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灣地貌、歷史及對比都江堰、荷蘭、休斯敦三個世界著名的灌溉、防洪工程,說明瑠公圳對開發臺灣做出重大貢獻。
臺灣的開墾始自原住民的刀耕火耨,據史冊記載早在三國時期(西元220-280年)就開始受到中國的影響。及於明末漢人集眾渡海屯墾,近河溪水灌溉,精耕細作,奠定了農業發展的基礎。
臺灣位於亞熱帶,為四面臨海、高山縱貫的島嶼。夏季颱風頻繁,大部分地區雨季集中在5月到10月;11月到次年4月雨量較少,農作受到影響。臺灣有29條主要河流從高山傾瀉而下,水位變化迅速,大多時間許多河流水量稀少。
臺灣水圳的修建源遠流長,早在漢人大批移民墾荒之前,原住民就沿河耕種,同時挖鑿近距離小溝渠引水灌溉,築小水池蓄水。
明末顏思齊、鄭芝龍率眾屯墾北港,鑿井飲用、引河水灌溉。荷蘭人據台期間,百姓利用天然池沼或鑿坑儲水,種植水稻。鄭成功收復臺灣後,設府屯田,就近河川引水灌溉二十餘年。清代早期移民逐漸增加,民間人士出資修建水圳以擴大墾地。其中規模最宏大,工程最艱巨、開鑿較早,而對開發臺灣貢獻最大的首推臺北盆地的瑠公圳。
作者簡介:
§卜一
原籍江蘇徐州,1944生,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士、美國普渡(Purdue)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從事石油工作三十餘年;喜好史地、遊覽,足跡遍七大洲、四大洋、一百零七國,觀山川海宇、體民俗風情、覓古今軼事;曾發表專文:《憑弔大渡河古戰場——紅軍長征成功與太平天國石達開覆敗之比較》、《田中奏摺——舊事新探》、《石油工業是從哪裡開始的》、《復活節島探訪記》、《輝煌與黯淡同在的印度》、《我的1948淮海回憶》、《綺麗甲天下的大溪地》、《黑龍江與大興安嶺的北國風光》、《巍峨綺麗冠天下的亞丁稻城》、《蘇武有沒有去貝加爾湖牧羊》、《孔明赤壁不需借東風》等專文三百餘篇;以及出版《走不遍的天下》、《古道拾遺》、《行遠無涯》、《胖子正傳》、《笑談江月》、《山海探穹》、《小千世界》、《斑斕歐亞非》、《興台之圳》九本書。另《長征細走深思》、《千古風流人物》付梓中;並擔任休斯敦時代華語廣播電臺的《走不遍的天下》及《千古風流人物》兩節目主講多年。
章節試閱
▍第一章:臺北盆地的地貌與演變
臺北盆地位於臺灣北部,呈三角形,北依大屯山、七星山、車坪寮山(五指山);西臨觀音山、林口臺地;東和南面為雪山山脈連綿。盆地地勢頗低,除山麓外,由東南向西北下斜,新店海拔最高,約23米,大直10.2米,臺北市中心區約7米,士林、北投5米,關渡平原1.4米,淡水河與基隆河的匯合處—社子中州西北端僅1米。如以海拔20米等高線計算,低於20米的盆地面積約150平方公里。
◎ 造山運動、火山爆發、盆地形成
臺北盆地的形成源遠流長、變化萬端。在上新世早期,由於菲律賓板塊撞擊歐亞大陸板塊,引發造山運動,臺北地區於200萬年前形成山脈,那時的淡水河流經山區,從泰山附近向西入海,林口成為沖積扇洲。
80萬年前在大屯山區形成盆地,使淡水河改向北流。80萬到40萬年前,大屯山發生一連串火山爆發,火山岩填滿盆地,使淡水河向西南遷移。同時新莊斷層上盤下滑,使臺北區的山地形成盆地;斷層下盤的林口扇洲逐漸上升,成為臺地。
臺北盆地形成後持續下陷,盆地面積乃不斷擴大。20萬年前,大屯山最後一波的火山噴發堵塞了關渡附近的淡水河出海口,使得臺北盆地成為一個很大的堰塞湖。
◎ 海平面升降
