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爭及初春景(新校版)(上、下兩冊)一套。
華文世界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又一代表作「紅樓夢斷系列」。
《紅樓夢》是曹雪芹寫賈寶玉的故事,「紅樓夢斷系列」則是高陽寫曹雪芹的故事。
夢斷紅樓說四陵,疑真疑幻不分明,
倘能搦筆娛人意,老眼獨挑午夜燈。
作為紅學研究名家、又是極熟習清代掌故的歷史小說家,高陽的「紅樓夢斷系列」,自信對曹雪芹身世、時代背景及其家族可能的遭遇有深度了解。在如此條件下,高陽試揣摩曹雪芹在創作《紅樓夢》時,所遭遇艱難之曲折過程。不僅描摹清初康熙末年到雍正初年江寧織造曹家與蘇州織造李家的盛衰,更寫盡曹、李兩家由朱門繡戶、錦衣玉食到家道中落乃至籍沒歸京的榮辱興衰。間有宮廷祕聞、官宦醜惡,亦有世家紈絝之不知民苦、耽溺歡愛。綜觀改朝換代之物事更迭,細繪人情冷暖之無常唏噓。
高陽寫曹雪芹,以他豐富敏銳的小說創作經驗來讀紅樓夢、揣摩曹雪芹的創作心理,尤其運用他過人的考據眼光和對清朝八旗制度及人事文物的廣泛知識,提供讀者精確而豐富的曹雪芹紅樓夢的時代背景認識。
《三春爭及初春景》為「紅樓夢斷系列」第六部,自雍正之死、諸子相爭、乾隆繼位開始,不僅勾勒朝廷皇權的遞嬗,也補述雍正年間曹雪芹家族敗落後,希圖復興的一段故事,並且穿插敘述曹雪芹年輕時的交友狀況及感情生活。
對一個文藝工作者來說,曹雪芹如何創造了賈寶玉這個典型,比曹雪芹是不是賈寶玉這問題,更來得有興趣。「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此中艱難曲折的過程,莫非不值得寫一篇小說?這是我想寫「紅樓夢斷」的動機。
──高陽
高陽寢饋文史、浸淫至深,更有千萬字以上的小說創作經驗,有其獨到處。
讀高陽小說,層層婉轉、淋漓盡致、擘肌析理、勝義紛呈,令人目不暇給。
作者簡介:
高陽(1922-1992)
本名許晏駢,譜名儒鴻,字雁冰,浙江杭州人,出身錢塘望族,筆名「高陽」取自許氏郡望。抗日戰爭後考入杭州筧橋空軍軍官學校,並於1949年隨校遷至台灣。1959年卸軍職,投身報界,曾任《中華日報》總主筆。1962年發表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李娃》,一鳴驚人,此後著述不輟,一生創作包括九十餘部歷史小說和隨筆,逾二千五百萬字,作品對於清代歷史有獨特研究深度,在《紅樓夢》的研究上亦成一家之言。代表作有「胡雪巖系列」、《慈禧全傳》、《紅樓夢斷》等,被譽為華文世界首席歷史小說家,讀者遍及全球華人世界。
章節試閱
第一章
「老爺!老爺!」
入夢正酣的鄂爾泰,被推醒了;聽聲音便知是聽差何福,當即問一句:「有軍報?」
