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共分為八章,依時為序,首先由周傳姜教授介紹早期西方現代護理如何跟隨醫療傳道工作者的腳步,進入尚未開發的臺灣舊社會,護理先驅者和教會醫院在臺灣播下美好的護理種子;方惠芳老師與劉玠暘醫師則介紹日治時期現代醫療發展中的護理人員,包括助產人才的培養,以及政府對於護理專業人員的規範;張秀蓉教授收集許多珍貴的史料,介紹臺灣第一位學習現代護理的開拓者──陳翠玉女士在日治及戰後對臺灣護理與公共衛生的重大貢獻,特別是她與美援、世界衛生組織的密切關係,引進了大量資源,協助臺灣護理的發展;楊美賞教授也以親炙鍾信心教授(第二位學習現代護理的臺灣女性)的見證,介紹鍾女士對臺南護校、臺大護理系以及高醫護理系的貢獻;邱啟潤教授透過親身參與臺灣公衛護理發展的經驗,介紹美援、農復會、臺灣省衛生處的重要護理事蹟;胡文郁教授回顧臺灣當今護理教育,深入思考未來護理教育的走向;陳靜敏教授探討臺灣護理人力的流失及對策,以及臺灣護理在國際上如何拓展交流;最後由陳永興醫師挑選對臺灣護理發展具重大意義的12位護理代表人物,逐一介紹她們的貢獻。
作者簡介:
∣策畫主編∣
台杏文教基金會
由陳永興醫師倡議、二十多位關心臺灣醫療人文社會的醫界人士共同組成,過去曾經協助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籌設「臺灣醫療史料中心」,也促成「臺灣醫學史學會」的成立。成立以來除了鼓勵成員從事臺灣醫療發展史的研究,亦經常舉辦有關醫療人文社會關懷的講座和醫學史相關的研討會,近年也積極籌設「臺灣醫療史料圖書館及故事館」,未來將繼續透過出版、展覽等活動,深耕醫療人文。
∣作者群∣(*依篇章次序為序)
周傳姜(台灣醫學史學會理事)
方惠芳(台灣醫學史學會秘書長)
劉玠暘(醫師/北卡大學UNC公衛學院博士候選人)
張秀蓉(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顧問)
楊美賞(財團法人信心護理文教基金會顧問)
邱啟潤(教育部推動大學社會責任核心委員)
胡文郁(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系教授)
陳靜敏(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老年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陳永興(精神醫療人權工作者)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教會醫療傳道與臺灣護理/周傳姜
前言:西方傳教士開啟現代醫療
臺灣的現代醫療是在19世紀由西方基督教宣教士引進本土,當時滿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其中開放傳教一項,讓各國宣教士得以醫療為傳教策略,現代醫學因此而進入臺灣。
從清末到日治時期,臺灣南部的英國長老教會和北部的加拿大長老教會醫療傳道對醫療現代化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與貢獻。日治結束之後,陸續有其他國家及教派的醫護人員來到臺灣,醫療傳道工作一直持續至今。
臺灣第一位西醫是1865年受英國長老教會派遣來臺的馬雅各醫師(James Laidlaw Maxwell, MA, MD, 1836-1921)。
馬雅各到達府城(臺南)後,在大西門外看西街租屋,開始行醫傳道。沒想到不久即遭遇到漢醫排斥和流言攻擊,甚至引發民眾暴動而被迫離開,前往旗後英國領事館保護區,另設「旗後醫館」。
直到1868年,情況稍緩和後,馬雅各才再度回到府城重開宣教中心。事隔三年,累積了經驗,語言也已相當流利,能夠得到病患更多的信任,求醫者日漸增多,多為重病、急症、臨終、難醫或難產者,病患甚至有遠從嘉義或中部慕名而來。
