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元
定價:NT$ 450
優惠價:88 折,NT$ 396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 讀者口碑推薦,暢銷增訂版全新上市
★ 內容詳實,邏輯性強,脈絡清晰,既可為專業歷史探討亦可為休閒讀本
★ 本書堪稱一部瞭解中國古代文化的趣味百科全書,能讓您感受中華文化的神秘和智慧,領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 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幫助讀者完整的瞭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書在編撰過程中,集納了大量的歷史文化細節,內容涵蓋傳統文化的眾多方面,共分為生活起居、禮制民俗、婚嫁喪葬、節日節氣、天文曆法、地理名勝、哲學思想、制度職官、法律法制、兵器軍事、經濟貿易、醫療衛生、交通郵政、體育藝術、教育科舉、文史典籍、琴棋書畫等部分,豐潤、真切、逼真地再現了傳統社會厚重、獨特、百態紛呈的生活景觀。
■ 掌握中華文化的精髓,簡單扼要地勾勒出中國歷史的發展。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燦爛文明的古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歷史和文化需要一代一代去傳承,作為中華兒女,誰都希望瞭解和學習自己民族的文化歷史,古代文化中蘊涵著深刻的思想和智慧,可以開拓視野,昇華境界,豐富知識結構,實行多元啟迪,引發新的思考、探索和行動。
皇帝之最
歷代王朝中,帝王最多的是商朝,自湯至紂,共歷31王。
歷代王朝中,帝王最少的是王莽的新朝,僅歷1帝。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壽命最長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平均每帝享年54歲。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壽命最短的,是北朝時的北周,平均每帝僅享年22歲。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數最長的是清朝,自1644年統治全中國至1911年滅亡,歷267年,傳10帝,平均每帝在位近27年。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數最短促的是北遼,自1122年3月立國至1123年滅亡,僅歷19個月,傳4帝,平均每帝在位不足5個月。
中國歷史上最早稱皇帝的是秦始皇嬴政,在位時間是西元前246年至西元前210年。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是清朝的宣統,即愛新覺羅‧溥儀,他在位的時間是1909年至1911年。
壽命最長的皇帝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享年88歲。
壽命最短的皇帝是東漢殤帝,名劉隆,不到1歲即夭折。
即位時年齡最小的是東漢殤帝,剛過100天。
即位時年齡最大的皇帝是女皇武則天,67歲即位為武周皇帝。五代十國的荊南王高季興即位時也是67歲,其次是南朝宋武帝劉裕,即位時年已65歲。
在位時間最長的是清康熙皇帝,在位62年。
在位時間最短的是金末帝完顏承麟,僅僅1天即戰死。
嬪妃最多的是晉武帝,後宮佳麗達10000多人。
子女最多的是清康熙皇帝,男孩36人,女孩20人。
趣味鏈結:古代共有多少帝王
從啟建夏開始,歷史上共出了多少帝王呢?
據史書記載:夏朝共傳13代、16王,商朝17代、3l王,周朝34王。春秋戰國時期,天下紛亂,諸侯爭雄,沒有出現統一的王朝。一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中國才出現了歷史上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君主王朝,但秦朝僅歷二世就滅亡了。
兩漢共有24帝,其中西漢12帝,東漢12帝。王莽新朝僅1人稱帝,後被起義滅亡。三國時魏歷5帝,蜀漢2帝,吳4帝。兩晉共歷15帝。晉朝後期,北方少數民族繼起,先後建立了前漢、前趙、後趙、冉魏、前秦、後秦、後燕、西秦、後涼、南涼、西涼、北燕、北涼、夏等小國,亦稱王稱帝,約20餘王。南北朝時南朝宋8帝,南齊7帝,梁6帝,西梁3帝,陳5帝;北朝北魏17帝,東魏2帝,西魏3帝,北齊6帝,北周5帝。
到隋又實現一統,歷2帝。唐代20帝,盛極一時,武周1帝,南詔13王,大理22王。五代時後梁3帝,後唐4帝,後晉2帝,後漢2帝,後周3帝;吳4主,南唐3主,吳越5主,楚6主,南漢4主,前蜀2主,後蜀2主,閩6主,荊南5主,北漢4主。
到宋代,共歷18帝,遼國9帝,金9帝,西遼5帝,西夏10帝,元代傳位15帝,明代16帝,清傳11帝。再加上唐末黃巢所建的齊國,明末李自成所建的大順,總共算來,中國歷史上約有300個帝王,其中天下一統的帝王(從秦始皇算起)約120餘位。
作者簡介:
劉元,文學碩士。喜愛中國古典文學和傳統文化,並精心研究歷史,對於國學、文學有極深刻的研究,且對於通俗文學的編寫亦有相當的見解。認為把重要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精華收入一本書中,可以使讀者興致勃勃且最大限度地獲取歷經時空變換卻仍可鑑古知今的古代文化,盡可能地提高讀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興趣。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4折 | 1 |
