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適逢台灣現代詩人協會發起人之一,陳千武詩人百歲冥誕,本刊特別製作紀念專輯,本協會同仁陳明台詩人,不幸於今年三月三日因病過世,享年七十三歲。本期特別製作「陳明台詩人紀念專輯」,邀請他的家人、學界朋友、學生、詩友撰文,共計十七篇,透過這些文稿,足以勾勒陳明台詩人的文學生涯全貌。陳明台詩人的一生,有如一首交響詩,有意氣風發的快板、抒情如歌的行板,或孤獨、固著、浪漫、冷冽來回反覆的奏鳴曲式,可惜最終章不是在光輝燦爛、昂揚氣勢的快板旋律,或是輕快的迴旋曲樂聲中結束。這位帶著異質風采的逆光差使,最後選擇領洗,在上帝的陪伴下,獲得安息,不再孤獨。
作者簡介:
因應資訊化時代,有系統地整理本協會的發展歷程,呈現本協會出版品、機關雜誌《臺灣現代詩》,介紹本協會同仁著作,提供各界迅速搜詢本協會相關資訊,架設網站乃時勢所趨。經過一年多規劃,台灣現代詩人協會網站正式上架,網址https://www.atwmp.org.tw,歡迎舊雨新知上網瀏覽、批評指教。此外,《臺灣現代詩》並與國家圖書館、秀威網路書店、華藝線上圖書館合作,透過網路檢索、瀏覽,更容易取得個人需要的參考資料。編輯部亦同步更改投稿信箱,請作者至網站詳閱「投稿方式」。
章節試閱
◆隔離與連結/賴錦雀
一樣四年綻放一次的火焰花
無人為之動容
一樣傲居樹頂的鳳凰花
無人駐足觀賞
一樣累累結實的蓮霧
無人翹首瞻望
一樣潺潺行進的外雙溪瀨
無人傾耳細聽
一樣色彩鮮艷的五線跑道
無人闊步慢跑
一樣清脆的上課鐘響
無人聞聲疾走
新冠肺炎強勢地隔離了學子與校園
一樣的早八科目
人人在家安心吃早餐
一樣的聽講時間
人人不怕趕不上專車
一樣的上課日子
人人不再恐懼出門
一樣的翻譯實務
人人表達內容益形豐富
一樣的討論時間
人人發言意願更加高昂
一樣的自主學習
人人時間調配更有彈性
視訊課程緊密地連結了老師與學生
◆詩學之筆──追憶陳明台詩人前輩/蔡秀菊
一九九四年春季,我進入台灣文化學院就讀台灣語文研究所,選修趙天儀老師的台灣現代詩、陳明台老師的台灣小說史,以及旁聽陳千武詩人的日文課,該年年底由陳千武詩人推薦加入「笠詩社」,才開啟我積極投入現代詩創作的新里程。
陳千武、趙天儀兩位詩人前輩經常舉辦文學座談,我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他們的助手,久而久之,在台中舉辦的文學活動,兩位前輩都會交代我分擔部分工作。二○○○年七月九日,於台中市上智社教研究院召開「台灣現代詩人協會」成立大會,完成兩位前輩此生最大心願:成立一個以「台灣」為名的現代詩社。二○○五年三月《臺灣現代詩》創刊,兩位前輩即指定我擔任該詩刊主編迄今。
其實早在「台灣現代詩人協會」尚未推出《臺灣現代詩》季刊前,陳千武詩人獲得鄭順娘文教公益基金會董事長鄭順娘支持,於該基金會的地下一樓會議室,舉辦「綠川新詩話會」,每月一次例會,安排演講和作品合評討論,從二○○ 一年八月十八日開始,持續進行到二○○四年十一月二十日第三十三回為止,由我擔任該活動的聯絡人,負責規畫邀請演講者、洽詢詩人提供合評作品等事務。當《臺灣現代詩》創刊後,重心自然移轉到詩刊發行。
雖然陳明台詩人在台灣文化學院開設台灣小說史,但是他的專長是現代詩創作,對日治時期台灣作家、日本近現代文學家也有深入鑽研。我的文學活動軌跡好像和陳千武、趙天儀兩位詩人前輩有密切交集,但是當我著手整理「綠川新詩話會」三十三回活動內容,以及陳明台詩人在《臺灣現代詩》發表的文章,驀然發現,我和陳明台詩人竟然有一段相當密集的文學作業分工時期。