其後這個堰塞湖被沉積物填充,湖底迅速上升,淡水河重新入海,臺北盆地恢復為河川沖積平原。另外海平面變動主要因素是冰川變異,幾百萬年間隨冰期—間冰期的交替海平面脈動降升。35,000年以前,海平面大致接近現在位置,末次冰期最盛期(約15,000~20,000年前),海平面約比現代海平面低130米左右,那時臺灣海峽消失,臺灣與大陸是連接的陸地。其後海平面逐漸上升到現代位置。六千年前,臺北盆地變成一個半淡水的海灣。從四千年前開始,海灣逐漸被沉積充填,恢復為盆地。
◎ 康熙年間大地震
直到康熙33年(1694年),台灣北部發生強烈地震, 盆地西部下陷,海水倒灌,形成鹹水湖。但由於四面山嶺泄下的流水夾帶大量沙石,未久沙石淤積再度使海水退出盆地,形成如今南有新店溪、西有大漢溪(原大嵙崁溪)、淡水河、北有基隆河的沖積平原狀態。
◎ 淡水河及其三大支流
淡水河流域位於臺灣北部,流域面積2726平方公里,面積佔全台灣的7.6%,東北及西北以大屯山與觀音山等與北海岸相隔,東南以阿玉山、紅葉山等與蘭陽溪為界,西南以品田山、大霸尖山等與大甲溪、大安溪、頭前溪諸溪為鄰。流域地勢由南向北逐漸朝下傾斜,流域內著名的山岳有四堵山(海拔933公尺)、烘爐地山(海拔1166公尺)、阿玉山(海拔1419公尺)、棲蘭山(海拔1942公尺)、巴博庫魯山(海拔2101公尺)、塔曼山(海拔2130公尺)、拉拉山(海拔2030公尺)、北插天山(海拔1740公尺)、南插天山(海拔1907公尺)、李棟山(海拔1913公尺)及大霸尖山(海拔3505公
尺)等,森林資源豐富。
淡水河流域上游海拔起伏, 自南勢溪的五百餘公尺,到大漢溪的三千餘公尺不等。流域之平均年雨量為2966.1mm,豐水期在五至十月,雨量約為1883.5mm,佔全年總雨量之6 3 . 5 % , 枯水期十一至四月, 雨量約1082.6mm,佔全年總雨量之36.5%,各月雨量分配相當均勻。由於降雨充沛,季節分配穩定,全年無明顯的乾旱季節,故造成淡水河全年穩定的流量。
淡水河水系主要由大漢溪、新店溪及基隆河三大支流匯集而成,並以大漢溪為幹流,同時也是最大的支流,三大支流分別由南、東、北三個方向流進臺北盆地。大漢溪與新店溪合流點位於板橋區江子翠,匯合後以下河段稱為淡水河本流,也就是狹義的淡水河。大漢溪與新店溪匯流後,河面相當寬闊,由上游至下游依序分別經過中興橋、忠孝橋、臺北大橋、中山高速公路淡水河橋及重陽橋,右岸經過臺北市萬華區、大同區、士林區社子等地,而左岸則經過三重區與蘆洲區等地。其中一座被稱為「臺北島」、約30多公頃(10萬坪)大的沙洲島位於淡水河中興橋及忠孝橋之間。
淡水河流至關渡、五股附近,基隆河由東而來匯入。交匯之處的五股獅子頭附近河寬約550公尺。過了關渡與獅子頭隘口後,淡水河河床豁然寬闊,直至淡水河口一帶寬度達1,250公尺。
淡水河下游呈弧狀向西北方而流,下游右岸為淡水區,境內源自大屯火山群之諸溪流中,竿蓁林溪、黃高溪、鼻頭溪、莊子內溪及米粉寮溪等小形溪流注入淡水河。下游左岸為八里區,境內有發源自觀音山並注入淡水河的短淺小溪溝,包括西門溝、烏山頭溝、蛇子形溝、艋舺溪等,大多溪短而水少。出海口右岸位於淡水區沙崙與油車口附近,出海口左岸位於八里區挖子尾,最後注入臺灣海峽。從江子翠至油車口的淡水河主流長度約為23.7公里,若由發源地品田山到出海口長約158公里,出海口年平均逕流量約為66億立方公尺。
◎ 大漢溪