意料中是有來自貴州的軍報──平定苗疆本是鄂爾泰最大的功績,因此得封伯爵;不想當年部署不周,苗亂復起,而且頗為猖狂。皇帝不得不在軍機處以外,特設「辦理苗疆事務處」,指派果親王允禮、皇四子寶親王弘曆、皇五子和親王弘晝;文華殿大學士張廷玉、保和殿大學士鄂爾泰專責辦理。鄂爾泰內慚神明,引咎請罪,削去伯爵;皇帝對他的信任未減,但以向來講究賞罰分明,認為「國家錫命之恩,有功則受,無功則辭,古今通義」,應該接受鄂爾泰的請求,削去伯爵,降封為一等子。同時作了一個特殊的安排,一方面准假家居,不必入值「苗疆事務處」;另一方面卻又召入禁中,作為皇帝私人的助理,凡有來自苗疆的軍報,都送交他先看,定了處置辦法,再發交苗疆事務處。這一來,變成明降暗升,權力比以前更大了。
由於軍情緊急,深夜被喚醒了看軍報是常事;但這天晚上卻不是,「海大人來了。」何福答說:「等著要見老爺。」
「海大人」是指戶部侍郎內大臣海望;他是滿洲正黃旗人,姓烏雅氏,是皇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娘家的姪子,算起來是皇帝的表弟。宿衛的椒房貴戚,深夜相訪,當然是有極緊要的事;於是口中說「請」,人已起床,而海望在外面聽見聲音,竟不待傳報,逕自一掀門簾,大步跨了進來。
「中堂,請換袍褂!」
「怎麼?」鄂爾泰大為詫異:「皇上召見?」
「是!」海望遲疑了一下,還是當著何福說了出來:「皇上中風了。」
鄂爾泰猶如焦雷轟頂,被震得站立不住;何福急忙扶著他坐下,隨即轉身去取官服。
「怎麼一下中風了呢?」鄂爾泰定定神問說:「要緊不要緊?」
「來勢不輕。」海望把聲音壓得極低:「是『馬上風』。」
鄂爾泰倒抽一口冷氣;一跺足站了起來,咬牙切齒地罵:「王定乾、張太虛真該碎屍萬段!」
「唉!」海望歎口氣說:「真沒有想到。」
「事先有甚麼跡象沒有?」
「昨兒上午,說有點兒頭暈。我想通知四阿哥、五阿哥來請安,皇上還說不必。服了藥照常看摺子,精神好得很。那知道今晚上會出事!」海望又問:「我不知道應該不應該通知張中堂?」
這是說張廷玉;他在海淀有座賜第,名為「澄懷園」,要通知也很方便。鄂爾泰便問:「皇上怎麼交代?」
「皇上嘴歪口斜,話都說不俐落了;只聽他不住說個『鄂』字,我就趕緊來請中堂。」
「既然未召張中堂,你亦不便擅自傳旨。等我見了駕再說吧!」
由二宮門繞「正大光明」殿、「前湖」、「奉公無私」殿到「九州清晏」寢宮,有好長的一段路;海望來時,還是八月二十二夜裡,回到「九州清晏」,已是八月二十三子時了。
寢宮中燈火通明,靜悄悄只微有異聲,只見總管太監蘇培盛迎了上來,也不行禮,只急促地向鄂爾泰說道:「快請進去吧!」
等上了台階,踏入殿門,只聽東暖閣中「呼嚕、呼嚕」是皇帝痰湧的聲音。蘇培盛掀開門簾;鄂爾泰朝裡一望,只見皇帝靠坐在一名太監胸前,頭半側著、口眼喎斜、面紅如火、痰響如雷;眼看是「大漸」了!鄂爾泰想起知遇之恩,不由得嗚咽出聲。
「中堂別傷心!」御醫低聲提醒他:「皇上心裡是清楚的。」
鄂爾泰便不敢再哭;進門照規矩磕了一個頭,口中還說一句:「奴才鄂爾泰給皇上請安。」說完,站起身,傴僂著腰,趨向御榻。
「萬歲爺,萬歲爺!」蘇培盛在皇帝耳際說:「鄂中堂來了。」
皇帝還有知覺,微微將頭轉了一下,努力想睜大眼來,卻無能為力,只滾出來兩滴淚水。
鄂爾泰強忍悲痛,而且盡力保持平靜的聲音:「皇上萬安!放寬了心,一切都不要緊!」
皇帝將眼一閉,淚水又被擠了出來;然後聽他吃力地、模糊地說了兩個字:「盒──子──。」