「綠川新詩話會」三十三回活動中,陳明台詩人總共出席三十一回,主持座談二十八回,發表演講兩回。雖然「綠川新詩話會」只是一個地方性的文學活動,除了鄭順娘女士發行的《綠川文藝》第二集(2002 年5 月)曾刊載第一回至第四回作品合評紀錄,第三集(2003 年4 月)刊載第五回、第六回作品合評紀錄外,其他各回的演講、作品合評紀錄, 限於人力無法全部整理成文字稿,也沒有積極尋求公開發表的園地,只能藉由本文,讓更多人看到陳明台詩人的文學活動歷程,提供一些學術研究史料。
「綠川新詩話會」首場(2001 年8 月18 日)由陳明台詩人擔綱演講,講題〈詩的表現〉,事隔二十年,他對現代詩的見解精闢,並不因時間久遠而落伍,他的創作與文學論述,也依循他所秉持的精神,筆耕不輟。
〈詩的表現〉一文,他先拋出提問「追問詩是什麼之前, 不如先行思考『詩的表現』的意味。也即是,詩該表現什麼, 怎麼表現的兩面。」接著以日本近世代表性的俳人松尾芭蕉(1644~1694)三首著名俳句為例,說明古典詩強烈的詠嘆性格,雖然具備令人共通共鳴的感動性,但是現代詩的表現除了共感的抒情性之外,必須有強烈的主知精神,「對表現力、表現意識的自覺,多重暗喻的技法,構織新的視覺造型,擴大新的經驗世界創作帶有新精神的詩,現代詩的徹底變化和革新。」換言之,作為一個有覺知的現代詩人,應該深刻了解個人存在的意義。「詩人必須是具個性的存在,必需在『不易』(共通的感動)和『流行』(時代的精神)之間,形成自己的表現意識,不斷磨練表現的方法,才能保持延綿不斷的創造的能源。」即使壓箱二十年,今天重新展讀,依然擲地有聲。
多年來陳明台詩人飽受糖尿病之苦,間接降低他出席文學活動的頻率。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造成他的視力嚴重衰退,創作和論述能量因而急速削減。遭遇這種無從抗衡的外在因素束縛,對一向心思縝密的詩人而言,形同被宣判死刑,外人恐難體會陳明台詩人承受這種身體與精神雙重煎熬的痛苦。
雖然視力嚴重退化造成生活起居甚多不便,陳明台詩人仍保持閱讀、每天出門散步運動的習慣。印象中,陳明台詩人出席「綠川新詩話會」,都是步行往返,他說要隨時利用機會運動。《臺灣現代詩》創刊之後,陳明台詩人也盡其所能為詩刊撰稿。他的視力極差,閱讀書籍必須使用放大鏡, 一字一字慢慢看,速度趕不上大腦思考,難免心生懊惱。視力差,也無法使用電腦打字,所以他的稿件都是寫在大張日曆紙或廣告紙的空白面,字體相對潦草,只有熟悉他的思路和語法的人,比較容易辨認。還好我家離陳明台詩人的住家不太遠,騎單車大約二十分鐘路程,他寫好稿件後會打電話給我,我就騎單車去他家裡拿草稿,電腦打字後再放大字體, 列印成書面稿,再拿去給他確認。
《臺灣現代詩》創刊迄今已逾十六年半,陳明台詩人發表在《臺灣現代詩》的作品,如何完成電子檔,因年代久遠,或許有部分記憶和事實稍有出入,但是幫忙打字的印象,記憶依舊清晰。唯一我可以確認的是從第28 期(2011 年12 月25 日)開始,日本現代詩史論、20 世紀日本傑出現代詩人選、台灣的詩人,以及少部分詩作、隨筆,都是我在陳明台詩人家裡,由他親自口述,我邊錄音邊作筆記,一起完成的作業。錄音過程中,我能深刻體會陳明台詩人的無奈。他想有系統地闡述日本近現代詩人及其文學集團的詩觀和論述,戰前戰後台灣詩人的文學史觀,如此龐大的文學作業,空有滿腔抱負,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每一篇評論、隨筆,都依賴他的口述,我再將錄音檔整理成文字,放大字體後再拿去他家,一字一句唸給他聽,他覺得語意不明或錯誤時,馬上到書房中尋找書籍,用放大鏡翻閱文本,補正錯誤,然後我再拿修正稿回家重新修改電子檔、再列印、再拿書面稿去他家再確認。這種比蝸牛爬行還緩慢的撰稿模式,陳明台詩人竟然完成了十七篇評論:書評一篇、一般評論三篇、日本現代詩史論八篇、20 世紀日本傑出現代詩人選三篇、台灣的詩人兩篇。
