社會,輸出的是有問題的個體;另一條通向監獄,輸出的則是各式各樣的罪犯。
根據美國父道組織的一項調查:80%的未成年強奸犯的犯罪動機與家庭當中缺少父親相關;75%的染上毒癮的青少年來自缺少父親的家庭;90%的離家出走的孩子來自缺少父親的單親家庭……
而根據青少年成長基地的研究,當家庭當中父親的角色出現問題時,孩子更容易形成癮性人格。根據對機構網路成癮案例的分析,高達87%的個體認為受到的最主要的傷害是缺失父愛。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物質獲得極大滿足的同時,華人的家庭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的家庭結構以及責任分工等逐漸瓦解,家庭倫理越發淡薄,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重組家庭和單親家庭。而在這個劇烈的變化過程當中,家庭當中父親的角色似乎也跟著減弱了,兒童成長的過程當中「父教」的缺失,成了華人家庭教育中的凸出問題。
「父教」缺失的原因不同,對兒童成長所造成的影響也有差別,比如:
父親過於「主外」,忙於事業,忽視家庭和對子女的教育;廣大農村地區,父親作為主要勞動力外出打工,兒童處於留守或半留守狀態;家長離婚後,孩子跟隨母親生活,父親疏於對孩子的關心和管教等等。
2.溯源:「父教」缺失的根源在於父道觀念的衰落
(1)父道觀念受傳統思想「掣時」
傳統思想認為「男主外,女主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家庭當中父親的教育觀念。雖然,隨著居民的受教育程度逐漸成長,這種思想有減弱的趨勢,但家庭當中與孩子教育相關的工作仍然主要由母親承擔,部分父親仍然認為「帶孩子」不符合自己的男性角色。
(2)父道觀念被生活壓力「壓垮」
雖然很多父親本身有承擔家庭教育的意願,但巨大的生活壓力仍然使得廣大的父親們忙於事業和生計而無暇他顧。在一項關於「父教」缺失的原因調查當中,69.2%的被調查者選擇的是「解決家庭經濟壓力」。雖然已經有更多的女性投人到各行各業當中,但由於生理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男性在很多行業當中仍然占據主導地位,而這也就必然導致了男性注重家庭和子女教育的時間和精力減少。
(3)父教觀念受傳統理論思想「誤導」
早期,在心理學界和教育學界曾有一種觀念,認為與父親相比,母親對孩子成長的作用更為關鍵。這主要是由於孩子自出生後,母親就承擔著餵養孩子和陪伴孩子的主要工作,使得孩子與母親之間建立了一種依戀關係。實際上,近期的研究已經可以說明,父親和母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4)父教權威受教育方法不當「威脅」
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父親空有一顆火熱的心,對教育孩子有滿腔熱情,但由於方法不當,踏入了教育孩子的迷思。
迷思一:以分數論「英雄」。很多父母對子女的愛往往容易展現在對學業成績的關注上,不重視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一心想提高孩子的考試成績。當孩子取得好的考試成績時,便會心花怒放,毫無原則地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而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就對孩子嚴加斥責,甚至大打出手。
迷思二:重身體鍛鍊,輕心理建設。父親由於性別的原因,容易意識到健康的體魄對孩子一生的重要性,但同時也恰恰容易忽視健康的心理對孩子的影響,以致令人扼腕嘆息的未成年人自殺自殘事件時有發生。
迷思三:慣用懲罰,疏於表揚。在很多家庭當中,父親和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往往有一種約定俗成的分工,即父親唱紅臉,母親唱白臉。於是,為數不少的父親習慣透過較強硬的方式來對待孩子,比如責罵和體罰。
這一方面容易傷害孩子稚嫩的心靈,另一方面也容易加深孩子對父親的牴觸情緒。
迷思四:採用不恰當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的成長是有規律可循的,而教育也應該遵循這些規律,只有這樣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些父親往往因為不了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孩子所處年齡階段的特點,而採用錯誤的教育方式,比如在孩子入學之前大量灌輸純記憶性的知識給孩子,這樣短期內有可能會有一些收效,但這並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