大漢溪, 原名大嵙崁溪,為淡水河的主流。其最遠源流名為塔克金溪(泰崗溪),位於新竹縣尖石鄉境內,先向東北後轉西北流,與另一支流薩克亞金溪(白石溪)匯合後,改稱馬里闊丸溪(玉峰溪),再往北轉東流至桃園市復興區境內,與另一支流三光溪匯合後始稱為大漢溪。隨後往北流入石門水庫,經鳶山堰後納三峽河,成為板新水廠的供水來源,流到江子翠(港仔嘴)匯流新店溪,合稱淡水河。
◎ 新店溪
新店溪長81公里,流域面積921平方公里。主流上源為北勢溪,發源於雙溪區海拔700米的鶯子嶺北側,向西流至新店區龜山匯合支流南勢溪後,始稱為新店溪。合流後往北流經屈尺、直潭、新店,在景美附近;與景美溪匯合,向西北流至江子翠與大漢溪交匯,成為淡水河。
新店溪四周被雪山山脈環抱,上游兩岸山巒、峽谷起伏,溪水沖刷淤積,形成多處蛇行(S形)曲流,和有礫石淺灘的「瀨」、平闊水深的「潭」。流至新店碧潭始進入臺北盆地,山坡地面積佔全部流域面積的89%,集水面積遼闊,地形落差大,氣候潮濕多雨。
◎ 基隆河
基隆河發源於新北市平溪區的分水崙,但其水系最遠源流則為其支流芊蓁林溪,發源於獅公髻尾山(又名火燒寮山)東偏北側,標高約560公尺處。水系河長約96公里,流域面積約493平方公里。主流從新北市平溪區起始後,流經新北市瑞芳區,進入基隆市的暖暖區與七堵區、新北市汐止區,進入臺北盆地,流經盆地北側的南港、內湖、松山、中山、士林、大同、北投等區,最後於社子北端及關渡匯入淡水河。
▍第一章:臺北盆地的地貌與演變
臺北盆地位於臺灣北部,呈三角形,北依大屯山、七星山、車坪寮山(五指山);西臨觀音山、林口臺地;東和南面為雪山山脈連綿。盆地地勢頗低,除山麓外,由東南向西北下斜,新店海拔最高,約23米,大直10.2米,臺北市中心區約7米,士林、北投5米,關渡平原1.4米,淡水河與基隆河的匯合處—社子中州西北端僅1米。如以海拔20米等高線計算,低於20米的盆地面積約150平方公里。
◎ 造山運動、火山爆發、盆地形成
臺北盆地的形成源遠流長、變化萬端。在上新世早期,由於菲律賓板塊撞擊歐亞大陸板塊,引發造山...
作者序
§ 自序
臺灣位於亞熱帶,氣候適中,物產豐富。因四面臨海,雖久通大陸,但文化進展遲緩。原住民刀耕火耨、滋養生息。及於明末漢人集眾渡海屯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精耕細作,始奠定發展基礎。近五百載歷經漢族移民、顏鄭開拓、荷蘭殖民、明鄭建制、清代經營、日據統治、國府光復遷台,以至如今昌盛繁榮,舉世矚目。
漢族移民開發臺灣始自南部,而臺北開發較晚。臺北盆地四面環山,大部分原為沼澤、溼地,僅由淡水河與海聯通,沖積平原土地肥沃,兼有交通、飲水、灌溉之便,最適於耕種、屯聚。人類的四大文明發祥地: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黃河流域都是沖積平原。是以臺北盆地沖積平原乃臺灣最佳的農業、文化、經濟、政治發展地區。
開發沖積平原的要務在於興建水利以資灌溉與防洪,清代早期移民開發臺北盆地期間,即有民間人士出資修建水圳以擴大墾地。其中規模最宏大,工程最艱巨、開鑿較早,而對開發臺北盆地和臺灣貢獻最大的首推瑠公圳。
筆者1949年隨父母去台時尚在童稚之年。時光荏苒,七十年已逝,如今猶記當年與小友徜徉於瑠公圳之畔,稻田青蔥,一望無際;而住家村落鄰近新店溪每當颱風暴雨總是洪水洶湧,氾濫成災,百姓流離。近年回台頻屢,只見青蔥農田已成林立高樓,瑠公圳也大部分覆蓋作為地下排水溝渠,而臺北洪水氾濫已不再現。瑠公圳已走過兩百多、近三百年漫長的歲月,完成了它灌溉臺北盆地的歷史使命,而轉換成大都會的地下排水、防洪系統。其重要性不減當年,繼續為臺北人民的福祉而川流不息!