能夠參與陳明台詩人的一系列口述文字紀錄作業,我應該感謝靜宜大學日文學系的師長。二○○二年九月,我以在職進修方式就讀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兩年後修畢研究所課程,著手撰寫碩士論文期間,二○○五年起的第一學期, 我瀏覽日文系開出的大一課程,找出想選讀的課,在第一堂上課前,站在教室門口等候授課老師,貿然請求老師允許我當旁聽生。沒想到日文系老師各個寬宏大度,不但沒有回絕我這個不繳學費的旁聽生,還免費提供上課講義、花時間幫我改考卷、改作文,我甚至還能跟著在籍學生使用視聽教室的電腦設備。如此從大一跟到大四,讓我對日本古典文學、近現代文學、台灣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建立基礎背景知識。因此當陳明台詩人在講述日本的詩社集團時,我能理解他所陳述的內容和重要概念,整理文字稿時不至於感到過度吃力。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二○一三、二○一四年前後, 我們一起工作時,他告訴我導演黃亞歷要拍攝風車詩社的紀錄片,找他幫忙翻譯並解說風車詩社成員的作品。風車詩社是日治時期台灣唯一標幟「超現實主義」的文學集團,在錄音空檔時,他談了很多日治時期台灣作家在殖民地時期的心境與面對的現實。黃亞歷導演據此史料拍攝成《日曜日式散步者》,獲獎無數(2015 年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影展、2016 年TIDF 台灣競賽首獎、2016 年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最佳聲音設計」、2016 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2016 年鹿特丹國際影展)。
陳明台詩人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我們之間的合作,在二○一四年底刊載他為「iPaint 我畫畫會」賦詩作品之後,不得不告一段落。
將近三年期間,我在他住家客廳的餐桌,一邊聽他口述、一邊勤寫筆記,偶而短暫休息時,從高樓向下俯瞰庭院灌木叢和幾棵大樹底下的綠蔭,腦海不覺浮出大正、昭和時期日本詩人以及台灣詩人的影像。午後陽光斜射的餐桌微微發燙,過午即缺乏陽光照射的陰暗書房,三面牆壁的書櫃、通道都堆滿書籍,拿著放大鏡吃力地對焦書本的陳明台詩人……,種種影像,像一部縮時電影,在我腦海中,一個鏡頭接著一個鏡頭,緩緩翻頁。
◆隔離與連結/賴錦雀
一樣四年綻放一次的火焰花
無人為之動容
一樣傲居樹頂的鳳凰花
無人駐足觀賞
一樣累累結實的蓮霧
無人翹首瞻望
一樣潺潺行進的外雙溪瀨
無人傾耳細聽
一樣色彩鮮艷的五線跑道
無人闊步慢跑
一樣清脆的上課鐘響
無人聞聲疾走
新冠肺炎強勢地隔離了學子與校園
一樣的早八科目
人人在家安心吃早餐
一樣的聽講時間
人人不怕趕不上專車
一樣的上課日子
人人不再恐懼出門
一樣的翻譯實務
人人表達內容益形豐富
一樣的討論時間
人人發言意願更加高昂
...