作者:劉元
優惠價: 88 折, NT$ 396 NT$ 4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 讀者口碑推薦,暢銷增訂版全新上市
★ 內容詳實,邏輯性強,脈絡清晰,既可為專業歷史探討亦可為休閒讀本
★ 本書堪稱一部瞭解中國古代文化的趣味百科全書,能讓您感受中華文化的神秘和智慧,領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 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幫助讀者完整的瞭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書在編撰過程中,集納了大量的歷史文化細節,內容涵蓋傳統文化的眾多方面,共分為生活起居、禮制民俗、婚嫁喪葬、節日節氣、天文曆法、地理名勝、哲學思想、制度職官、法律法制、兵器軍事、經濟貿易、醫療衛生、交通郵政、體育藝術、教育科舉、文史典籍、琴棋書畫等部分,豐潤、真切、逼真地再現了傳統社會厚重、獨特、百態紛呈的生活景觀。
■ 掌握中華文化的精髓,簡單扼要地勾勒出中國歷史的發展。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燦爛文明的古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歷史和文化需要一代一代去傳承,作為中華兒女,誰都希望瞭解和學習自己民族的文化歷史,古代文化中蘊涵著深刻的思想和智慧,可以開拓視野,昇華境界,豐富知識結構,實行多元啟迪,引發新的思考、探索和行動。
皇帝之最
歷代王朝中,帝王最多的是商朝,自湯至紂,共歷31王。
歷代王朝中,帝王最少的是王莽的新朝,僅歷1帝。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壽命最長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平均每帝享年54歲。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壽命最短的,是北朝時的北周,平均每帝僅享年22歲。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數最長的是清朝,自1644年統治全中國至1911年滅亡,歷267年,傳10帝,平均每帝在位近27年。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數最短促的是北遼,自1122年3月立國至1123年滅亡,僅歷19個月,傳4帝,平均每帝在位不足5個月。
中國歷史上最早稱皇帝的是秦始皇嬴政,在位時間是西元前246年至西元前210年。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是清朝的宣統,即愛新覺羅‧溥儀,他在位的時間是1909年至1911年。
壽命最長的皇帝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享年88歲。
壽命最短的皇帝是東漢殤帝,名劉隆,不到1歲即夭折。
即位時年齡最小的是東漢殤帝,剛過100天。
即位時年齡最大的皇帝是女皇武則天,67歲即位為武周皇帝。五代十國的荊南王高季興即位時也是67歲,其次是南朝宋武帝劉裕,即位時年已65歲。
在位時間最長的是清康熙皇帝,在位62年。
在位時間最短的是金末帝完顏承麟,僅僅1天即戰死。
嬪妃最多的是晉武帝,後宮佳麗達10000多人。
子女最多的是清康熙皇帝,男孩36人,女孩20人。
趣味鏈結:古代共有多少帝王
從啟建夏開始,歷史上共出了多少帝王呢?
據史書記載:夏朝共傳13代、16王,商朝17代、3l王,周朝34王。春秋戰國時期,天下紛亂,諸侯爭雄,沒有出現統一的王朝。一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中國才出現了歷史上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君主王朝,但秦朝僅歷二世就滅亡了。
兩漢共有24帝,其中西漢12帝,東漢12帝。王莽新朝僅1人稱帝,後被起義滅亡。三國時魏歷5帝,蜀漢2帝,吳4帝。兩晉共歷15帝。晉朝後期,北方少數民族繼起,先後建立了前漢、前趙、後趙、冉魏、前秦、後秦、後燕、西秦、後涼、南涼、西涼、北燕、北涼、夏等小國,亦稱王稱帝,約20餘王。南北朝時南朝宋8帝,南齊7帝,梁6帝,西梁3帝,陳5帝;北朝北魏17帝,東魏2帝,西魏3帝,北齊6帝,北周5帝。
到隋又實現一統,歷2帝。唐代20帝,盛極一時,武周1帝,南詔13王,大理22王。五代時後梁3帝,後唐4帝,後晉2帝,後漢2帝,後周3帝;吳4主,南唐3主,吳越5主,楚6主,南漢4主,前蜀2主,後蜀2主,閩6主,荊南5主,北漢4主。
到宋代,共歷18帝,遼國9帝,金9帝,西遼5帝,西夏10帝,元代傳位15帝,明代16帝,清傳11帝。再加上唐末黃巢所建的齊國,明末李自成所建的大順,總共算來,中國歷史上約有300個帝王,其中天下一統的帝王(從秦始皇算起)約120餘位。
作者簡介:
劉元,文學碩士。喜愛中國古典文學和傳統文化,並精心研究歷史,對於國學、文學有極深刻的研究,且對於通俗文學的編寫亦有相當的見解。認為把重要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精華收入一本書中,可以使讀者興致勃勃且最大限度地獲取歷經時空變換卻仍可鑑古知今的古代文化,盡可能地提高讀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興趣。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4折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