為了中部地區宣教需要,1888年英國長老教會派盧加閔醫師(Gavin Russell, 1866-1892)來臺,1890年創設大社醫館,可以說是當今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先聲。盧醫師醫術精良、十分受到患者歡迎,可惜積勞成疾,於1892年因染傷寒過世。
1895年英國長老教會再派蘭大衛醫師(Dr. David Landsborough, 1870-1957)接續中部的傳道行醫工作。當時患者的照顧主要是靠家屬或是醫師助手,必要時女性病人也會由女宣教士協助,並沒有專業護理人員執行醫囑和護理病人。
隨著醫院的發展,正式護理人員的需求日漸殷切,卻沒有盼到教會派遣護理宣教士前來臺灣。
為因應越來越多的求醫者,馬雅各醫師的繼任者安彼得醫師(Dr. Peter Anderson)提出了診所擴建計畫,由英國長老教會出資建立了臺灣第一所現代化醫院──新樓醫院,1900年4月正式開放。醫院設備更新、醫療服務更加進步,當時已設有X光室、紫外線與檢驗室,以蒸氣消毒器材並裝置升降機方便病患上下,醫院常滿床。
一、新樓醫院開啟現代醫療護理人才的訓練
1901年馬雅各醫師之子馬雅各二世(Dr. James Laidlaw Maxwell II)繼承父志,偕妻來到新樓醫院。接任安彼得醫生的院長職務。具有護理背景的馬雅各二世夫人桑德絲女士(Millicent Bertha Saunders, 1871-1961),擔任醫院護理長,也開設訓練班培育本地見習生和護士,早於1923年總督府開放招生的臺南醫院附設看護婦講習所,可視為開創南部護理教育的先行者。
1909年英國長老教會終於派遣第一批受過訓練的海外護理宣教士,其中之一的孟姑娘(Miss Annie Benning)派駐臺灣新樓醫院。1911年長老教會新任命戴仁壽醫師(George Gushue-Taylor)為新樓醫院院長,戴仁壽醫師夫人彌拉女士(Marjery Miller Taylor)為英國護理學校畢業,除了護理專業技術外,她的音樂素養好,個性活躍,無論在教會或團體的各項活動中,都是一位傑出的領導人物。
1911年新樓醫院再度迎來由英國長老教會派遣來臺的護理宣教士富姑娘(Miss Alice Fullerton),以接替因故離開的孟姑娘。富姑娘不僅幫助手術也善於訓練管理,和彌拉女士搭配護理訓練工作直至1916年。
教會醫院開設護理訓練班培養本地護士,對於醫療傳道的推展具有相當大的助益,不過護理工作受到當時社會傳統文化影響,除了基督徒,本地女子學習或從事護理工作仍受到很大阻力,為鼓勵更多人認識並投入護理工作,1918年新樓醫院院長戴仁壽醫師曾在臺灣府城教會報撰文,特別提到臺灣醫院訓練看護婦的重要。他寫道「看護婦意義是『好人應照顧病人,健康的人要保護有病的人』所以是很有意義的工作」。至於從事護理的基本要求,戴醫師指出「白話字讀寫能力及基督教信仰」是當看護婦的主要條件(註:此處白話字意指一種以羅馬字母書寫的閩南語,十九世紀時由基督長老教會於福建廈門創設並推行的拼音文字)。戴醫師也在文中表達他對醫院護理教育的期待,他希望英國的宣道會能再派護理宣教士來設立一間修業三年的護理學校,招生條件為:(一)公學校或女學校畢業,(二)認識白話字,會唸、會寫,(三)會友或慕道友,(四)個性溫柔,勤勉不懶惰,善體貼病人,(五)身體勇健,年齡介於18至25歲。
二、第一本臺灣護理教科書
為了提供嚴謹的護理教材,戴仁壽醫師以白話字編寫內外科護理學一書,內容包括解剖學、生理學、普通看護學、外科看護學及內科看護學,此書主要是以倫敦蓋氏醫院(Guys Hospital)Miss Oxford所著的護理手冊為藍本,再改編為適合本地需求的內容,戴仁壽醫師夫人彌拉護理長以專業的知識、能力,用心地閱讀全稿並做了內容修正。此書於1917年出版,成為「臺灣第一本臺語護理教科書」。