推薦序
◆連帶與距離與詩/邱若山
2011 年3 月11 日發生的東日本大震災,使日本人重新深入反省與確認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忙、救助,緊密連結的重要意義,當年度的最代表性用語是「絆kizuna」。「絆」本來是騎乘動物時拉住的韁繩之意,引申為如同家族般自然形成,且無法切斷的一體連帶感,字典譯成「情誼」或「紐帶」。台灣也因為在震災之後及時馳援及龐大的民間義捐,讓日本人深深感動且永銘感謝,使得兩國的國民與國家的情誼更加緊密。2020 年的中國武漢肺炎病毒疫情蔓延,危害全世界全人類,日本社會重新理解面對並且要與這個災難共存再克服,人際間保持距離(ディスタンスdistance)的重要性。台灣對全世界尤其是日本、美國及時捐助口罩,接著今年進入疫情破口後,日本與美國反饋贈送疫苗;在國際諸多場合宣示並關注台灣安全對日本國安、東亞和平、世界秩序的重要性。要戰勝有形的疫情必須保持物理上的人與人的距離,但在內心與行動上,人與人、國與國之間,卻要更深度更緊密地連帶在一起,形成永不被斷裂的「絆」。面對災難與獨裁侵略,更應淬鍊國民同命連結的感情與意志,以提升國家的品格,鞏固國際間相互救助的情誼, 展現人性的光輝,打造人類社會的光明前景。
寫詩,用詩句呈現詩人的觀照、抒發詩人情感。風詠、雅品、歌頌、賦作、類比、感興;詩人對自然、事物、人情,生活、家園、環境,社會、國家甚至全人類,我們在觀照與表象上, 必須在連帶與距離之間尋找美的節度。在字裡行間,追求描寫的緊密連帶與適切距離的美感;在觀照感情上,掌握投入的濃厚連帶與疏淡距離的美感。這個詩境界的追求與獲得,我想, 是台灣現代詩人群的共同理想。
◆連帶與距離與詩/邱若山
2011 年3 月11 日發生的東日本大震災,使日本人重新深入反省與確認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忙、救助,緊密連結的重要意義,當年度的最代表性用語是「絆kizuna」。「絆」本來是騎乘動物時拉住的韁繩之意,引申為如同家族般自然形成,且無法切斷的一體連帶感,字典譯成「情誼」或「紐帶」。台灣也因為在震災之後及時馳援及龐大的民間義捐,讓日本人深深感動且永銘感謝,使得兩國的國民與國家的情誼更加緊密。2020 年的中國武漢肺炎病毒疫情蔓延,危害全世界全人類,日本社會重新理解面對並且要與這個災難共存再克服,...