「是這個盒子不是?」蘇培盛從身上掏出一個景泰藍鑲金的方盒子舉高了問。
等皇帝極困難地點了一下頭;鄂爾泰已跪了下來,接過金盒,只聽皇帝突然噴出一個字來:「看!」
金盒上有把小鎖,但鑰匙就掛在盒子上,蘇培盛幫著打開;鄂爾泰取出內藏的一道硃諭,看了一下,用很清楚的聲音說:「皇上請放心,是四阿哥;奴才一定遵旨辦理。」
皇帝的雙眼合上了;痰湧的響聲漸漸低了下來;海望用抖顫的手指去探一探皇帝的鼻息,轉身向鄂爾泰說:「皇上升天了!」
於是蘇培盛首先呼天搶地般哭了起來;十三年前在圓明園以南的暢春園中,深夜「躄踊」的哀音,再一次震撼了玉泉山麓。鄂爾泰卻沒有眼淚,一種獨受顧命的責任感,充塞於方寸之間,形成極其沉重的壓力;但也構成令人興奮的挑戰,因此,他能對那一片震天的哭聲,充耳不聞,悄悄地隱在僻處,凝神運思。
只幾轉念之間,便決定了大步驟,現身出來,先是找一個幫手;此人名叫訥親,滿洲鑲黃旗人,姓鈕祜祿氏,是開國勳臣額亦都的曾孫;也是孝昭仁皇后的內姪,襲封公爵,在軍機處行走,一向跟寶親王接近;而且他兼領著「鑾儀使」,這個只是掌管儀仗的差使,當此大位遞嬗之際,格外顯得重要。
「訥公,」鄂爾泰將訥親拉到一邊,低聲說道:「四阿哥接位,你知道了吧?」
「聽說了。」訥親皺著眉說:「擷芳殿的那兩位,不知道會怎麼說?」
「正就是為此。我得馬上趕進宮去,這裡交給你了。」鄂爾泰略停一下,加了四個字:「前程遠大。」
訥親如夢方醒,這不是擁立的不世之功?頓時又驚又喜,而雙肩亦突感沉重,「毅庵,」他喚著鄂爾泰的別號,有些躊躇:「恐怕我應付不下來;張衡臣馬上就來了。」
「你跟他說,他亦在顧命之列;不過,這得請嗣皇帝親口來宣諭。」
「啊!啊!」訥親明白了!張廷玉必須支持寶親王繼統,才能成為顧命大臣;這是一個交換條件。
「還有,莊王大概在路上了,我遇見了,我會跟他說;果王是今天黃昏到的,這會兒當然也趕進來了,請你跟他說:這件大事,要請兩王作主;請他趕快進宮,我在軍機處待命。」
「好!」
「再有一件,鑾儀衛請訥公格外留心,別出岔子。」
「是,是!」訥親被提醒了,「我馬上派人回去預備。事不宜遲,毅庵你快去吧!」
鄂爾泰帶著海望,星夜急馳;進了西華門,直到隆宗門前,方始下馬,進門北屋就是軍機處。由於軍機大臣都隨駕在海淀,所以北屋鎖著;但軍機章京辦事的南屋,卻有燈光,鄂爾泰與海望便先奔南屋。
「啊!」值宿的軍機章京方觀承,大為驚異,「中堂跟海大人怎麼來了?」接著又驚呼:「血、血!中堂袴腿上的血是那兒來的?」
不提倒也罷了,一提起來,鄂爾泰頓覺雙股劇痛;皮馬鞍是破的,奔馳太急,臀部擦傷流血,竟爾不覺。此刻,也只是痛了一下,隨即就拋開了。
「問亭,」鄂爾泰答非所問地:「你到內奏事處去一趟,讓他們趕緊到『乾西二所』,把寶親王請來。」
「是!」方觀承突然有了發現,不由得大吃一驚,指著鄂爾泰的摘了頂戴和紅纓的大帽子,張口結舌地問:「中堂,是、是『出大事』了?」
「是的,這會兒沒功夫跟你細談,趕緊去,別多嘴!」
這是告誡他勿透露皇帝已經殯天的消息;方觀承極其機警,到得內奏事處告訴管事的太監,只說:「園子裡送來緊急軍報,交代寶親王即刻處理。鄂中堂在軍機處坐等。」隨即轉回原處。