這本蓋氏醫院護理手冊亦有漢字翻譯本,書名「看護要義」由中華護士會第一位華人會員Mrs. Bayard Lyon(鍾茂芳)翻譯,1913年由北洋女醫學堂刊印,為中國早期護理主要教材。不過可能這本漢文譯本並不適合臺灣人使用,戴仁壽醫師編寫白話字教本後,也準備另出一本淺顯的文言本,可惜最後沒有完成。
1918年戴仁壽醫師在新樓醫院任滿八年,辭職返英繼續進修。受到大戰影響,新樓醫院呈現衰退的狀況,1918馬雅各二世繼續接任院長,著手重建醫院。夫婦兩人經常帶著助手、藥品,從事環島巡迴的醫療傳道,也曾深入到原住民居住的地區。此外,還致力於推行戒改鴉片、性病防治、並關懷痲瘋病患。1923年馬雅各二世醫師應中國「博醫會」(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 C.M.M.A.)之聘,出任執行幹事,離開臺灣前往上海,夫人桑德絲女士隨行。
三、馬偕醫院開啟北部現代醫療護理
北部醫療傳道方面,1871年底加拿大長老教會派出第一位海外宣教士馬偕牧師(George Leslie Mackay)抵達打狗,次年即北上到淡水。馬偕牧師不是醫師,但深知醫療在傳道上的重要,先後跟淡水外國商行醫師林格(Dr. Ringer)學習醫藥及臨床經驗,也向另一位約翰生醫師(Dr. Johansen)學習。當時因人們衛生習慣不好,加上嚼食檳榔情況普遍,患牙疾情況十分普遍,馬偕選擇替人拔牙傳道,治療牙齒病痛廣受民眾歡迎。此外,馬偕帶來的奎寧水(quinine)對當時民眾引以為苦的瘧疾具有特效,也使得求診者日增,原傳教處所不敷使用,1873年另租民房為診所,1879年購地設新醫館,由馬偕博士、林格醫師和第一位加拿大教會派出的醫療宣教士華雅各醫師(Rev. J. B. Fraser)合作看診。1880年美國底特律馬偕夫人為紀念亡夫馬偕船長,捐款贊助北臺灣醫療傳道,馬偕因此得以重建一全新的醫院,將之命名為「偕醫館」,1880年到1890年診治病患眾多,但醫館在馬偕過世後停診,直到1906年長老教會派具有牧師與醫師資格的宋雅各(Rev. J. Y. Ferguson B.A., M.D.)來臺,才重開診。醫館後來自淡水遷移至臺北並擴建更名為馬偕紀念醫院,1912年12月底馬偕紀念醫院落成,由宋雅各醫師擔任院長。1913年由北部第一位護理宣教士烈以利姑娘(Miss Isabel Elliot, 1881-1971)負責護理部,擔任看護長並開辦「看護婦訓練班」。
烈以利姑娘是加拿大人,畢業於美國紐約的法拉盛護士學校,由加拿大長老教會差派到臺灣。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馬偕醫院曾在1918年到1924年間停診。1923年,烈姑娘被借調到中部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六個月,1924年加拿大長老教會派吳阿玉姑娘(Miss Gretfa Gauld)及吳花密醫師(Miss Flora M. Gauld)來臺,使停辦的馬偕醫院及護理訓練班得以再開辦。1927年烈以利姑娘轉往彰化基督教醫院擔任看護長,吳阿玉姑娘正式接任馬偕醫院看護長至1930年。1931年前往新樓醫院服務,馬偕看護長由和為貴姑娘(Miss Hildur Hermanson)接任至1940年。
有關日治時期長老教會醫院開設之護理訓練班及護理工作情形,目前資料最完整的為馬偕紀念醫院,以下以馬偕為例,介紹訓練班學員在院修課,見習服務,結業後留院服務概況。
教會醫院,強調工作人員須展現基督的大愛,宣教士對服務的要求特別高,訓練也十分嚴格。為確保訓練成效,學生入學必備的是教會牧師或長老介紹信。訓練班招生依醫院需要,入學及畢業時間不固定。授課科目有解剖學、生理學、看護學及繃帶學四科,教師主要由在國外受護理及醫學教育的宣教師及醫師擔任。1918年後教材使用戴仁壽醫生編著的「內外科看護學」,戴醫生也在床邊教學,主要以臺語授課。入學前要經過熟悉期約四至五個月,參與病房及病患清潔工作,之後學習方式為週一至五在不同科學習,週六到痲瘋病院學習。基本上是師徒制,學生跟著護理長學習照顧病人。因為醫院工作非常忙碌,教學時間並不多,往往需要自學,學生邊讀、邊做、邊學。訓練班學理和技術並重,學生必須通過各科考試,三年成績合格,才能拿到醫院核發的證明書。