目錄
◆卷頭語
連帶與距離與詩 /邱若山
◆詩創作
燈 /葉宣哲
遠看近看/武漢肺炎第二集 /賴 欣
隔離與連結 /賴錦雀
落在哪裡(外五首) /旅 人
白玉蘭/油桐花雪 /楊 巽
背 叛 /金尚浩
唱歌給自己聽(17) /蔡秀菊
台灣心交響(序曲)/山川的懷想 /邱若山
觸覺之外 /蔡榮勇
老龍眼樹/番 薯 /林俊樑
石板路 /謝安通
螳螂之斧 /永 井
向日葵 /鄭明彰
台湾の生け花/台灣的插花 /たにけいこ 作 邱若山 譯
2021 春天的海灘/艱辛的戰役 /林豐明
變 調 /林武煒
提婆達兜的下場 /漂 帆
心向天明 /李益美
新生活 /郭任峯
森田家的愛(10) /王韶君
蕾絲姑娘 /翊 沛
回望這城的海濱少女青銅像 /方 聲
旅行三種 /李 瓜
六十五元的距離 /白春燕
大寒晨起 /張素妹
三月裡的童顏 /牧 林
從茫然到忘我 /慕 白
北汕尾 /林柏維
觀 浪 /程冠培
文字的故事 /顏曉曉
不 朽 /苗 稘
◆第67 期封面徵詩
落 葉 /袖 子
浮 秋 /齡 槿
浮 秋 /周淑慧
漂 /柯 七
浮 秋 /小 荷
失根的秋色 /吳昌崙
真相浮現 /漂 帆
空載而歸 /周世雄
葉之生死 /張威龍
遇 見 /商 吟
葉的故事 /江 璇
秋天裡的風與葉 /巫秀鈴
葉之死 /林 芍
浮 秋 /荷 修
秋 殤 /漢 可
落 葉 /許 函
秋葉頌 /蔡全惟
秋的日常/秘 密 /微 風
◆台灣囝仔歌
猴仔佮狗仔 /謝安通
賞 讀 /蔡秀菊
◆沉默在高原上(20)
Ⅴ.草 笛, 60. 超越了的年代/ 61. 抒 情/ 62.
深秋,能帶來新的春天嗎? /永 井
◆陳明台詩人紀念專輯
詩的表現 /陳明台
你/我 /陳怡聖
無路又一村 /鄭邦鎮
我所知陳明台兄的二三事 /賴 欣
哀悼實力派詩文學評論家陳明台教授 /金尚浩
追憶詩人陳明台 /邱若山
逆光差使 /阮美慧
詩學之筆 /蔡秀菊
異質的風采 /王慈憶
逆 光 /林盛彬
給陳老師明台教授 /鄧芸芸
悼念恩師陳明台教授 /潘惠華
無伴奏 /曾郁崴
悼念陳明台 /永 井
讀陳明台〈電車〉有感 /林 鬱
遙遠的鄉愁/訃 聞 /蔡榮勇
孤獨的詩人與評論者 /袖 子
◆捐款徵信
◆海外詩簡(10)
邂 逅 /詩‧圖:林問語
◆吟遊亂世的天鵝:尼加拉瓜詩人達利歐(9)
過與忘 /杜孝捷
◆拉美詩探戈(24)
這個月夜 /劉安慶 譯
◆希臘光影(7)
智慧女神雅典娜 /蔡珮琪
◆世界詩散步(20)
既使春天雪溶了 /李敏勇
◆詩翻譯
金光林第一本詩集《會傷心的接木》 /金尚浩 譯
日本詩人佐藤春夫詩選(13) /邱若山 譯
我的鄉思我的愛 /林盛彬
◆編後記 /蔡秀菊
◆《臺灣現代詩》投稿須知暨撰稿凡例
◆卷頭語
連帶與距離與詩 /邱若山
◆詩創作
燈 /葉宣哲
遠看近看/武漢肺炎第二集 /賴 欣
隔離與連結 /賴錦雀
落在哪裡(外五首) /旅 人
白玉蘭/油桐花雪 /楊 巽
背 叛 /金尚浩
唱歌給自己聽(17) /蔡秀菊
台灣心交響(序曲)/山川的懷想 /邱若山
觸覺之外 /蔡榮勇
老龍眼樹/番 薯 /林俊樑
石板路 /謝安通
螳螂之斧 /永 井
向日葵 /鄭明彰
台湾の生け花/台灣的插花 /たにけいこ 作 邱若山 譯
2021 春天的海灘/艱辛的戰役 /林豐明
變 調 /林武煒
提婆達兜的下場 /漂 帆
心向天明 /李...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28頁開數:14.8*2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