(5)母愛過剩「滋生」父愛缺失
很多家庭當中,母親出於母性的本能不僅主動地承擔起撫養和教育孩子的重任,而且幾乎將所有的精力全部投注到了孩子身上。在一些家庭當中,一些母親由於「愛子心切」,甚至不讓其他人碰孩子。加之過去的嚴父觀念越來越被推翻,很多父親會覺得自己找不到教育孩子的入口。實際上,對孩子來說,母愛跟父愛並不衝突,由於各自的性別優勢,父親和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發揮作用的側重點不同,母親可以著重於對孩子生活的關心,父親則可以偏重於對孩子品格的培養。
3.呼籲:華人需要塑造新時代的父親角色
(1)「父教」對孩子的發展有怎樣的價值
教育學和心理學領域的研究已經證明,父親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關鍵的作用。「養不教,父之過」,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一、孩子智力發展的特殊催化劑。已有的多項研究得到了一個非常相似的結論:父親參與孩子的生活和對孩子的陪伴能夠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
耶魯大學一項長達12年的跟蹤研究證明:在父母雙方均有參與,而父親更多承擔撫養和教育責任的孩子的智商更高,並且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也往往更強。
二、幫助孩子形成積極的個性。由於性別的原因,母親在撫養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出於保護孩子的心態,往往不希望孩子有太劇烈的活動;而父親則恰恰相反,會更傾向於帶孩子進行較劇烈的活動,並頻繁地更換活動的內容和方式,而這也更容易養成孩子積極的個性。
三、提高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如果嬰兒在5個月之前與父親有較多的接觸,那麼當他面對陌生人時,更加不容易退縮,而有更多的回應。另外的一項心理學的研究也指出:在5歲之前有父親照顧和陪伴的孩子,長大以後社交能力更強,並且更容易體貼和同情他人。
(2)如何樹立新時代的父教觀念
一、樹立無法替代的父親角色。不管教育學界還是心理學界,已有的研究都已證明,父親和母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均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比如:母親更為細膩,與孩子有更多的身體接觸,能夠安撫孩子;而父親往往透過遊戲和榜樣作用教會孩子遵守規則,形成更勇敢、積極、堅定、自信的個性。
二、父親的影響自孩子出生起就開始了。父親的角色不僅是無法替代的,而且自孩子出生起就已經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影響了。凱文.努琴特研究發現: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裡,如果父親常參與嬰兒的撫養工作,那麼孩子成長過程中表現出的認知水準更高。而德國心理學家蘇埃斯的研究則指出:父親在孩子12到18個月的階段內與孩子的相處,會影響他成長過程中的同伴關係。
三、父教對男孩女孩同樣重要。早期的研究基於性別認同的角度,往往認為父親的陪伴和教育對男孩的影響更大,更有利於其男性角色的建立和良好性格的培養。實際上,根據後期的一些研究:父親對女孩成長的作用也是同等重要的。心理學的研究顯示:父親會影響女孩對異性的認知,如果在女孩成長的過程中,父親的角色處於缺失的狀態,那麼,她面對異性時更容易焦慮,並且兩性關係容易混亂。
第一章 亞洲式「父教」: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之路
亞洲式「父教」,到底缺少了什麼
上古時期,「父」所指的便是一個家族或部落當中最具有威望的人,而這種威望在先輩造字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展現。由於原始社會棍棒類的東西是主要的生產工具兼武器,所以甲骨文的「父」字很像一隻手握住棍棒的樣子。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父」字當中所握的不是棍棒,而是代表威望的權杖。《說文解字》中云:「父,矩也,家長率教者,從手舉杖。」
這裡所說的便是「父」在家庭當中的精神引領、安全保護、經濟供給和垂範訓導作用。
不過,由...