烈以利姑娘開創了夜班制,病人家屬晚上不能留在醫院,看護工作交給值夜班護士。初期護理人員分日夜兩班,每班十二小時,白班是上午七點到晚上七點;晚班接續至次日上午七點,上班中間可以休息三小時外加吃飯半小時。後來分白班、大、小夜三班輪值,每班八小時。每位護士一兩個月輪換一種班別。醫院早期有外國籍男護士,做的是醫師助理的工作,後來也有馬偕訓練班出來的男護士。由於教會醫院具有醫療傳道的使命,對於病患的信仰關懷也非常重視,醫師常常白天到床邊慰問患者,了解病情變化與需要。晚上醫院會安排講道,週日主日崇拜,護士每日早晚工作前都安排靈修祈禱,醫院還組織了護理人員唱詩班。
第一章 教會醫療傳道與臺灣護理/周傳姜
前言:西方傳教士開啟現代醫療
臺灣的現代醫療是在19世紀由西方基督教宣教士引進本土,當時滿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其中開放傳教一項,讓各國宣教士得以醫療為傳教策略,現代醫學因此而進入臺灣。
從清末到日治時期,臺灣南部的英國長老教會和北部的加拿大長老教會醫療傳道對醫療現代化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與貢獻。日治結束之後,陸續有其他國家及教派的醫護人員來到臺灣,醫療傳道工作一直持續至今。
臺灣第一位西醫是1865年受英國長老教會派遣來臺的馬雅各醫師(James La...
作者序
序 為她們的身影致敬/方惠芳(臺灣醫學史學會秘書長)
身著一襲白衣,戴上口罩,
溫婉言談中,量測血壓、體溫;
娓娓說明裡,更換管線、抽痰;
翻身、拍背,是病人心靈的撫慰;
換藥、奉藥,是患者苦緒的舒緩;
她走出病房門的身影,是門裡門外的安慰、勇氣與希望!
你我都有這個經驗:曾經在病房區的走廊上,看到護理師在每一間病房中忙碌穿梭;急急進入一個房門,又迅速推車進入另一個房門,傳出的是關懷詢問的聲音。然而在護理師繁忙的背後,經常是過午不食抑或不知晚餐何味的辛勞。在醫學院的教育之中,所諄諄叮囑的「視病猶親」、「痌瘝在抱」,其實總是在第一線的護理人員身上呈現,尤其是痌瘝在抱,幾乎是實務上的描繪。不論傷口如何可怖、不論病情是否具傳染性,她們總是以勇氣與智慧面對。在病房、在ICU、在門診、在手術室、在各診療室,護理師是病人與家屬(乃至各層級醫師)最親近的倚靠、最信賴的朋友。如果說,護理人員構築了今日功能完善的醫院與醫療體系,絕不為過。
回首往昔必帶來對現今之反省與對未來之思考。
臺灣早期護理之發展有三大脈絡,前二者之肇始約是在1895年前後,第三脈絡則是在二戰結束(1945年8月)之後。
一、教會醫療系統之護理。亦即隨著1865年之後西洋傳教士來臺所逐漸帶來之護理專業與幾位護理師(被尊稱為「姑娘」),引進了歐洲的南丁格爾精神與護理文化。傳道醫療經歷日治時期直到戰後,所帶來之護理文化亦持續在教會醫院及山巔海隅發光發熱。
二、日治時期臺灣所引進之日本護理專業。並經由臺灣總督府訂定之法規建立了護理師(稱「看護婦」)以及助產士(「產婆、助產婦」)之專業化與證照制度,所建立之護理文化影響深遠,直至今日。日治末期,已有畢業自日本聖路加女子專校護士科的陳翠玉返臺,以西式現代化護理理念推展護理專業,直到二戰後與鍾信心(聖路加畢業)、尹喜妹等成為臺灣護理主流之一;尤以1949年陳翠玉擔任臺大醫院護理部主任並於1950年創設臺大護校為標誌。
三、國府時期引進之北平協和醫學院與協和醫院之護理系統。隨著國民政府遷臺,1948年夏德貞擔任臺北護校校長與1949年遷臺之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周美玉(1954創設大學部之護理系),皆出自協和醫院護理系統,其後影響國防醫學院與榮總醫院系統之護理專業。1957年起任臺大醫學院護理學系主任之余道真,早年亦畢業於協和醫學院護理系。