「問亭,」鄂爾泰說:「你來擬遺詔;『皇四子人品貴重,克紹朕躬。』要把『自幼蒙皇考鍾愛』的情形,多數幾筆。你請到裡屋去寫。」
方觀承答應著,另外點燃一支蠟燭,捧著到裡屋去構思;「大事」出得倉促,心神不定,久久未能著筆,但聽窗外步履聲起,寶親王已經來了。
「臣鄂爾泰、海望恭請皇上金安!」
這一聲以後,便是碰頭的聲音,而且聽聲音不止鄂爾泰與海望兩個人,必是屋內屋外,所有隨行的太監及軍機處的書手、蘇拉都在見駕了。方觀承心想,是不是也應該一謁新君?正考慮未定之際,只聽「哇」地一聲,寶親王開始號啕大哭。
「請皇上節哀應變;諸多大事要皇上拿主意。」鄂爾泰又說:「這會兒不是傷心的時候。」
這句話說得相當直率。嗣皇帝收住眼淚問道:「怎麼一下子就去了呢?」
「唉!」鄂爾泰重重歎氣,「王定乾、張太虛該死。」
這句話盡在不言中了;只聽見嗣皇帝說:「我此刻方寸大亂。應該幹甚麼,自己都不知道;你們說吧!」
「請皇上傳諭:以莊親王、果親王、張廷玉為顧命大臣。」
「奴才啟奏皇上,」海望接口:「受顧命的,實在只有鄂中堂一個人。」
這句話提醒了嗣皇帝,自己能不能安登大寶,全靠莊、果兩王和張廷玉、鄂爾泰;尤其是眼面前的鄂爾泰,關係更為重大。轉念到此,親自伸手相扶;「你起來!」他說:「咱們好好商量。」
要商量的是如何應付住在擷芳殿的那兩位──嗣皇帝同年生的胞弟和親王弘晝;康熙朝廢太子允礽嫡子理親王弘晳。這時的嗣皇帝和鄂爾泰,不約而同地想起雍正八年春夏之交,那些令人驚心動魄的日子;不過嗣皇帝是親身經歷,而鄂爾泰是得諸聽聞;即令如此,一想起來仍令人不安。
雍正八年春天,皇帝的怔忡舊症復發;一閉上眼就會夢見「二阿哥」廢太子允礽,來向皇帝索命;一驚而醒、冷汗淋漓,心跳好半天都靜不下來。
皇帝殘骨肉、誅功臣,殺過好些人,都無愧怍;只有雍正二年十二月私下毒殺了他的這個胞兄,卻不免內疚神明,因為細想起來,允礽沒有絲毫對不起他的地方,而他暗算允礽卻不止一次。先是康熙四十七年,允礽第一次被廢,禁錮在上駟院中臨時設置的氈帳中;皇長子直郡王允禔及皇四子雍親王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奉命監守。兩人起意用魘法謀害允礽,結果為皇三子誠親王允祉所舉發;直郡王允禔被幽閉,而皇四子雍親王心計甚深,做事的手腳很乾淨,更難得的是皇十三子允祥出面頂了罪,以後被圈禁在宗人府的高牆之內。因此雍親王奪得皇位以後的第一件事,便是釋放允祥,封為怡親王。
照情理說,雍正皇帝既已如願以償,得居大位;而允礽既失皇位,復被幽禁,應可安享餘年,而仍舊放不過他,雍正皇帝自己也覺得太過分了。早年誅除異己,覺得壞事反正做了,多做一件也無所謂;及至天下大定,閒來思量,總覺得愧對「二阿哥」,久而久之,便得了個怔忡之症。他也曾私下懺悔默禱過,而且將襲封為理郡王的弘晳封為理親王,表示彌補疚歉,但怔忡之症,時發時癒,始終未能斷根,只是這一回發作得格外厲害。
更糟糕的是怡親王允祥也得了這樣一個毛病;他是從高牆中放出來以後,親眼看到皇帝弒兄屠弟,是如此心狠手辣而掌握著生殺予奪之權的一個人,所以日夕生活在戒慎恐懼與悔恨之中。