推薦序
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華人的家庭結構、規模、觀念、倫理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保守而落後的家庭生活方式逐漸式微,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構成了家庭生活的主流。然而在這一變化中,父親的角色似乎未能跟上家庭變遷的步伐,被疏離於家庭生活之外,尤其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存在著諸多不足和迷思,而且普遍存在著「父教缺失」的現象。
2008年,中、日、韓、美四國研究者聯合展開的一項研究證實:在華人家庭中,父親與孩子之間情感溝通的頻率、內容、品格都不容樂觀;在面向高中生群體的一份調查問卷中,父親被選為「第六傾訴對象」,排在同性朋友、母親、異性朋友、兄弟姐妹們甚至陌生網友之後。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在學校門口,接送孩子的通常是母親或爺爺奶奶;在家長會上,往往是由母親出席;在學校舉辦的夏令營活動上,大部分是母親陪伴在孩子身邊;在書店裡,幫孩子挑選書籍的大多是母親……母親陪伴孩子的情景隨處可見,然而父親卻難覓蹤影。
父教缺失,不僅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家庭的幸福和諧,而且也可能會產生出一些社會問題,比如叛逆、暴力、犯罪、網癮、性問題……身為一名長期致力於家庭教育領域的實踐者,在為家長做培訓和諮詢服務的過程中,我接觸過許多涉及青少年心理障礙和行為問題的案例,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於父親教育的缺失。
父教緣何缺失?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在於華人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即「男主外,女主內」——在現代家庭環境中,男人是家庭的「頂梁柱」,肩負著賺錢養家的重任,因而將主要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事業、工作、應酬、社交中;而母親則往往承擔著「相夫教子」的角色,照顧孩子的課業和生活。這種「男女分工」的傳統觀念直接導致了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
在現代家庭教育中,父親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將來的成就。教育機構研究顯示,父親的愛與親近,在孩子的品格培養、智力發展、社會心理以及堅強、自立、勇敢等性格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父親教育能夠讓孩子更堅強。父親通常具有堅強、樂觀、豁達、自信、勇敢、果斷、富有進取心等性格特徵。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往往會將父親作為自己心目中的第一位偶像,父親與孩子在情感交流時,孩子會潛移默化地感知和模仿父親的言談舉止,因此,父親的教育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堅強。
二、父親教育能夠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相對於女性而言,男性往往更具有探索精神,對新生事物充滿好奇。父親在與孩子玩遊戲時,通常喜歡與孩子玩一些運動性、智慧性的遊戲,鼓勵孩子勇於嘗試新鮮遊戲,從而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
三、父親教育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由於男性的邏輯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都優越於女性,因此父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對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產生很大的作用。與父親親密相處的孩子,數學、物理成績較佳。
四、父親教育更易促進孩子智力的發展。雖然母親和父親都會有意無意地希望推動幼兒的智力發展,但由於採用的方式不同,所發揮的作用也是有差別的。母親往往會透過圖書或周圍環境教幼兒如何認識事物、思考問題;而父親則喜歡透過一些需要動手的活動引導幼兒的探索意識、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促進幼兒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發展。
五、父親教育更能促進孩子性別角色的認知。孩子對男女兩性的最高認知往往來源於家庭,他們會認為女孩就應該像母親一樣,男孩就應該像爸爸一樣。如果在家庭教育當中,父親的角色缺失,不僅不利於男孩對同性的認同,而且也會影響女孩對異性的認知。
正如香港著名作家梁鳳儀所說的那樣:「恐懼時,父親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親是一盞照明的燈;努力時,父親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親又是鼓勵和警鐘。」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親教育有其特殊的重要地位和價值效果,尤其是當孩子還沒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觀時,父親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這一時期的親子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將是終身的,倘若這一階段父愛缺失,將會為孩子的一生帶來無法彌補的遺憾!
本書緊貼當下現代家庭教育現狀和熱點話題,熔嚴肅性與通俗性、專業性與趣味性於一爐,以抽絲剝繭的方式揭示了教育的本質和真相,對父親教育進行了客觀詳實、系統全面地分析和講解,深刻指出父親在子女教育問題上的偏見和盲點,引領父親徹底打破傳統教育觀念的桎梏。
這是一次理論和實踐的完美結合,在本書中,筆者直面家長最關心的人格教育、成才教育與溝通教育等教育問題,並根據自己的專業與經驗,給出了許多簡單有效的操作方法,讓父親在教育孩子時能夠有跡可循,希望這本書能為廣大讀者帶來一些有益的幫助。
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華人的家庭結構、規模、觀念、倫理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保守而落後的家庭生活方式逐漸式微,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構成了家庭生活的主流。然而在這一變化中,父親的角色似乎未能跟上家庭變遷的步伐,被疏離於家庭生活之外,尤其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存在著諸多不足和迷思,而且普遍存在著「父教缺失」的現象。
2008年,中、日、韓、美四國研究者聯合展開的一項研究證實:在華人家庭中,父親與孩子之間情感溝通的頻率、內容、品格都不容樂觀;在面向高中生群體的一份調查問卷中,父親被選為「...