臺灣在1951至1965的美援年代,曾經留學美國的陳翠玉與周美玉等人皆有其受重視而推展護理與公衛的功績,並形成美援影響下的護理文化。在政治正確的奧援下,協和出身者在護理學界具有其重要性與影響力。1960至1980年代,隨著臺灣各公私立護理專業學校、護專的創設,乃至各醫學院護理系的紛紛設立,護理發展已逐漸走向今日我們所熟知的面貌;二戰之後護理人員稱為「護士」,而隨著學歷與考證層級的演變,至2013年起皆稱為「護理師」。護理專業,包括其教育課程及培育過程、相關法規與國考認證、護理學會與護理師公會的運作等等,快步邁向現代化專業與國際化交流。然而,在臺灣護理文化底蘊中,此三大脈絡持續存在著,仍有其深刻力量潛藏其間。
台杏創辦人陳永興醫師,長年耕耘於臺灣醫學史領域,並用心推介臺灣功不可沒之醫療人物;在其長遠洞見中,深知護理這一廣闊而影響醫療基石的領域,於社會認知中長期遭受忽視,遂有本書之出版與臺灣護理史展覽之規劃。在本書之參與者中,只有張秀蓉教授與筆者是歷史學出身的(筆者長年受張教授指導),我們慣於縱觀時代演變之脈絡與考量時代環境之變遷。相對地,我們觀察到護理學界與臨床護理工作之辛勞與時間緊迫,因此雖經常有因歡慶節日而出版護理紀念書籍或刊物,但多以照片集與人物訪問等基礎資訊為主;對於以社會多元角度詮釋護理工作、對於以歷史縱觀肯定護理專業價值之浮現,仍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
如何讓護理界、醫療界、乃至一般民眾,稍具深廣度地瞭解護理的實務與價值、瞭解護理前輩走過的路;她們如何篳路藍縷、如何蹽溪過嶺、如何在體制壓力下成長、如何在政治氛圍中堅持理想。而今日,面對現代生活型態的轉變與社會價值的變遷,更要讓新一代的護理人才認識到臺灣護理的過去與未來,從而確知自己的定位、選擇與理想的堅持,繼續高舉南丁格爾的提燈。
序 為她們的身影致敬/方惠芳(臺灣醫學史學會秘書長)
身著一襲白衣,戴上口罩,
溫婉言談中,量測血壓、體溫;
娓娓說明裡,更換管線、抽痰;
翻身、拍背,是病人心靈的撫慰;
換藥、奉藥,是患者苦緒的舒緩;
她走出病房門的身影,是門裡門外的安慰、勇氣與希望!
你我都有這個經驗:曾經在病房區的走廊上,看到護理師在每一間病房中忙碌穿梭;急急進入一個房門,又迅速推車進入另一個房門,傳出的是關懷詢問的聲音。然而在護理師繁忙的背後,經常是過午不食抑或不知晚餐何味的辛勞。在醫學院的教...
目錄
出版的話/陳政宏、陳永興
序 為她們的身影致敬/方惠芳
第一章 教會醫療傳道與臺灣護理/周傳姜
第二章 日治時期臺灣護理之進程:助產婦與看護婦/方惠芳,劉玠暘
第三章 陳翠玉與臺灣現代護理的開展/張秀蓉
第四章 見證臺灣護理的發展──鍾信心的傳奇/楊美賞
第五章 戰後美援與公共衛生護理/邱啟潤
第六章 臺灣護理教育於歷史流變中的沿革與現況/胡文郁
第七章 臺灣護理享譽國際:護理專業團體的經營與展望/陳靜敏
第八章 臺灣護理人物群像篇/陳永興
出版的話/陳政宏、陳永興
序 為她們的身影致敬/方惠芳
第一章 教會醫療傳道與臺灣護理/周傳姜
第二章 日治時期臺灣護理之進程:助產婦與看護婦/方惠芳,劉玠暘
第三章 陳翠玉與臺灣現代護理的開展/張秀蓉
第四章 見證臺灣護理的發展──鍾信心的傳奇/楊美賞
第五章 戰後美援與公共衛生護理/邱啟潤
第六章 臺灣護理教育於歷史流變中的沿革與現況/胡文郁
第七章 臺灣護理享譽國際:護理專業團體的經營與展望/陳靜敏
第八章 臺灣護理人物群像篇/陳永興
商品資料
出版社:秀威資訊出版日期:2024-04-19ISBN/ISSN:978626734679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1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