這時眼見「二阿哥」向皇帝索命,想起當年亦曾同謀,又增一番恐懼悔恨,終於支持不住了。
於是有一天兄弟倆──皇帝與怡親王允祥,都是精神比較好的時候,屏人密談。怡親王表示:允礽來索命,他願意抵償。不過允礽無主遊魂,應該為他覓一個安頓之處,常受祭享。於是皇帝決定封允礽為潮神,為他在浙江海寧立廟,廟用藍瓦,是王府的規制。
這番措施有些效驗,命是索不了,卻要索還皇位。皇帝在奪位時,強詞奪理、氣盛得很;事定以後想想,自覺說不過去,譬如說皇四子弘曆,「素蒙皇考鍾愛」,曾向溫惠皇貴太妃說過:「是命貴重,福將過予。」意思是弘曆將來亦會做皇帝;而弘曆的皇帝,必出於他之所傳。這就足以證明天心默許,聖祖在說這話時便先已決定要傳位給他了。
但是,這話說得通嗎?他曾說過,「八阿哥」允禩的生母良妃衛氏,來自「辛者庫」,所以允禩是「出身微賤」,絕無繼位之望;可是弘曆的生母是熱河行宮的宮女,也是「出身微賤」,何以聖祖會斷定他也會做皇帝,而有「福將過予」的話?
因此,到得皇帝比較平心靜氣時,解釋民間流言他如何奪位時,論調與以前多少不同了,好些地方,彷彿含蓄地在說:皇位原該是允礽的。允礽既已被廢,他就不算是奪位。這跟聖祖所說:「本朝得天下最正。明朝原已亡於李自成,本朝天下得自李自成之手,是替明朝報了仇。」是一樣的道理。
也許是真有允礽來索皇位這麼一個夢,也許是皇帝魂夢不安的幻覺,總之為了祛除他心裡的這塊病,他派莊親王允祿到允礽的墓園去祭告,他一心一意只為大清的天下,將來為國擇賢,弘晳與他的兩個兒子一樣,亦有繼承皇位的資格。同時宣諭:理親王弘晳遷入宮中,與皇五子弘晝一起住在擷芳殿──在文華殿後面,明朝端敬殿、端本宮舊址;通稱「南五所」,向來是皇子的住處。皇四子弘曆則早在雍正五年賜贈時,就已移居西六宮後面的「乾西二所」了。
說也奇怪,從弘晳入宮後,皇帝居然眠食俱安,但怡親王允祥卻在五月裡一命嗚呼。皇帝相信他是為他代償了允礽的命;傷感與欣慰交併,為了報答起見,除了照允祥生前的意思,以他的幼子弘曉承襲怡親王以後,又另封允祥一子弘晈為寧郡王,亦是世襲罔替。
可是,對於弘晳遷入宮中這件事,皇帝卻有悔意了;私下決定,仍舊傳子而不傳姪,好在只說擇賢而立,不立弘晳,不算背盟。
不過傳子卻又費躊躇,弘曆雖有「素蒙皇考鍾愛」這句話在,而他自己所鍾愛的,卻是皇五子弘晝。
第一章
「老爺!老爺!」
入夢正酣的鄂爾泰,被推醒了;聽聲音便知是聽差何福,當即問一句:「有軍報?」
意料中是有來自貴州的軍報──平定苗疆本是鄂爾泰最大的功績,因此得封伯爵;不想當年部署不周,苗亂復起,而且頗為猖狂。皇帝不得不在軍機處以外,特設「辦理苗疆事務處」,指派果親王允禮、皇四子寶親王弘曆、皇五子和親王弘晝;文華殿大學士張廷玉、保和殿大學士鄂爾泰專責辦理。鄂爾泰內慚神明,引咎請罪,削去伯爵;皇帝對他的信任未減,但以向來講究賞罰分明,認為「國家錫命之恩,有功則受,無功則辭,古今通義」,應該接...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880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