筆者不揣譾陋,撰文以敘瑠公圳之豐功偉業:首述臺北盆地沖積平原之形成、史前時代原住民文化的演變,以及漢人移民與西方勢力入侵;繼之論及郭錫瑠為開發臺北東部鑿瑠公圳,導致臺北後來居上,成為臺灣首善之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筆者引證了中國古代偉大的都江堰和宏偉的荷蘭填海防洪工程;同時檢討了積年不斷、困擾百姓的休斯敦水患,說明了國府遷台以後在臺北防洪建設方面取得驚人的成果,而其基礎則始於兩三百年前瑠公圳提供的網狀灌溉、洩洪系統。臺灣水圳的發展、臺北盆地早期水圳發展及臺灣的水患三章則列於附錄供讀者參考。
郭錫瑠父子艱辛備嘗、鍥而不舍開鑿瑠公圳以利灌溉、防洪,造福世代人民福祉至今。其功績於臺灣,堪比李冰父子築都江堰功在四川。瑠公圳不愧為「興台之圳」,豐碑永照史冊!
史學家許倬雲教授學貫中西,精通東西方文化發展;針對臺灣史前及文明的演進、發展,多年來給予筆者諸多啟發與指教。老友翁和毓博士畢生從事地質工作,暢曉臺灣古代地質演變;其祖籍為泉州安溪,祖上遷往臺北大稻埕,勤儉刻苦,經商有成,並使其嫺熟臺北發展滄桑。他們二位給予筆者的教導、薰陶,使得筆者得到撰寫本書的基本條件,水利專家姚長春先生提供許多寶貴資料及建議,沈廣強先生為本書封面題字,老妻精心地對其中資料及文字核審,巢舒婷女士做文字校對,洪聖翔先生負責編輯,周怡辰女士圖文排版,謹此致謝!
卜一
2019年10月31日
§ 自序
臺灣位於亞熱帶,氣候適中,物產豐富。因四面臨海,雖久通大陸,但文化進展遲緩。原住民刀耕火耨、滋養生息。及於明末漢人集眾渡海屯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精耕細作,始奠定發展基礎。近五百載歷經漢族移民、顏鄭開拓、荷蘭殖民、明鄭建制、清代經營、日據統治、國府光復遷台,以至如今昌盛繁榮,舉世矚目。
漢族移民開發臺灣始自南部,而臺北開發較晚。臺北盆地四面環山,大部分原為沼澤、溼地,僅由淡水河與海聯通,沖積平原土地肥沃,兼有交通、飲水、灌溉之便,最適於耕種、屯聚。人類的四大文明發祥地:兩河流域、尼羅河...
目錄
序言──瑠公圳堪稱「興台之圳」
自序
楔子
▍第一章:臺北盆地的地貌與演變
▍第二章:臺北盆地的開發過程
一、古代居民與文化變遷
二、臺灣文明的曙光
三、清代漢人移民成燎原之勢
四、十七世紀時臺北盆地的原住民
五、漢族移民開發臺北盆地
▍第三章:郭錫瑠父子築瑠公圳以開發臺北東部
▍第四章: 從世界上著名治水的借鏡對比瑠公圳灌溉、防洪之功效
一、都江堰灌溉防洪系統
二、荷蘭填海防洪工程
三、颶風、暴雨肆虐休斯敦
▍第五章:臺北的水患、防洪系統與瑠公圳的貢獻
▍第六章:結論:興台之圳—瑠公圳
▍附錄
一、臺灣水圳的發展
二、台北盆地早期水圳發展
三、臺灣的風風雨雨
序言──瑠公圳堪稱「興台之圳」
自序
楔子
▍第一章:臺北盆地的地貌與演變
▍第二章:臺北盆地的開發過程
一、古代居民與文化變遷
二、臺灣文明的曙光
三、清代漢人移民成燎原之勢
四、十七世紀時臺北盆地的原住民
五、漢族移民開發臺北盆地
▍第三章:郭錫瑠父子築瑠公圳以開發臺北東部
▍第四章: 從世界上著名治水的借鏡對比瑠公圳灌溉、防洪之功效
一、都江堰灌溉防洪系統
二、荷蘭填海防洪工程
三、颶風、暴雨肆虐休斯敦
▍第五章:臺北的水患、防洪系統與瑠公圳的貢獻
▍第六章:結論:興台之圳—瑠公圳
▍附錄
一、臺灣水圳的發展
二...
商品資料
出版社:致出版出版日期:2020-07-16ISBN/ISSN:978986984105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0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