目錄
前言
導讀
第一章 亞洲式「父教」: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之路
亞洲式「父教」,到底缺少了什麼
缺乏父教,會給孩子造成哪些負面影響
在現代家庭教育中,父親的角色與責任
拓展遊戲,親子互動:讓孩子感受父親的愛與陪伴
第二章 走出迷思,重塑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形象
重塑教育理念,擺脫四種現代家庭教育的迷思
尊重與愛,別將理想強加於孩子身上
尊重孩子的個性,避免過多的干預
「我這樣做是對的」與「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
選擇愛孩子的方式:智慧還是盲目
拓展遊戲,情感溝通:讓父親的角色回歸家庭教育
第三章 搭起父親與孩子情感溝通的橋梁
尊重是溝通的關鍵,放低身段與孩子平等交流
給予鼓勵與支持,站在孩子的立場進行溝通
與孩子建立友誼,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面對孩子的錯誤,父親的正確批判與教育方式
引導與說服,如何使孩子聽父親的話
父親該如何幫助孩子走出負面情緒」
拓展遊戲,溝通訓練:促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四章 性格決定人生,掌握孩子的特點
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制力,避免沉迷於遊戲
培養幽默感,養成孩子樂觀、開朗的性格
克服膽怯,該如何培養孩子堅強自信的性格
讓孩子學會為他人設身處地著想
激發好奇心,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該如何正確應對叛逆的性格
拓展遊戲,性格訓練:培養孩子的興趣、特長以及探索精神
第五章 逆商教育,讓孩子在挫折中學會堅強與勇敢
逆商(AQ):讓孩子在逆境中磨練意志力
幼年時期該如何進行挫折教育
如何讓孩子內心更堅強
成長勝於成功,經歷失敗是成長的一部分
培養孩子的競爭力
父親的思維觀念決定孩子的逆商
拓展遊戲,情商訓練: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第六章 家庭教育的核心,以身作則,培養孩子的好品格
教導孩子寬容和諒解,懂得友誼和關愛
消除孩子自負心理,培養謙虛品格
創造合作機會,鍛鍊孩子的合作能力
人無信而不立,誠信是一個人的根本
與孩子一同閱讀,進而提升自身修養
拓展遊戲,心智訓練: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及認知能力
第七章 杜絕「棍棒教育」,陪兒子一起健康成長
反思亞洲式家庭教育:用棍棒能出孝子嗎
讓孩子動手,培養創造力和獨立性
拒絕過度保護,培養男孩的責任感
拓展遊戲,能力訓練:培養和提升孩子的創造力
第八章 如何養成氣質優雅、心智成熟、性格完美的女孩
父親是影響女兒一生的關鍵
0到7歲:塑造性格的黃金時期
8到12歲:提供更多的陪伴和關愛
12到18歲:父親如何幫助女兒度過青春期
拓展遊戲,審美訓練:培養孩子的審美感知力
前言
導讀
第一章 亞洲式「父教」: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之路
亞洲式「父教」,到底缺少了什麼
缺乏父教,會給孩子造成哪些負面影響
在現代家庭教育中,父親的角色與責任
拓展遊戲,親子互動:讓孩子感受父親的愛與陪伴
第二章 走出迷思,重塑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形象
重塑教育理念,擺脫四種現代家庭教育的迷思
尊重與愛,別將理想強加於孩子身上
尊重孩子的個性,避免過多的干預
「我這樣做是對的」與「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
選擇愛孩子的方式:智慧還是盲目
拓展遊戲,情感溝...
商品資料
出版社: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4-06-12ISBN/ISSN:978626394349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04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